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对美国农业的观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农业产业论文,竞争力论文,体系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8月4~17日,应美国农业部邀请,农业部组团赴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密歇根、伊利诺伊、密苏里、加利福尼亚等州考察有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方面的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机构,从微观基础、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等三个层面上了解美国农业情况,得到的突出感觉是:美国之所以有领先于世界的现代化农业,得益于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中国要以美国农业发展为鉴,认真反思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产业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美国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农业。但其为什么发达?为什么现代化?看法多种多样。一般流行的观点侧重从美国农业的经营规模、科技水平、物质装备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来分析。我们考察后感到,这些单项的分析各有其道理,都抓住了美国农业的某些方面;但若综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看,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是其在上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农业产业体系,也就是市场化的农业与其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系统。
1.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美国农业部门口的标牌上写着“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农业历来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直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在美国经济中仍占有绝对的优势。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1879年农业的增加值为26亿美元,占全国增加值总额的49.1%,而制造业的增加值只有19.6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加值份额逐渐减小,如到了1884年,制造业的增加值为30.5亿美元,超过了农业,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动摇,原因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内涵及形态也随之变化,其多功能性日益显现,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众多的产业体系:如以谷物、果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食品产业体系;以棉花、麻类等纤维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纤维产业体系;以农业园艺、农村景点为主进行观赏、旅游、休闲和教育的农业文化产业体系;以林业、水土保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农业生态产业体系;以先进的种苗、生物工程、科学技术、试验示范手段支持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以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为主的农业装备产业体系;以农业数据和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和信息实时处理为主的农业信息产业体系;以土地、水资源等为资本运营的农业资源产业体系等等。这些产业体系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原来传统的农业,而是用现代的生产要素将其延伸、改造,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相衔接,使得农业这个基础,不仅是指人们的衣食之源,是现代科技及新兴产业的发祥地,更是这些产业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基石,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屏障。以农业为基础呈放射状出现的这些产业体系的发展、更迭、变化,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原来意义的农业的内部变化,使之升级换代,富于竞争力。
2.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层次。美国农业产业体系是立体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微观层次,就是一个或几个企业相联系,完成某些农业产品(包括观光项目等精神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这类似国内常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型经济等微观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中观层次,就是若干企业或企业群,就一大类农业产品(如食品、纤维类)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上下游关系的组织运营体系,这类似国内讲的行业(如食品行业、纺织行业)等中观概念;
第三个层次是宏观层次,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各类农业产业体系综合形成庞大的系统并与整个国民经济有机联系,类似国内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宏观概念。
从美国的情况看,第一层次的产业体系是二、三层次产业体系的基础,但二、三层次的产业体系也从总体上依次制约着下一层次。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意上讲,二、三层次也应该是产业化经营。第一层次若叫做小产业化经营,第二层次可以叫做中产业化经营,第三层次就叫做大产业化经营。由于有大型跨国公司存在,如我们看到的FMC公司(从事农业生物工程、农药、机械制造和军工生产)、孟山都公司(从事种子、生物工程、农药、食品添加剂等)等,有时一、二层次的产业体系都会在这样的大公司中出现,由公司内整合。
3.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美国农业产业体系从运营上讲,大体有三类。
第一类就是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美国称此为“纵向一体化”。其比较完整的形态最先出现于50年代的养鸡业,当时有关肉鸡的饲养、加工和销售的市场体系还未建立,“工厂化”养鸡和屠宰加工、销售等专业还未社会化,需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自己直接进行,这样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但发展到后期,易积累风险,形成垄断。这类“纵向一体化”在美国出现后,欧洲也随之兴起(往往采取合作化形式),并传播到亚洲,在泰国演变为“正大”公司的模式。我国往往称之为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第二类就是不同的企业分别进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由与此相关的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将企业和各自的专业化运作过程联系起来。美国称此为“横向一体化”。我们在伊利诺伊州看到的昆腾食品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看到的刘辉肉食公司等企业与外部的联系都是这样运作。这种运作方式通过签订、履行制约双方的合同,来保证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均衡经营,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组织成本。但这往往只适用于产销关系稳定、批量大、变化小、合同履行时间长的产品和产业,但此类运营方式也会积累产业风险,容易使产业各环节、各企业在合同关系中忽视竞争力的提高。这类经营在我国经常称为“订单农业”,有些地方把它划为松散型的产业化经营方式。
第三类也是不同的企业分别进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但他们之间大多数不是“面对面”地签订合同,而是通过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超级市场等市场交换,也就是“背对背”地主要根据市场给出的价格信号,由各种市场中介来联系。例如,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州首府圣克拉门托附近考察的农场,农场主的一部分农产品是根据与加工厂事先定的合同来生产,一部分就是根据其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判断来生产。我们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看到这里经过许多经纪人的买卖而形成各类农产品、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这将对遍布全世界的生产或购买这些农产品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类的运营方式适合批量小、变化快、购销及时清结的农业产品,也适合跨国经营的高风险的产品。这类经营与我国常见的所谓“专业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我国在产业化经营的初期阶段,这类方式很适合独立运作、但还未成为企业法人的千百万小农户的集合销售和加工、销售企业的批量采购,降低其在产业不成熟时期的经营风险。而美国则处于产业化经营的发达阶段,农户大都已成为农业企业,这类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是因为其可以保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充分竞争,发挥市场对企业或对产业体系的纠错功能,提高其竞争力,化解各类经营风险。
4.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特点。美国农业产业体系是伴随美国的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182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商品化阶段,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农户以外的加工、销售企业的支撑,才能顺利完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到了1860年,美国第一次农业过剩危机爆发,进一步刺激了农业产业体系的发育。解决农产品过剩,历史上美国采取了多种方法,如国外打仗、倾销、扩展国际市场;国内休耕、销毁部分产品、消减供应量或发放食品券来扩大需求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这不但使产业本身运行有序,而且靠其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现在的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全球每年约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而全球从事食品行业的10大跨国公司中,就有6家是美国的公司。纵观美国农业产业体系的成长壮大过程,有以下值得我们注意的特点。
第一是以社会消费需求变化为前提。19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业产品的社会消费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由追求吃饱、穿暖,变为吃的要求营养、方便、快捷、安全,穿的要舒适、美观、体现个性,此外,还在文化、环境等方面对农业产品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为农业发挥多功能性,并以此为基础发育各类适合社会需要的产业体系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在全球范围内活动,远距离地参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这些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给食品、纤维等农业产业体系的急剧扩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直到现在,美国人发展农业产业体系仍十分重视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我们在密歇根州参观了一个名为“凯洛格”的谷物城。办这个谷物城的公司起源于19世纪后期,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公司创办者开办了健康疗养院,吸引各地的人群来此享用以谷物为主的素食,进行健康训练。后来公司看到谷物制品的巨大潜力,就在此基础上办起了谷物城,展览麦片的生产加工过程,还设有影视厅,放映有关麦片加工的影片,用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段影响人们,特别是培养青少年的饮食消费习惯。
第二是以农场主等企业家为骨干。美国独立不久,以国务卿杰弗逊为代表的政治家在争论中占上风,要在全国确立家庭农场制度。后来开发西部,在1862年根据“宅地法”免费向拓荒者赠送160英亩公有土地,在全国范围牢固地确立了这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家庭农场主在市场竞争中经过兼并、重组、改造而逐渐演化:有的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有的转移到城市就业,还有的锻炼成长为农业企业家。他们为了获取利润,不但善于经营农场,而且不断开拓创新。与别的行业的企业家合作,向农业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扩展,向种养业以外的领域进军。这些来自民间的优秀的企业家为获取利润不断地积极进取,其经营行为逐渐形成了各种农业产业体系。我们在美国各地考察多种农业产业体系时,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农场主和各类企业家活动的身影。最典型的就是在加州看到的刘辉肉食公司的老板刘辉。他是香港人,前些年看见加州由于硅谷等地信息产业的带动,经济繁荣,外来人口特别是亚裔人口剧增,这些人都爱吃猪肉,于是他就抓住商机,投资创办了这个以肉猪屠宰为主的公司,很快就带动了当地肉食产业的发展。企业家在发展中自然形成自己的组织,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如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谷物协会(U.S.Grains Council),是由70多个各种生产组织和农业相关企业于1960年组成,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办事处,该协会主要是为成员单位拓展出口市场服务,帮助他们谋取利润。其任务就是:“哪里有市场,哪里的市场有可能发展,协会就在哪里发挥作用”;其“利用的主要资源就是信息,信息是引起变革的催化剂”。
第三是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依托。农业产业运营中的市场交换,需要完善的产品市场给出的及时准确的价格信号来引导。而“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产业经营,也同样离不开产品市场的引导。例如“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其外部要靠产品市场使其制品能够销售;其内部管理,无论是用工,还是进料,核算也要靠产品市场的信息。“横向一体化”经营时,企业之间签订合同的标的和各项条款,也都要以市场给出的各种信息为依据。产业体系中各类优势企业的成长,更离不开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市场的支撑。美国之所以是世界最大的引进外资国家,2000年为2600亿美元,各国企业家都愿意到此创业,很重要的就得益于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
第四是以发达的科技教育为支撑。农业产业体系要有竞争力,必须要有科技含量,要有专业人才。而这恰恰是美国的强项。美国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以州农学院为中心的农科教相结合的体系,不断向农业输出技术,培养人才。我们参观的马里兰州的一个养牛的农场(Clen-Toctin),农场主的母牛怀孕的优良胚胎,就是该州农学院教授提供的。我们考察的总部设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孟山都公司,从1901年创立至今,现在拥有90多亿美元资产,数万名员工,被权威的美国《财富》杂志列为1997年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159位。孟山都公司的农业化学产品和生物技术产品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各地还设立了11个机构,主要拓展美国以外地区的国际业务。我们在孟山都公司参观其下属的一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有上百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来自世界各国的上千名研究人员在其中工作,重点进行生物工程方面的探索,不断以丰硕成果来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第五是以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为保证。在美国,法律规定实行自由企业制度,不允许政府干预企业,而是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服务。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都把帮助企业家开拓国内外市场作为大事来抓,不但各级农业部门抓此事,而且商务部所属系统,也在主要农业州设办公室,抓农产品的出口。此外,随着形势发展,政府职能也在转换。像我们考察的马里兰州的农业部门,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研究,解决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等随着农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政府部门在发挥作用时,注意和非政府组织配合,像美国谷物协会,若有拓展海外市场的业务,那么经费的一半由农业部的海外农业局资助。
第六是循序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我们看到的各类农业产业体系都不是人为干预下快速形成的。其中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而这些企业之间运行有序的关系,更是在长期的分工协作中逐渐磨合出来的。像我们在马里兰州考察的杰斐逊实验室,这是个面向农业企业提供有关饲料检验和营养咨询的技术服务公司,公司老板和当地若干个农场主建立了稳定的技术服务关系,这是靠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高质量的服务赢得的。现在他们之间已形成默契,不需要什么合同了。在美国看到的许多农业产业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树型结构,就是以一业为主,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许多新的分支产业。如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看到的美国国际原料公司,这是一位叫布朗的企业家创办的私人公司,他原来经营糖业,后来扩展到食品和饲料原料等更多的领域。由此可见,在美国,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整合,还是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整合,都走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进步而自然形成,有着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美国企业家在发展产业时,往往是顺势而做,因势利导,不强求,不勉强。往往这样土生土长、循序渐进形成的产业体系最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最有竞争力。
二、美国农业产业体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我们到美国不带主观偏见地观察,发现有6个关于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问题和在国内预想的不一样。
1.销售与加工。国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重视加工环节,认为加工企业是龙头,有了它就可以开拓市场;在企业内,也是重生产轻营销,强调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上去了,企业的日子就好过。美国则不是这样,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专家,都认为农业产业体系中的流通、销售环节最重要。当然,在那些可以高度工业化方式生产的产业体系中,加工是重要环节,但越是那种可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体系中,流通的制约性就越大。更何况,人们日常所需的大量的鲜活农产品是未经加工的,而且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无公害、回归自然,这种不要加工的趋势还在扩大。现在从美国食品产业体系的产值构成中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占25%;加工占33%;销售占42%。所以,在美国看农业产业体系,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发达的、多样化的销售和流通。在一个企业内同样是这样,市场销售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当我们在加州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罐头厂,为它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而连声称赞时,企业老板却告诉我们,这个厂下个月就要倒闭,原因之一就是新上任的管理层不懂市场营销,客户大量流失导致卖难。为了解决产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卖难问题,无论是我们在伊利诺伊州看的肉食分割厂,还是马里兰州的啤酒厂,都把营销工作摆在首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有更多的企业是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销售环节完全让渡给专业厂商来经营。像我们在加州看到的饲料厂,专门从事养殖业所需的以玉米为主的各种专用饲料的生产,其包括广告等所有环节的销售业务就全部由从事流通的厂家来做。可以说,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运作,很多都是这样围绕大型的销售商而展开。这种社会化分工,使专门从事生产和流通销售的各个厂商都更有效率。
2.专业化与一体化。国内普遍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体化。到美国后才知道,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首先是专业化的,专业化是发展一体化的基础。而我们国内所谓“龙形经济”的较紧密的一体化经营,在美国的比重较小,约占整个农业生产量的10%左右。笔者为此专门询问伊利诺伊州昆腾食品公司的老板。他回答说,“我的企业的专长就是牛肉分割,这是我赖以赚钱的优势,若我不集中精力做这个环节,而是向上、下游随意延伸产业链,那我就分散了精力,而且在其他方面,别的企业更专业,他们的优势比我强。”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的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竞争力,而培育竞争力则是靠专业化分工。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的比例为76.9%,大田作物农场为81.1%,果树农场为96.3%,牛肉农场为87.9%,奶牛农场为84.2%。美国的很多优势企业的成长壮大,都是紧紧围绕着该企业的专长,即核心竞争力展开的。即使它要扩张,也是抓住这个主业,在此基础上与别人协作。像伊利诺伊州的鼎弗公司,1925年由当地一个小奶牛场而起步,数十年来紧紧抓住乳制品这个主业,创出“鼎弗”这个首屈一指的乳制品商标,发展成为13000个员工,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美元的大公司,其股票在纽约上市。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经营,更多地表现为或是通过合同关系或是通过直接的市场购销关系来实现这种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而不是我们国内常见的那种不讲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所谓一体化经营。
3.企业与农户。在国内最困扰人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而这个问题在美国并不突出,因为美国现在的绝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农户的主人就是农场主,或叫农业企业家。我们在马里兰州随便考察的农场主,家中就有几千亩的饲料地、挤奶设备投资近百万美元。在加州看的种植葡萄的农场主,也有几千英亩土地,固定资产达600万美元。这些农场除了产品和生产作业方式与别的企业不同外,其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追求利润和别的行业的企业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公式表达,不是我国常见的“企业+农户”,而是由一系列的企业组成:“企业+企业+企业”。只不过这些企业从事的经营环节不同。农户做为企业,在这条企业链上没有任何的特殊,不存在受欺负、被剥削的问题。对这个国内习以为常的问题,笔者见到的加州的一位农场主这样回答:“我的经营规模与实力不比加工企业差,我俩是平等的,再说,就算我早年的实力较弱,但我那时可以选择其他加工企业,当双方都可以自由选择时,就不存在谁软谁强,谁剥削谁的问题。另外,加工企业也不能为了保护我们而吃亏。若它为此把收购价定高了,那么它在经营中就比不过其他企业,以后的收购能力将受到影响,同时,高价会刺激农户生产过剩,这种错误的信息最后还会使农民吃亏。”由此看,农户做为独立运作的农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给出的信息来经营。他们与加工、销售企业之间的关系,尽管外部形式不同,如有的是较紧密的股份制关系,有的是契约关系,有的是合作关系,有的是市场买断关系,但其本质却是市场交换关系,只不过这种市场交换关系是平等、自由和自愿进行的。这样就能给出准确的价格信息,有效地配置资源,合理地进行利益与风险的承担,从而,不论在微观环节,还是在宏观总体上都可以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4.区域化与全球化。在国内都认为美国提倡市场自由化,市场体系发达,农业肯定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天下,到美国一看,情况并不是这样。圣路易斯市有世界最大的百威啤酒厂,其产量占美国啤酒产量的50%,但我们参观的马里兰州的年产5万吨的弗兰雷格小型啤酒厂,自1996年创办以来照样可以赚钱,原因就是该厂商研究了马里兰州一带居民的特殊口味,推出近20个种类的啤酒满足当地市场。美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人们需求多样,这就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再加上这些企业“船小好调头”,勇于创新、勤于开拓,所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这些企业的运作下,区域化仍是另一种发展的趋势。同时,区域化、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也在互相变化,有的区域化可能随消费方式的模仿和行业的扩张而演变为全球化,如中餐在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以其风味口感和历史文化内涵而大行其道;也有的全球化随当地文化习俗及青年人消费方式变化的影响又变成区域化的,如发源于美国的麦当劳在美国的生意反而不如新兴国家的好。这两种趋势交织在一起共同发展,才会使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5.劳动密集与高科技。正如国内所料,在美国考察时看到很多高科技的农业产业,但给人印象更深刻的则是遍布美国各地的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产业。当我们到伊利诺伊州参观昆腾食品公司时,我原以为这家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必是科技含量很高、用人很少,但推开厂房门一看,原来这里和我国内地的企业一样,550个员工中有500个是工人,站在加工线旁分割、挑选牛肉。他们的工资每小时6~15美元不等,是我国工人的数倍。为什么这样的企业也会存在,而且数量还不少,原因还在于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像昆腾食品公司的牛肉分割,用的人工是比较贵,竞争不过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但该公司设在美国本土,紧贴着变化莫测的本地市场,以其产品的新鲜和迅速变化而占领市场,从营销、运输及管理方面得到的优势来弥补工人工资高的不足。另外,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快,当别的企业以更全面的优势来进入这个市场竞争时,他们又转到其他发挥优势的地方,而且这时的市场也可能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又变化了,那些后进入者可能又在竞争中慢了一拍。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很多农业企业虽不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但也不是高技术的,而是劳动密集型加一些适用技术。像我们在圣路易市随意参观的“塞得洛”农机设备公司,始建于1937年,是一家专门设计、生产用于抽取谷物和其他固体干散货样品的取样设备的企业。我们看到的这些取样设备,和国内粮库里常用的取样工具在外观上差不多,只是质量好,品种多,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改进。而就凭这些特点,其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及许多国家。此外,该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能够向客户提供取样设备及与此相关问题的一切服务。电话通知后,该企业的技术人员会亲自赶到美国的任何地方及加拿大的主要地区服务。总之,在美国并不是只有高技术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劳动密集型及适用技术推广型等多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企业的产品及其运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有整体的竞争优势。只要能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出发,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开发出有特色的产品,就能在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发展。
6.市场与政府。国内很多人都认为,美国政府的财政雄厚,机构庞大,在与市场的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可以左右市场,因此在培育农业产业体系中起到中坚的作用。其实到美国仔细观察,就可看到美国政府部门在与市场的关系中,是受市场所支配,而这种关系恰恰有利于政府在培育农业产业体系时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能不由自主地使其功能在市场导向下运作。这首先是因为美国的政府分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50个州又各有法律,处于比较独立的状态。此外,政府外部受到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制约,内部的部门之间也有制衡关系,这就无形之间形成一个由各类政府及其部门构成的“市场”。它本身的运作就使政府及有关部门不能为所欲为。其次,美国各级政府都要受到定期选举的巨大影响,像美国农业部中就有很多官员是随着选举后的党派情况共进退的,而美国的选民往往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判断政府的执政情况,这也使得各级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市场经济上。第三是国会对政府部门有巨大的制约作用,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国会议员在时时监管着政府,而国会中的农业委员会更是由专家组成,决定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讨论、批准和监督有关预算的情况。第四是代表各产业体系的、由企业家为主组成的行业协会、院外集团等非政府组织(NGO),他们的游说活动主要就是为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服务。正是这些大的制度构架和运行机制,使市场大于政府,并与政府的结构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迫使各级政府听命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围绕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运作,起到了对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