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新需要“大而完整”?_业务外包合同论文

为什么创新需要“大而完整”?_业务外包合同论文

创新何必“大而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下,许多生物科技公司是医药研发的主力军,有完备的研发设施。不少公司试图建立“大而全”的业务体系,以获得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部利润。医药业是一项回报丰厚的行业,但新药研发却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事业。业内专家认为,医药外包将成为我国医药发展新途径,它将发挥各类小公司的作用,分散独家研发的风险。与“大而全”的创新模式相比,它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也与国际上的一些通用做法相符合。

医药外包是在研发的各个阶段将业务分包出去,包括早期药物发现、药理毒性研究、剂型配方和工艺开发、临床实验、产品生产、市场推广及药效追踪等,它可以发挥各类小公司的作用,分散独家研发的风险。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小型研发公司从事早期产品开发,大型制药企业一般都从小公司那里买下早期开发的产品,从事后期开发,由此应运而生了外包业务。据了解,目前大约50%的新化学个体是由小型研发公司发现的,世界上35%的制药公司都实行外包,预计到2008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7%。临床测试和研究外包支出已占研发支出的25%以上,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也实现了风险共担。外包的支出增长速度是自主研发支出的两倍,世界医药行业用于外包服务的费用已达300亿美元。

我国临床研究外包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到2001年,外包额已达到93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6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16.3%。去年2月成立的上海市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基地和上海浦东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中心,正在努力争取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药物开发合同,希望在5年内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生物医药产业分支领域,并引入超过50亿元的新的国内外生物技术投资。去年3月,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无忧咨询医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外包方承诺帮助华南药业的一些药品品种销量和产品总额增长50%以上。

我国医药外包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差距很大。但有分析认为,中国有希望成为医药创新的主要国家,因此,我们应积极掌握国际新药研发的信息和动向,按国际标准来组织和管理外包业务,加速发展医药外包,促进医药经济的增长。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建设,利于跨国医药企业放心地将研发的中间环节交给中国企业来做,或开展共同开发。我们自己的医药研发公司,更没必要搞“大而全”了。把一些环节包出去给小公司做,于自己可以分散风险,于小公司也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研发既然是一种创新活动,又何必追求传统的“大而全”模式呢?

标签:;  ;  ;  ;  

为什么创新需要“大而完整”?_业务外包合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