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规划设计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途径,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意义;要求;实施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同时结合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期许。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就始终将“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从毛泽东同志带领农民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到邓小平同志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当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科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三农”问题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稍有落后,与我国经济发展步调不一;农村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产业化优势不足;农村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不足等固有弱势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升。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新的主要矛盾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促进城乡平衡充分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对“三农”问题的一个政策,这个政策是要解决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城市的发展做了众多贡献和支持,推动了城市的繁荣进步,但是农村自身的发展却受到了影响,远远落后于城市,这体现在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为了让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赶上来”,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从实际出发,为农村的发展考虑的一项举措,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绝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问题的理论补充,为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振兴乡村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指导,为具体工作的实施指明了战略方向。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科学制定规划,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惩治违法行为,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路径包括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创新科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让农村换上新面貌迎接新变化。在政府引导方面,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政策。但同时,要明确政府的引导是为了与市场配合共同起作用,而不是限制市场的灵活与自由。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其一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其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深化,应当明晰集体产权,保障农民权益;其三是要将小农经营与现代化农业大生产发展有机结合,挖掘发展特色农业与规模化经营的潜力与优势。
3.2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由于乡村的气候、地形等条件不一,适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不一,所以应当结合每个乡村自身的特点和可利用的资源情况,发展可持续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有关键作用,其对人才培养、增加就业等有积极作用。加快农村产业发展首先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选择主导产业,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其次要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再次,要合理利用当下“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然,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不可少,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3.3创新科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生活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较低、人才匮乏等问题,科技的创新和教育的进步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创新科技,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发挥科技在新型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节约、绿色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加强教育,培养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此外,应提供相关激励政策,吸引人才回乡村建设。
3.4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建设美丽绿色的乡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在乡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千万不能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发展了经济,丢了环境,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取。二是要有意识地保护环境,重视乡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以及秸秆焚烧等问题,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化发展。
4、结束语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富裕,应当把握新时代的机遇,推动农村的真发展、真进步、真繁荣,实现美丽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郭翔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22-24.
[2]李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J].求索,2018(2):44-50.
[3]阴映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8(4):36-38.
[4]林留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4):293+296.
论文作者:吴亚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乡村论文; 农村论文; 战略论文; 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产业发展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