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十二条的大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智慧论文,十二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稻盛和夫讲经营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经营十二条:
◇第一条: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条:设定具体的目标
◇第三条:胸怀强烈的愿望
◇第四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五条: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
◇第六条:定价决定经营
◇第七条: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
◇第八条:燃起斗志
◇第九条:拿出勇气做事
◇第十条: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第十一条:以关爱和诚实之心待人
◇第十二条: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导读
这次金融危机对日本企业的打击是普遍而且沉重的。日本“盛和塾”每月一次的塾长例会,参加者从平时的四五百人增加到近千人,企业家塾生们都想当面请教稻盛先生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稻盛先生反复强调,危机越严重,企业家越要认真实践经营十二条。这是为什么呢?
经营十二条是稻盛先生对自己的经营实践进行深入思考的产物,也是稻盛先生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动纲领。它揭示了企业经营的规律,遵照它,经营就能成功;违背它,经营难免失败。
稻盛先生说,经营的成败取决于经营者的行动。如果经营者认真学习、果断落实十二条,经营者就会变得判若两人。经营者变,公司的干部就跟着变,公司的员工也跟着变。这样只要一年,你的公司就会变成一个高收益、快增长、了不起的优秀企业。
限于篇幅,我们从中拿出几条来讲。
第一条 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
为什么要开展这项事业?这个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目的,但必须加以明确。
有人为了赚钱,有人为了养家,这些并不错。但仅靠这些目的,要凝聚众多员工,齐心协力办好企业,是不够的。
目的与意义必须是高层次、高水准的,换句话说,必须树立光明正大的经营目的。
要让全体员工与自己风雨同舟、共同奋斗,如果缺乏“大义名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原来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的意义”这样的“大义名分”,如果一点都没有的话,人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第二条 设定具体的目标
比如企业今年的年销售额是1亿日元,明年要达到2亿日元,用具体的数字明确地表述目标。不光是销售额,包括利润、员工人数等涉及企业规模的项目,都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用数字具体地表示出来。
而且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明确这种目标。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是分解到各个部门的详细资料,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数字目标,进而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有明确的具体目标。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这样各人就能掌握自己每一天的目标,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
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自然达成;如果每天的目标都能达成,日积月累,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也自然能够达成。
另外目标明确,目标就可与员工共有。如果目标不明,即经营者不能指明公司的前进方向,员工就会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行动就会缺乏整体性,结果力量分散,无法发挥出组织的合力。
我将此称为“统一方向”。经营者有明确的经营计划,并明示于员工,员工努力的方向便会与公司的方向相一致。
在经营这个领域,不少人主张必须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建立5年计划甚至10年计划等,但是我却认为无此必要。比如长期计划,即使制订,要达成几乎不可能。其间必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不测的事态发生,计划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或向下修正,或不得不放弃,这类情况司空见惯。不严肃的、无把握兑现的所谓计划,以不建为好。员工见多了这样的计划,会产生“反正完不成也没关系”的想法,甚至漠视计划。一旦经营者再次提出经营目标,员工反而会失去向更高目标挑战的热情。更糟糕的是,销售目标没达成,费用和人员倒按计划增加了,即销售额减少,费用增加,从而使经营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
因此“京瓷”从创立起,一向只制订年度经营计划。3年、5年后的事,谁都无法准确预测。但1年的话,还是能基本看清楚的。然后将年度计划细分,变为每一天的目标,千方百计,不达不休。通过一天的努力,完成当天的任务,就能明确第二天的任务;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当月的任务,就能明确第二个月的任务;通过一年的努力,完成当年的任务,就能明确第二年的任务。日复一日,扎扎实实完成每一天的目标,至关重要。
经营顾问们对此不屑一顾,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岂能成大事!”但是,我坚持设定每年的短期具体目标,付之实行并完成。接着设定下一阶段的短期明确目标,再实行,再完成。周而复始,贯穿始终,就这样使事业年年岁岁增长发展不停。
在萧条时更应该设定具体的目标。必须尽力争取有可能获得的订单,并为此设定具体的目标。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经营者如果决定要做的话,就要与员工沟通,与员工共有这一目标,让员工心悦诚服地说道:“社长,你说得对!我们与你一起,为实现目标共同奋斗。”正因为处于萧条期,所以必须设定具体的目标并与员工共有。
第五条 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
作为经营常识,一般人认为销售额增加,经费必然随之增加。但这是不对的,只有摆脱“销售额增加,经费也随之增加”这一常识,为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才会从中产生高效益。
举例来说,假定现在的销售额为100,为此需要现有的人员及设备,那么当订单增至150,按常理,人员、设备也要增加50%才能应付生产。但是,做这样简单的加法是绝对不行的。订单增至150,通过提高效率,本来要增加5成人员,压到只增加2~3成,以此来实现高收益。
订单增加、销售额提高,公司处于发展期,正是进行合理化建设,提高效率,使企业变成高收益企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大多数经营者却在企业景气时放松管理,坐失良机。且一旦订单减少,销售额降低,经费负担加重时,企业立刻就会转为亏损。
贯彻“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原则,必须建立一个系统,使每个部门、每月的经费明细都一目了然。
“京瓷”创业不久,就引入了被称为“阿米巴经营”的管理系统。同一般财务会计不同,这是经营者为便于经营而应用的一种管理会计手法,“阿米巴”是由几个人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集体(可按需要随时进行重组),“京瓷”现有1000多个这样的小集体,构成了一个经营系统。所谓“阿米巴经营”,就是计算出每个“阿米巴”的单位时间附加价值。简单地讲,就是从每个“阿米巴”的当月销售额中减去所有当月经费,剩余金额除以当月总时间所得的数字,作为经营指标,我们称之为“单位时间核算制”。
“京瓷”就依据“单位时间核算制”,在月末进行结算,于次月初公布各部门的实绩。只要细看“单位时间核算表”,“这个部门推出了这个产品,而那个部门没有取得客户订单”之类的有关情况就能一清二楚,便于经营者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对策。
另外,为将经费压缩到最小,“单位时间核算表”把经费科目细分,比一般会计科目分得更细,构成所谓的实践性经费科目。比如不是笼统地列出一项“水电煤费”,而是将其中的电费、水费、燃气费项目分别列支。
这样做,从事实际工作的员工就能一目了然,并可采取具体行动来削减经费。看了细分后的核算表,“啊,这个月电费花多了。”现场负责人就能掌握经费增减的原因,便于切实改进。
第六条 定价决定经营
给产品定价,是低价、薄利多销,还是高价、厚利少销?价格决定以后,究竟能卖出多少量,获得多少利润,极难预测。定价太高,产品滞销,定价过低,虽然畅销,却没有利润。总之,如果定价失误,那么企业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在正确判断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单位利润与销售数量的乘积为最大值的一点,据此来进行定价。我认为,这一点应该是顾客乐意付钱购买的最高价格。真正能够看清、看透这一价格点的不是销售部长,也不是营业担当,而非经营者莫属。可以说,这是定价的普遍原则。
但是,即使以该价格卖出了,经营未必就一定一帆风顺,即使以顾客乐意接受的最高价格售出了,却仍然没有获利,这种情形屡见不鲜。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已定的价格下,怎样才能获取利润。
以生产厂家为例,如果跑销售的只知道压低价格来获取订单,那么制造部门再辛苦也无法获利,因此必须以尽可能以高的价格推销,但是价格确定后,能否获利,就是制造方面的责任了。
一般的厂家往往是以成本加利润来确定价格的,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售价往往是由市场事先决定的。成本加利润所确定的价格,因为偏高而滞销,不得已而降价,预想的利润化为泡影,极易陷入亏损。因此,我给技术研发人员这样定位:“你们或许认为,技术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只有在开发的同时认真考虑降低成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优秀的技术员。
必须在深思熟虑后确定的价格范围之内,努力获取最大利润。为此,“需要耗费多少材料费、人工费、各类经费”,诸如此类的固定观念或常识统统抛开,在满足质量、规格等一切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千方百计,彻底降低制造成本。“定价”、“采购”、“削减生产成本”这三者必须连动,也就是说“定价”必须对降低采购成本及生产成本负责。价格之所以要由经营者亲自决定,理由就在于此。
第十条 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曾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新闻界代表人物戴维特先生,在其所著的《下一世纪》一书中,有一章开头就引用了我的一段话:“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就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事实上,“京瓷”过去做的也是当时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开发新型陶瓷,把它作为新型工业材料,将它发展成数兆日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在此之前,人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优良性能,进一步开发出半导体封装件,促进了电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又开发出人造骨、人造牙根等用于生物体的新产品,开拓出一个精密陶瓷新应用的产业领域,甚至被誉为创造了又一个“新石器时代”,对社会贡献之大不言而喻。
“京瓷”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强大的创造性,许多日本的经营者把原因归结到“京瓷”的技术开发实力上。对照自己,他们会说:“我们公司缺乏那样的技术,无法取得发展也是不得已的事。”
我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没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杰出的技术,先进技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琢磨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今天胜于昨天,明天超越今天,天天进步,日积月累,从中才能产生独创性的技术和经营。
我常以清洁工作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清洁工作似乎很简单,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但是,不要天天机械地重复单调的作业,今天这样试试,明天那样试试,后天再别样试试,不断思考清扫方法,不断提高清扫效率,一年365天孜孜不倦,每天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进。长此以往,即使看似简单的工作,也会产生很有价值的创新。
“不能每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作业,要不断有所创新。”经营者应该把这句话作为公司的方针,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经营者要率先做出榜样。这样经过三至四年,企业就能具备独创性,就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
无论是人生还是经营,其成败取决于我们今后的行动。各位经营者,对于我所讲述的“经营十二条”,如果能够认真学习,切实实行,那么你们就会变成与自己过去完全不同的优秀的经营者。
经营者如果变了,紧接着你们公司的干部就会变,再接着员工就会变。如果是这样,那么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你们的公司一定会充满活力,变成一个优秀的、高收益的公司。
(本文摘编自稻盛和夫所著《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