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康复科 250012
【摘 要】:目的 探究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理疗治疗,观察组予以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水平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康复训练;电针理疗;早期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部神经麻痹而导致面部肌肉抽动、口眼歪斜,无法抬眼、鼓嘴等常规面部动作[1]。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对于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多采用针灸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我院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2.18±4.34)岁;对照组中有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1.89±4.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理疗治疗。具体方法:在治疗第一周使用浅针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一周后更换中等针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采取患侧针灸与健康一侧配合治疗。患侧针灸位置为:阳白、攒竹、四白、下关、地仓、迎香;健康一侧针灸位置为:阳白、地仓、合谷。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使用KWD-808电针仪对患者进行电针理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面部收缩情况对其耐受程度做出评估,并使用疏密波进行治疗,每天坚持治疗20min。连续治疗一个月。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康复训练其中包含皱眉肌、皱鼻根肌、提口角肌、提上唇肌、牵拉颊肌等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活动训练,每天坚持练习三次以上,每次练习时每个动作练习五次以上。
1.3观察指标[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水平及治疗有效率情况。
面神经功能分级:以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为依据将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水平分为五级:Ⅰ级即面部活动正常,无麻痹状况;Ⅱ级即部分麻痹,静止和讲话时正常,眼睛能够正常闭合,大笑和吹口哨时出现麻痹现象;Ⅲ级即中度麻痹,静止时正常,讲话和大笑时出现麻痹现象,眼不能正常闭合;Ⅳ级即中重度麻痹,静止时表现出麻痹现象,出现鼻炎不完全现象,口角不对称;Ⅴ级即重度麻痹,静止时表现出麻痹现象,且出现面部运动功能障碍;Ⅵ级即完全麻痹,患者的面部肌肉完全丧失张力,完全丧失面部运动功能。
疗效判定:面神经功能分级为I级则为治愈;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级别为有效;级别不发生变化或Ⅵ级则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的结果有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使用(%)表示,对两组的数据比较结果采用X2进行检验,最终得出P<0.05,本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在I级、Ⅱ级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而在Ⅳ、Ⅴ、Ⅵ级的患者人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中有40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3.81%。差异显著,(X2=5.70,P=0.01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突发性面部神经性麻痹疾病,发病后患者的面部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正常的闭眼、皱眉等动作受到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压力加大、生活质量下降。导致面瘫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研究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力水平下降、疾病及病菌入侵都可能引发周围性面瘫[3]。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对早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治疗后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状况明显优于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电针理疗使用疏密波对患者的面部穴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肌肉的收缩状况,在疏密波的牵动下患者的面部肌肉得以逐渐放松下来,面部肌肉活性逐步恢复[4]。而有针对性的面部肌肉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面部表情的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治疗后患者的面部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因此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状况良好,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水平较差、治疗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对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国荣.电针推拿按摩康复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159-159.
[2]邹艳,马正荣,沈嘉平.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J].中医研究,2014,27(2):62-63.
[3]武光玲.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14(4):76-76.
[4]张志宏,李志磊.NSM-S15P型MRI观察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左、右侧地仓穴fMRI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1):32-34
论文作者:田艺园,徐茂玉,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患者论文; 电针论文; 面神经论文; 面部论文; 理疗论文; 面瘫论文; 针灸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