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_民族精神论文

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_民族精神论文

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然性论文,民族精神论文,公民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4-0010-04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那些受到公民的普遍认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精神,即公民的理想、品格、意志、思维、个性、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学习、交际、合作、生活、保健等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民族兴盛的精神动因。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个民族长久的繁荣富强,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只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民族及其公民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任何一个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都有一种个性鲜明的、拥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成熟的民族,必然有与其繁荣、发展相适应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才有了在世界民族中生存的资本。没有统一意志、远大抱负和高尚品格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衰落是从精神支柱的崩溃开始的话,那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则无不以公民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弘扬为先导。

公民教育一般指的是培养公民精神、造就良好公民的教育,是一种协调公民与国家、公民与政府、公民与社会、公民之间相互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经济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夯实公民作为国家基石的根基。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民族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首要任务,以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公民教育的平等主义本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公民教育的整体主义导向,是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基础;公民教育的民主主义意识是实现公民国家主人的思想基础;公民教育的民本主义主张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民众主体、政府客体宪法精神的必然要求。鉴于公民的权利自觉是责任、义务自觉的基础,所以,就中国内地来说,公民精神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公民进行如何做主人的教育。充分唤起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主人的身份,切实提高公民权利与义务、责任相统一的自觉性,是振兴中华最现实的举措。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为推进公民教育提供深厚的动力资源。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通过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增强公民自觉将个人的利益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通过倡导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公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团结稳定意识;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强公民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任何风浪考验,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通过培育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意识,增强公民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民族荣辱感。

当今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行公民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但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在各国却有所不同。如,美国突出宗教文化和历史教育、法国侧重文化遗产教育、意大利强调“国粹”艺术教育、德国青睐民族习惯教育、新加坡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效忠国家教育等。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体制有别、社会制度不一外,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精神不同。显然,民族精神对公民教育的影响非常巨大,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在我国,无论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公民教育,我们都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寻求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可以说,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中国公民教育,以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结合,不仅是一个视角、思路上的创新,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提高文化生产力的一种实际需求。

二、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必须融合中外文化之精华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发掘民族文化,迫切需要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忽视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就会倾斜,最终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然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融合中外文化之精华。我们既要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又要以开放的精神虚心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实现民族优秀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的融合,惟此才能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路不能仅局限于民族文化自身,而应从民族文化以外寻找配合力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力量就是公民教育。

我们站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解读民族文化、审视吸收外来文化,可以更清晰地诠释出中国传统文化倚重家庭和社会的伦理特质,展示其可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生命力的独特之处,使我们形成一种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即发掘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基本思想、核心内容和伦理道德原则,实际上也是全人类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也可清楚地显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共生活空间狭小,自由、权力、公平等公民意识薄弱的缺陷,使我们形成对其缺陷反省的文化自觉;还可以使我们寻找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一致、相契合之处,融合中外文化,进行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把社会诠释为伦理共同体,而西方近代文化则把社会解释为契约共同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自觉,强调整体精神和献身精神,推崇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自己给自己立法”的道德上的自觉,无疑是崇高的。但其不足的是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自由、平等、法治等意识教育的薄弱。要弥补民族文化这一缺陷,实现道德自觉与法律自觉的统一,必须实现中外文明的优势互补,在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公民精神教育,提升公民的权利、自由、平等、法治等意识。也只有在充分的权利认识的基础上,公民才能具有更为持久的责任自觉和义务自觉。

西方契约共同体强调权利义务联系,中国伦理共同体强调人伦情感联系。中华民族这种伦理共同体意识,在历史的实践中升华为强烈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炽烈的爱国情感。由此而形成一代代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从这种责任感、义务感又生发出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意识;生发出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自我牺牲精神。这种伦理共同体意识直接导致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无论过去和今天都起着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国家领土完整的使命及增强全球华人团结的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但是,以人伦情感为主要纽带的人际联系,随着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出现而相应淡化。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的历史沿革是按照等级、阶级关系向法律、公民关系而不断演变发展的。从封建社会的既尊尊又亲亲的等级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而成为赤裸裸的阶级对立关系,再到法治社会的公民关系。在现代中国社会条件下,以上的各种人际关系纽带俱存且相互影响,所以,社会教育的内涵必然充满着多样统一性。因此,民族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密不可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密不可分;责任义务教育与权利教育密不可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义利观教育密不可分;民族自尊教育与学习国外、兼容并包教育密不可分。总之,我们在伦理共同体强调人伦情感联系的基础上,必须辅之以西方契约共同体,强调权利义务联系,把民族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有机结合,以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整体精神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的献身精神教育,这种精神价值无疑是崇高的。但是,传统精神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逐渐凸起的权利、平等、公平等公民意识,要求我们在强调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献身精神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对自身权利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这就要求在面临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选择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坐标来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寻找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实现了中外文明的优势互补,它拓宽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新思路,开辟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新途径。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宗族恒定型组合方式,使中国人终其一生生活在熟人、亲情社区中,形成了中国社会的稳定的伦理特性。在伦理型社会形成的亲情道德文化中,洋溢着仁爱、宽厚、先人后己、以和为贵等道德理念,对于救治西方社会长期竞争逐利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疏离隔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使亲情社区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在当今不断扩大的非亲情社区环境下得以发扬光大;如何使亲情关系下形成的传统美德融入到公民关系、法律关系之中,形成与之相协调的现代美德;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努力确立并发挥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优势,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要认真解决这些重大课题,必须在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公民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能赢得全球华人包括港澳台同胞的民族文化认同。海外华人自身流淌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血液,同时又受到西方公民教育的熏陶,中外两种文明教育相结合的新思路的实现结果,必将丰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增强海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公民教育与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相吻合,与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相联通。世界早期的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延伸,诸如服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确立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教育;注重人的尊严教育、社会主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观念教育等。可见,国外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与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相吻合。为此,发掘中华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乃是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依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及将此责任感付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依靠公民的政治觉悟和民主智慧的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靠公民的文明开发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把中外文明教育的有机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把培养合格公民、责任公民、奉献公民的价值目标作为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共同目标。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切入点。公民是国家的个体基石,公民素质的提高对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一个必备的先决条件。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社会情况多样化为特征的社会环境下实现民族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教育,以实现中外文明教育的有机结合。把增强公民的社会意识,开发公民的自身潜在能力,提高公民素质和创造能力,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关键性因素。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切入点。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建设与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教育体系及开展这一基础性教育工程。加强公民教育,启发公民民主觉悟、提高公民民主法律素质,营造法治环境,这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公民教育的充分发育,民主和法治既不能真正巩固,也不能健康地运作。因此,公民教育又是一个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实践课题,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呼唤加强公民教育。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切入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公民教育才是避免社会整体道德滑坡的保障。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内容,集古今中外文明之精华,是开创中国公民教育先河、实现中外文明教育有机结合的典范。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创新民族精神、打造“公德”“公心”意识、培养健康心态、确立公共生活观念、形成文明生活方式、维护公共生态环境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确定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可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是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切入点。当今世界公民素质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公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社会发展目标中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民族“三个素质”的“明显提高”明确了提高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对一个公民的品德(诸如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人格水平)、智力(诸如文化素质、技能技巧、思维智力、心理品格)、体质(诸如体格、体能)、审美能力(诸如感觉美、评价美、创造美、体现美)等素质的全面要求。中国现代化进程呼唤公民素质的提高。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铸成,既取决于这个民族每个公民的素质,又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风貌。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民族精神就是第一竞争力。提高公民素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必须加强公民教育,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振奋民族精神。而一经铸成的民族精神又影响着每一位公民素质的提高及整个民族的发展。

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也是教育面向世界、与世界公民教育接轨的切入点。世界上许多现代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共同选择了公民教育,致使公民教育成为现代国家教育制度的鲜明标志,这是有着历史必然性的。由于民主、平等和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精神,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平等、权利、责任、参与、竞争、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具有团体精神和祖国民族意识。为了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也必须是包括科学文化、生产技能、社会生活法则和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全面的教育。这种面对全体公民的、全面的教育就是现代公民教育。因此,以世界为镜,在批判、借鉴、吸收和研究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措施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如果说农业社会以伦理道德为中心,工业社会以法律纪律为中心,民主社会就要以公民意识及其理性为中心。在我国实现中西两大文明教育的融合,必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政治活力和文化生产力,必将为推进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做出新的贡献,这就是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标签:;  ;  ;  ;  ;  

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_民族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