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西方论文,未成年人论文,试论论文,差异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方面,中西方都有着丰富的资源、优良的传统和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同,中西方在此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对于我国今天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乃至整个公民道德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差异
(一)道德养成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在道德养成教育理念上最为突出的差异莫过于:西方强调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独立性等,根据人的自然本性进行道德养成教育,而中国则侧重于家长、学校的权威与强制作用。
(二)道德养成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第一,中国重视整体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西方重视个人主义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得人们在处理个人与家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提倡整体主义原则,崇尚以公为贵,“舍己从人”,“先人而后己”,显示了强烈地为国家、民族、整体而献身的精神。这种以整体为本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的道德观,作为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对民族的心理,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包括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与之相比,西方具有以个体为本位、崇尚个性张扬的传统。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一道德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本质上与我们的集体主义道德观、价值观还是泾渭分明的。
第二,宗教及其伦理教育是西方家庭、学校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基本上没有宗教与宗教伦理教育。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家庭、学校德育大都与宗教伦理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宗教仍然是不少西方国家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借助于宗教信仰,将基本道德行为的养成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去。而在我国,因为缺少宗教传统,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或一些信仰宗教的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所影响外,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受宗教的影响甚微。
第三,西方注重公民道德教育,我国则具有“臣民”德育的悠久传统。
西方国家普遍注重从未成年人开始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品德的养成,许多国家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都是通过开设公民道德课进行的,而在我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提倡的是纲常礼教,目的是培养封建君主所需要的“臣民”、“顺民”,因而对未成年人从小就施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顺者为孝”的服从、顺从教育。
(三)道德养成教育途径上的主要差异
第一,中国注重修养,强调“内省”与“自律”,西方则更强调“规约”与“他律”。
注重内在道德修养是我国德育的传统,这一传统也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们历来十分重视“修身为本”、“修身立德”的思想,主张向内探求,时时反省自己,不断总结道德体验。认为人们只要反身自求,复归于自身善的本性,就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人格。因为自律是内省的结果,是对道德行为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
比较起来,西方的教育家、思想家们则十分强调以规约的形式将个体的道德行为纳入社会需要的轨道,主张向外探求,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去遵从,以达到从外部控制人们道德行为的目的,这就必然形成他律的道德践行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自省与规约、自律与他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中西方在道德养成教育上的差异主要是各自侧重点的不同。
第二,西方注重通过公益事业、社区服务活动等方式来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国虽有积德行善的传统,但与西方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西方普遍比较重视通过公益事业、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来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心的培养和道德素质,尤其是仁爱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劳动。我国自古以来也很强调弘扬人道、扶危济困等等,这与西方的公益活动颇具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国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得更是丰富多彩,很有成效。但总起来看,仍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第三,西方重视通过隐性德育课程来提高道德养成的效果,我国更注重显性德育课程的设置。
隐性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气、教师人格、师生关系等等,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在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研究表明,学校的教育气氛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易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所接受,不易产生逆反心理,具有自然、轻松的特点,其效果不亚于正式的德育课程。由于隐性课程建设为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人们事先不曾预料到的好效果,因而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西方国家都注重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价值,重视其对学生品行的积极作用。与之相比,我国虽也重视德育环境的作用,但更注重通过直接的显性德育课程的设置来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养成教育,而对间接或隐蔽的“德育课程”所产生的影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作用重视得还很不够。
(四)道德养成教育方法上的差异
在道德养成方法上,中西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具有明确的道德价值导向,而西方一般不提倡鲜明的道德价值导向。
在西方,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养成教育时,缺乏明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时,一般不对这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做出自己的评价,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与之相反,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明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其二,中国重视以体罚推行教化,西方则多反对体罚。
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中西方在以体罚方式推行教化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别。西方(中世纪除外)普遍反对体罚,多主张利用自然惩罚法,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自己过失的结果。中国自古以来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德育观念,此后,以体罚辅助教化,不仅是大多数教育家们的主张,而且绝大部分的家长在家庭德育中也是普遍使用的。
其三,西方普遍重视情感体验教育,我国则偏重于说教和直接灌输。
西方特别注重道德体验教育在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并把它作为主要方法,认为情感沟通对于儿童道德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情感体验,道德内化就难以实现。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养成教育整体上看是偏重说理、“灌输”,忽视道德主体的需要和兴趣,不重视自我情感体验教育。
二、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差异的原因探讨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上述差异,既有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上的根源,又与思想文化背景等密不可分。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一直是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依赖土地生存,家庭邻里相依,所以群体关系愈来愈密切,以至于“荣辱相关”、“休戚与共”,这就导致了我国极其重视人伦秩序的和谐以及对下一代进行维护整体价值的教育。而在西方,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流动性大,迁徙移居比较频繁,很难形成稳定的群体关系,并且在生存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难免会受到影响。此外,商业社会中的自主经营、平等交换、自由竞争的观念,日久天长也就形成了人们注重平等自由、强调个人权利、崇尚个人奋斗等个人主义道德品质,相应地也就特别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个人主义道德观的教育。
除经济基础外,从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上看,中国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强调血统以及以血统为纽带的家庭或家族的利益与地位。这就导致了中国情感至上的文化价值观的产生。同时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存在着森严的尊卑长幼等级,家长具有绝对权威,这一点表现在子女道德培养上就是强调家长的权威和强制作用。此外,传统中国的政治结构,基本上是以家族制度为蓝本而扩展出来的,因而,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上,就特别强调把儿童从小培养成封建社会所需要的“臣民”、“顺民”。西方则不然,早在古希腊,其优越的交通条件、繁荣的商品经济、发达的航海贸易,导致了大量外邦人的迁入定居,从而逐步瓦解了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这就形成了西方理性至上与重“智”的文化价值观。此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西方各国陆续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强调人的权利、自由和民主,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上就表现为更加强调灌输自由、平等的理念,重视未成年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培养等。
从文化传统上来看,社会文化是道德的母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具有不同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既然自然万物是和谐相生的,那么人的道德也应当重整体、重和谐而轻个体、轻自由。反映在道德教育上就是注重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强调以整体利益为重,忽视人们道德选择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此外,儒家重自省、自律,重自身道德修养的观念也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古代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德教为先”、“德教为本”的悠久传统。相反,近代西方把人的进化归结为生物进化,认为人是在同自然万物的不断竞争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既然个体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人的道德理所当然地重个体、重自由而轻整体、轻和谐。这一点体现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上,就是西方人承认并且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儿童道德素质的自然发展,重视孩子自身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强调未成年人的道德选择自由,鼓励儿童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等。
宗教文化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西方,宗教是道德养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家庭及社会都利用宗教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养成教育。与之相反,由于中国人大多没有宗教信仰,因而缺乏西方人的宗教体验,因此,不重视宗教对道德的影响作用,也不强调利用宗教来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养成教育。
三、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差异比较的若干思考
通过对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主要差异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在各自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也明显地存在着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切实提高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效,我们应该本着激浊扬清、“为我所用”的原则,根据时代的特点审视这些差异。既要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发扬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的优良传统,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为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服务。
(一)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功经验
第一,在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克服我国封建专制社会“臣民”、“顺民”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认真学习西方注重公民道德教育的经验。加大对未成年人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教育力度。此外,应该学习西方国家注重道德素质与其他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发扬我国重视德教的传统,克服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重智育轻美、劳、体教育的现象。这方面特别应看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艺术素质教育提升未成年人道德素养的可贵经验,寓道德养成于艺术熏陶之中,因为道德之善与艺术之美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在道德养成教育的理念上,要学习西方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根据人的自然本性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观念,克服我国长久以来偏重于家长、学校的权威与强制作用的消极影响。另外,要认真学习西方重视理性的德育思想,在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可贵情感的基础上,也要强化未成年人公民理性精神的培养和法制观念的熏陶,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学习修养过程中,正确对待情与法的关系,不受错误道德情感的影响而做出错误行为,甚至养成不良习惯。
第三,在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上,主要应在下述四个方面寻找差距,弥补缺陷。
一是学习借鉴西方重视道德情感体验教育的做法。既然情感沟通对于儿童道德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道德情感体验的缺乏又是导致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成效不高的症结所在,我们就应该特别注意借鉴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注重情感体验教育的做法,弥补偏重于说教的教育方法的不足,注重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注意施教者与受教者的道德情感交流,促使这种道德情感向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
二是将我国注重修养、“内省”和“自律”的传统与西方强调“规约”与“自律”的思想结合起来,通过内外两条途径来推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当前家庭、学校德育中尤其要注意以制度的遵循和适当的纪律惩罚辅助养成教育,逐渐引导他们由“规约”的外在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化。
三是学习西方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和民主、平等的教育方法,摈弃“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德育观念,反对在家庭和学校中施行体罚的不良做法。这样,不仅对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而且对其民主意识、新型人格的培养都是大有益处的。
四是学习西方通过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各种实践方式以及利用隐性德育课程来培养道德品质的方法,注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环境的建设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我国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效。
(二)发扬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优良传统
首先,发扬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崇尚整体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导向,摈弃个人主义道德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道德信念。
其次,发扬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注重道德价值导向功能的优良传统。未成年人年龄小,道德判断能力差,思想单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导和影响,只有用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来规范和引导,才能使他们不断增强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选择能力,明确道德修养努力的方向。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作为价值导向,确保未成年人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
再次,发扬我国“德教为本”以及重视道德修养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作用的传统。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带来的家庭、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重智育轻他育的倾向必须得到纠正,“德为教本”的传统必须坚持。另外,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还需要将“内省”、“慎独”的传统修养观发扬光大,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外在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他们的道德习惯,内化为习性,积淀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