孙红梅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统计分析院内感染情况,并将此结果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质量控制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结果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将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率,关乎患者自身健康与生命安全[1]。为保证患者能够接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开展质量控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才可保证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本文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统计分析院内感染情况。
1.2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加强管理与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就得加强教育,从意识层面提高护理人员管理,强化预防院内感染的防范性意识,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方面知识的学习,强化责任意识。(2)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实行强制性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消毒技术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是保证灭菌物品不受污染的重要性举措,同时也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压灭菌器,需定期维修,差错事故执行上报制度、交接班制度以及查对制度。改进和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隔离制度,可积极发挥护理人员主动性,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自觉尊周各项制度。(3)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监测。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工作需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以便后期参考。定期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对两个时间段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对两个时间段患者的相关性指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对比结果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即实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仅出现1例院内感染的情况,院内感染率为0.2%,而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发生10例,院内感染率为3.4%,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实践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为医疗服务提供医疗器械、物品,而这些将直接或间接性的为患者所使用[2]。因此,必须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改善供应中心的空间布局、供应程序、工作制度、强化职责,对实现科学、规范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将消毒供应中心的验收标准作为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根据,以此来完善消毒供应中心,以便能够及时更新灭菌设备和物品。同时护理部还需定期检查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检测医院感染情况,对设备进行维护。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也充分说明,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期间,还需注意这么几方面。首先,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实行供应室护理质量改进,就必须认识到护理人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护理人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在督促护理人员积极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院内感染知识、消毒技术等各方面知识的讲解。对新进员工,需对其消毒技术知识进行培训,促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压力蒸汽灭菌的原理、适用范围,物品清晰包装的规范性要求和不同器械的使用性能,以此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3]。其次,合理布局,规范流程。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回收、分类、浸泡消毒、清洁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等。为彻底消灭感染源,需严格质量控制各个工作的流程。严格划分清洗区、污染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并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左右标明明显的记号和接线。这样就可分开流动人员和流动物品。经过三个缓冲间更衣后,护理人员才可进入到各个工作区域,以免出现交叉感染。保证供应室的环境布局,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和合理。再次,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应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科学规章管理制度,并明确实行的标准和责任,如监测制度、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制度,从工作实践中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以此保证医疗物品质量控制效果。最后,重视洗涤去污的各个环节。对污染物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各类器材、不累的清晰以及包装和消毒均需严格按照程序实行。严格执行卫生部办法的消毒技术规范。各种治疗包均应标明名称、灭菌日期与失效日此。对于灭菌过期的物品,需重新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灭菌处理。严格执行三对三查制度。把好高压灭菌质量关,提高物品合格率。
综上所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齐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300-1301.
[2]王静,韩佳.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14):789.
[3]郑淑贞,徐娟.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8):186-187.
论文作者:孙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院内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中心论文; 制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措施论文; 物品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