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论文_敖志远

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论文_敖志远

敖志远

(锡林郭勒电业局 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耗电量也与日剧增。这无疑给供电部门提出了挑战。若处理恰当,也可以将此挑战转化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当下,社会耗电量极大,虽然让供电部门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是电力线路的安全性能也成了不容忽略的首要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对于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不可马虎,要时时刻刻控制潜在的危险点,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业务,尽早发觉隐患、消灭隐患,保证10kV输电线路稳定运行。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预控

1 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技术

1.1做好故障排查工作

在配电线路的检修过程中,要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故障排查,通过分段检查的方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确定故障的位置,并对故障的种类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在配电线路的故障中,故障主要被分为隐性接地和明性接地,在确定了故障类型之后,就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其中隐性接地的故障在处理时比较复杂,需要采用分段检查法等比较高效的检查方式,提高故障的检修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

1.2 完善配电线路的在线监测

想要对10kV的配电线路进行高效的检修工作,就是要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在线监测,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了解,从而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检修,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通过对配电线路的在线监测,能够尽快发现故障,并进行故障定位,方便检修人员进行检修,还能够为检修人员提供科学的检修方案,提高检修效率。

1.3 引用先进的配电线路检修技术

现在电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了配电线路检修技术的发展,针对线路检修工作都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应用先进的配电线路检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线路检修的效率和质量。现在的新型线路检修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有红外测温技术,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一旦线路出现了故障,就会引起该段线路温度的异常升高。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在不停电的条件下,及时发现异常升温状况,从而定位故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故障进一步加大,也为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2 10kV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分析

2.1现场勘查中存在危险点

在检修的过程中,部分人员由于技能水平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在检修时未能有效按照配电作业规范及作业要求进行;如操作前未对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在不了解作业环境及盲目凭自身经验进行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此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主要问题,如安全意识差,未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盲目进行检修作业很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

2.2带电作业设备存在危险点

在10kV检修作业中,有时需要使用特殊绝缘工器具,而这些工器具在长期使用和多次运输中,不免会出现损坏与磨损的现象,而让其绝缘性能下降甚至丧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作业人员如果没有注意到作业绝缘工器具的损坏现象,就会让带电作业人员进行盲目作业,进而造成触电危险,引发安全事故。

2.3特殊天气进行带电作业存在危险点

由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复杂性,由于受到环境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容易引起起到方面问题。如检修人员在带电操作中未考虑气候因素,如雷电、暴雨及大风等因素,容易造成配电线路故障,而为保证电路尽快恢复运行,检修人员在恶劣天气下实施维修是常见情况,而阴雨等天气会使得电缆电阻产生影响,如绝缘设备绝缘性能丧失,导致绝缘体带电,引发安全事故,危机作业人员生命及安全。

3危险点预控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1)责任制确立。在具体工作中,应先根据运维管理中的具体项目划分明确的责任区域,并使专人专岗,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专人负责的方法,使工作人员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更加细致的进行必要的巡逻与检修工作[1]。同时,这种方法也便于相关管理工作者发挥监督作用,采取相应的奖罚制度,以绩效水平对区域责任人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使岗位上的人员有更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2)明确职能划分。在责任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的岗位职能进行明确,使监督者与运维人员能更加专注于职能定位,更明确的开展工作,帮助提升整体的工作、管理效率。(3)经验总结。虽然10kV配电线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有一定时间积累,但相关的危险点预控管理经验总结并没有落实到位,在重视程度以及事件总结上存在着明显缺陷,对其长远发展造成阻碍。所以,必须以管理督导为基础,在整个运维的组织中强化总结作用,并在不断的总结工作中,使危险点预控措施得到有效提升(4)更新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思路,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阶段的工作内容,对于线路的检修工作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因此,必须从发展中寻找思路,不断的对管理工作进行改良升级,并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方法的同时,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

3.2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在10kV线路检修中也同样适用。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强化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分区管理相配套,在运维中实现从点到面的全面掌控。其次,强化安全意识,在通过制度方法对人员操作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强化意识,使具体的工作人员在本源意识上重视安全,并熟悉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由内而外的强化安全标准,发挥出安全管理的最大效果。第三,配合进行安全考核,使制度在全面、科学的督导下得到落实。另外,还应当定期的进行安全演习,在演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强化执行,找出制度与方法中存在的漏洞,使得危险点预控的相应制度得到完善。

3.3加强设备管理

对相应的10kV配电线路设备进行管理,是保证安全风险预防的重要手段,在强化意识与完善管理的配合下,从设备角度出发,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定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危险点排查工作,将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故障进行排除操作,是强化设备管理的必要途径。另外,如果检查中发现线路设备的问题不严重,可以迅速的解决并及时恢复供电。但要是发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必须立即组织抢修,以防止造成严重的线路安全问题,以此降低危险点对于电力企业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维护电力稳定运行。

3.4跟踪日常检查

常规性的检查工作,是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的基本措施。首先,要在制度上,建立必要的常规巡查机制,并明确的指出检查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检查范围,对于容易引发故障问题的关键危险点进行重点控制,适当提高检查密度与周期的同时,防止出现检查死角产生安全漏洞。其次,将日常的检查内容与常规性工作集合在一起,使检查常态化,并适当的总结经验,寻找并发现规律,使危险点预控的强度得到保障。另外,在进行常规检查时,对于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要引起重视,以防出现相关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10kV配电线路是比较常见的配电系统构成部分,所以为了能够提高用电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做好对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在检修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危险点进行一定的预控,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检修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志斌.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3):46+48.

[2]张海彬.10kV配电线路低电压问题及处理措施[J].电工技术,2017(08):73-74+76.

[3]续亚强.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8):48-49.

论文作者:敖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论文_敖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