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思考_税收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思考_税收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收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着矛盾,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笔者认为,目前税收政策的制定宜侧重解决那些制约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从支持经济增长更多地转移到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和运用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建立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强化税收的宏观调节职能,促进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

(一)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大规模的财政投资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曾经制约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宜继续加大用于西部的财政性建设资金,加大中央对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重点项目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制度,为西部开发提供财力和制度保障,鼓励其将国家支持同自身力量相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西部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继续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政策

我国目前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的增值税转型、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鼓励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宜继续扩大增值税改革的试点范围和增值税税额的抵扣范围,进一步减债卸负,激发老工业企业的活力;对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的科技人员,提高其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支持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分离分立出来的服务型企业,给予营业税优惠减免政策,鼓励其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改革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完善资源税收体系,将现行的对土地课征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全部并入资源税,增加应税资源品税目,将现行征税范围扩大到土地、森林、草原、滩涂、海洋和淡水等必须加以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率指标作为确定税额标准的重要参考指标,对那些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品课以重税,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将征税目的调整为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主,促进各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计划地开发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完善相关税种中的环保措施,构建环境保护税收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面对的环境成本压力与日俱增。为此,宜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制定税收扶持政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第一,完善增值税中的环保措施,增加对预防和治理污染的税收激励政策和对绿色标志产品、绿色营销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对包括“三废”在内的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的优惠适用范围,强化增值税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

第二,完善消费税中的环保措施,将资源消耗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税税目,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提高汽油、柴油、鞭炮、烟花等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对清洁汽车停征消费税,强化消费税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第三,完善营业税中的环保措施,对绿色广告业务以及纳税人转让清洁工艺技术、低耗低排放技术、污染防治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无形资产,免征营业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环保素质。

第四,完善所得税中的环保措施,在保留对“三废”综合利用和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给予环保产业、绿色企业以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以税收政策支持加强环境保护的市场行为;对于从事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在防污、治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取得的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五,依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收费改为统一征收环境保护税,调动企业、事业单位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和谐共处。

三、调整税收政策,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推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出现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现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缺位、失业人员增多等问题相继出现,并愈演愈烈,对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为此,必须加大税收调节分配的力度,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推进税制改革,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纳税人在市场中实现公平竞争创造条件,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强化税收征管,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为各类纳税人提供一个规范、公平、透明、高效的税收环境。

标签:;  ;  ;  ;  ;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思考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