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刘伟论文_刘伟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刘伟论文_刘伟

刘伟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神经外科 2016年与 2017年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率及分布情况和感染特点,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 定植率。结果:我科室 2016年共收治患者 387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患者 164 例,占 42%,最常见的耐药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 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3.5%;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2017 年共收治患者 482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患者 154 例,占 31%,明显低于 2016年同期。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各种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体会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的干预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难点问题。近年来,我科对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 2016年我科室共收治患者 387 例,男261 例,女 126 例,年龄 15 - 86 岁,平均年龄 52 岁。2017年共收治患者 482 例,男 298 例,女 184 例,年龄 16 - 87 岁,平均年龄 55 岁,均为长期住院的重症患者。患者为意识障碍、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以及术中污染等,患者发生相应部位的感染 [1]。

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患者信息逐一进行登记、追踪,并汇总统计。统计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对比护理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率。我科针对多重耐药菌多发的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2.1 建立培训制度

科室将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纳入医护人员的培训计划中,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和指导,提高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使医护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消毒、隔离、防护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预防和控制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科室护工及保洁人员的培训。

2.2 落实筛查制度

严密监测高危人群,完善耐药菌监测机制:对新入、转入、发热和有细菌定植的患者,进行筛查,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防止感染传播。同时,要执行耐药菌监测报告制度。监测报告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基础,微生物室一旦鉴定多重耐药菌阳性,要及时报告给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

2.3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

2.3.1 隔离:接触传播是多重耐药菌扩散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患者间的交叉感染降低为原来的 1/6。严格隔离是控制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的措施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严密隔离,将患者置于单人间或将带有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暂时无条件则床边隔离,医疗用具如心电监护仪、吸痰器、输氧管道、血压计、体温表等固定使用。工作人员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3.2 消毒: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病室内进行空气消毒 2 小时。保持病房清洁,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床头桌、水龙头等,所用器械如心电监护仪、雾化器等医疗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2.3.3 加强基础护理:认真进行口腔、会阴部、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 2 ~ 3 次,根据患者口腔定植菌不同选用合适的漱口溶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每 1 ~ 2h 为患者翻身、拍背,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使用中湿化瓶及水每天更换,湿化瓶用无菌水,用毕进行终末消毒。

2.3.4 遵医嘱正确收集各种培养标本:护士应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各种培养标本,采集标本时,应避免标本被污染,标本采集后 1 ~ 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在采集痰标本时应注意保持标本不被唾液和食物残渣污染。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 1 次,连续 2 ~ 3天。

3 结果

从我院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来看,2016 年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数为:鲍曼不动杆菌 36 人(22%),大肠埃希菌 22 人(13.5%),铜绿假单胞菌 22 人(13.5%),金黄色葡萄球菌 19 人(11.5%),肺炎克雷白杆菌 15 人(9%),屎肠球菌 14 人(8.5%),其他 36 人(22%);自从 2016年 12 月开始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2017 年同期我科感染 / 定植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前半年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数为:鲍曼不动杆菌 33 人(21%),大肠埃希菌 25 人(16%),铜绿假单胞菌 24 人(16%),金黄色葡萄球菌 17 人(11%),肺炎克雷白杆菌 16 人(10%),屎肠球菌 16 人(10%),其他 25 人(26%)。从数据来看,我科室 2016年共收治患者 387 例,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患者 164 例(42%),2017年共收治患者 482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 / 定植患者 154 例(31%),明显低于 2016 年同期。

4 讨论

我科患者因意识障碍导致咳嗽、吞咽功能受损,需反复吸痰、留置胃管鼻饲食物,常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作为治疗的手段。侵入性操作易导致多重耐药菌发生,正常人口腔、鼻腔和咽喉部均存在一定的细菌,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咽部的细菌可沿气管插管的管壁向下蔓延至肺部引起肺部感染。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年龄与疾病特点来看,年龄在 60 岁以上感染率偏高,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伴有慢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老年危重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护对象。加之重症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和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引流装置也是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提高认识,主动学习,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消毒、隔离、防控方法,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伊,劳飞燕 .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2:148-149.

[2]贺金梅 .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12,15:1383-1384.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刘伟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