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第一中学 252100
摘 要: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学生主要应激源、高中学生的主要应激应对方式以及高中学生应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以此不断提升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中学生 应激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一、高中学生的应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高中学习阶段,我们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尚处于认知阶段,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受到学业压力以及来自学校家庭中的压力,很容易使自身情绪出现波动。面对种种的应激源,不同的应激方式,对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差异性影响。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比如说求助于心理医生、向朋友教师家长倾诉、或者是相适宜的运动等等,我们便可以妥善处理应激事件,正确面对它,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不断完善发展,此时的心理属于健康的心理。相反,如果我们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说逃避、否认、幻想、过度运动等等,不仅无法缓解应激反应,反而会加重自身的压力、恐惧感和焦虑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二、高中学生主要应激源
应激主要是指,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单个因素影响,或者是综合因素影响,而对个人产生一定刺激,进而带来相对应的心理反应或者生理反应。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也正在发育,同时受到了学业压力、家庭压力、学校压力等多重压力,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事件都会产生心理波动,以此出现应激反应。高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具体来说可分成四个方面:(1)自然社会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说潮湿干燥、严寒酷暑、风雪雷电等等不良天气,都会导致高中学生出现较低的情绪,心情比较低落;如果出现交通拥堵、空气和噪音污染,同样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出现应激行为。(2)家庭环境。比如说家庭的重大变故、父母吵架、亲人去世等等因素,也会使高中学生出现应激行为。(3)同学朋友。基于此社会背景下,我们学生受到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之间经常比较家境、成绩或者才能,如果是在能力比较高的学生面前,有些人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4)学校和教师。受到巨大的高考压力,我们高中学生每天的习题量非常大,非常容易出现压力感、紧张感等心理问题。
三、高中学生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1.性别与应对方式。在面对各种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时,我们高中学生主要是采取忍耐、幻想以及发泄的方式。对于男生和女生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女生更容易采取忍耐和发泄的方式,而男生则喜欢采取幻想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此外,很多女生喜欢采取与情绪相关的消极、被动的方式,主要是一种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还有一些高中学生会求助于心理医生,希望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
2.年龄或年级与应对方式。一般来讲,年龄越大,学生在面对应激源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也更加成熟有效。我们高中学生相比较初中学生来说,生活阅历更加丰富,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比较高,所以能够意识到更多的不良后果。但是面对种种自身无法解决的压力,很多学生依旧会采取逃避现实的方式。因此,社会和学校需要对我们的学生加强呵护和关怀。
3.应激源强度与应对方式。如果高中学生感受到的应激源过大,很有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由于受到较大的升学压力,而压力超出了学生自身能够应对的压力,很容易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以此缓解暂时的压力。对于一些家庭离异的学生来讲,常会采取忍耐、发泄或者幻想的应对方式,在高度的心理压力状态下,此种解决方式无法改变压力状态。
四、正确处理应激、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学生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们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学生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巩固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学手段,以此对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提升,可以独立积极地面对和处理问题。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做到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可以更加和谐地与同学、教师相处,以此正确处理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面对应激反应时,或者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时,可以知道采取哪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1.学校有必要构建出宽松和谐的环境,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快乐的氛围,以此缓解他们的学业压力,避免再受到成绩排名等因素影响;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可在班级中开展心理交流活动,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
2.学校有必要成立心理医疗室或者辅助机构,心理教师可以由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家担任。心理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如果自己不能妥善解决,主动到心理医疗室,寻求其帮助。此外,学校必须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提高重视程度,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此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毛元印 高中学生应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6),3-3。
[2]申乾 应激源应对方式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9),127-127。
论文作者:周一鸣 赵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方式论文; 压力论文; 高中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