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与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在技术、工艺以及相关设备方面取得较大进步,特别是施工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导流施工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的规模与施工质量,而且还提高了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正在逐步增大,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导流施工技术是重要的基础,相关应用确保了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目标的实现,能大大缓解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冲击,为水利工程提供便利的施工环境。
1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难点与重点进行充分分析与探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水流的导流与截流等问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西北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为缺水地区提供了水资源,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也突破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1]。有的地区利用水利工程所提供的丰富水资源进行发电,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质量,而且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水利政策的的不断出台与完善,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其他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为了积极贯彻我国的政策方针,近几年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截流以及导流等问题。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条件,随着导流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施工技术。
2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1全段围堰法
2.1.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的方式是借助河岸或滩地建设出渠道,然后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促使水系经渠道下泄,多用于岸坡平缓或滩地宽阔的河道上,若水系周边存在老旧河道,可充分进行利用,一方面减少施工作业量,另一方面还可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明渠导流技术是有适用条件的,坝址河床较窄、覆盖层较深,采用分段导流技术较为困难,就可以采用明渠导流:在河床沿岸存在台地、垭口、古河道,需要进行导流的流量大或受地质条件限制,导流隧洞无法进行开挖。工程建设期间仍存在通航、排冰、过木需求,施工周期短,挖洞经验、设备缺乏等多种情况,采用明渠导流技术更加适宜。明渠导流技术当中主要涉及导流轴线布置、进出口位置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导流轴线布置在宽阔台地、垭口、古河道沿岸,渠身轴线伸出上下围堰外坡脚,并满足水平防冲要求,明渠轴线布置尽可能缩短长度、避免深挖;进出口要与上下游水系衔接,并控制与主流交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隧洞导流
对于河谷狭窄,河道两岸地形陡峭,山岩坚实的情况下多采用隧洞导流,但是,隧洞导流的泄水能力受隧洞规模的限制,同时其造价较高,在普通汛期泄水多,要另找出路或使用淹没基坑的方案进行,在设计导流隧洞时,应考虑后期工程中的永久隧洞设置,将两者有效结合,减少后期工程量。当导流流量较小、河床狭窄、两岸地形陡峭,同时地形、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隧洞导流方式。在隧洞导流方式当中还存在一种涵管导流,这种方式主要是应用在土坝或堆石坝工程当中,对于河流流量较小或处于枯水期的可采用这种方式,在涵管导流中主要依靠钢筋混凝土结构,来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性能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钢筋混凝土性能,保障其整体质量。
2.2分段围堰法导流的具体应用
分段围堰法导流也可以称之为分期围堰法导流,而分段和分期有所不同的是,分段是空间的角度进行围堰,而分期则是从时间上进行的导流。分段围堰法导流主要是通过围堰将水中的建筑物以分段和分期的方法进行维护,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工期长、河流量大的工程中,其有利于工程的后续施工。分段围堰法导流具体可以分为前期导流和后期导流,前期导流一般是使用束窄的河道下泄,后期导流则是使用事先已经修好的泄水建筑物下泄。对于泄水建筑物,在事前修建过程中要设置底孔或者缺口,这样便于后期导流。基于此,在分段围堰法导流过程中,又分为底孔导流和缺口导流两种,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施工需求合理选择导流方式。
2.3涵洞导流法
纵观实际,涵洞导流法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通常用于水闸及中小型土石坝工程中。该项导流施工技术旨在于水利工程施工下游修筑围堰挡水,从而实现引流导向作用。另外,大量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后期导流中的应用价值亦较高,同时由于其具备了高度灵活性与便捷性等一系列优势,还能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在该项导流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水流两岸山体或滩层表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涵洞均呈直线状,而为进一步确保水流通畅,应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淤泥或渗漏等问题,以免影响该项导流技术作用的良好发挥。
3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第一,科学选择坝址。在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工程坝体选址方面的问题。对地形地貌进行考察是工程坝体选址的必要前提。在选择坝址时,勘查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地形地势、水能指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难度等诸多问题。第二,制定并完善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对于工坝体选择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确定工程坝体选址后,为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分布的合理性,通常以导流明渠为施工方案的着手点。第三,编制施工计划。编制完善的施工计划是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到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以制定出更为完善和优质的施工计划。第四,革新水利施工技术。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方面可谓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性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以及水利工程大型专用机械设备亦在不断革新,同时也带动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4结语
水利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导流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工期的目标实现,更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导流施工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技术实施方案,有效调节水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整体建设质量,从而提高水利工程企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江峰.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1):48-49.
[2]刘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4):12-14.
[3]许朝会,孙凡永.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0):6-7.
论文作者:林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围堰论文; 水利论文; 隧洞论文; 明渠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