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活力之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三个问题_民营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活力之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三个问题_民营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三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民营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企业发展论文,之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让出了一条大路。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大战略,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不仅为民营经济放手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正在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里讲的民营企业,更确切地说是指“民有企业”,即区别于政府投资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筹。就国内城乡居民所办企业而言,目前大多为中小企业。国有中小企业经改制后,多数又转变为民营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所指的民营企业又可基本涵盖中小企业。

如何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问题值得重视。

民营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非国有部门产值以年均30%的增速,在近20年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在国有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民营企业年均净增300多万个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相对较快,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对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可以最充分地调动新技术创业者创业的热情和聪明才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政策的放宽,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逐步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战略,深刻理解和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是至关重要的。

1.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是民营企业,包括广大中小企业仍是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目前,中国工商注册的企业约1000万户,国有企业约20万户,98%为民营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非国有部门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60%。自1980年以来,非国有部门产值以平均每年递增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与国有部门年均递增5-10%相比,非国有部门在近20年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更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民营经济还是出口创汇的有生力量,20年来,我国约50%以上的出口交货值是由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创造的。

2.民营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全国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占75%。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净减少1774万人,集体企业净减少1837万人;同期,私营个体企业却净增2796万人,外资企业净增546万人。到1996年,在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已达5442万人。实践表明,近年在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年均净增300多万个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社会做出了贡献。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3.民营经济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很少获得政府的偏饭,也较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大多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产权清晰,利益驱动力强,组织层次简洁,内部信息畅通,对市场反映灵敏,与顾客和市场联系直接;小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应变能力强;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民营企业一般投资较小,追求利润动机强,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如此等等。

民营企业正是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活跃在大企业尚未涉足的新兴领域、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和技术创新领域;活跃在品种多、批量小的加工、配套、维修领域和零售、服务等本小利薄的领域;以及需求分散、个性化要求高的领域。由于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些领域竞争更加充分、市场更加灵活。

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就相对较快,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4.民营企业是国有大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竞争性行业,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为提高竞争力需要资金支持,但政府已不会再有新的资本投入;那些竞争失败的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已经失去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退出市场的最大难点是涉及众多职工的下岗。解决国有大企业“人往哪里走”、“钱从哪里来”的一条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营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发民资本市场,鼓励民间投资。

通过民间投资进入和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从而实现股权多元化,促进政企分开,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对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决定性作用。传统国有企业“大而全”造成的低效率是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破除“大而全”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需要依托各类专业化民营企业。由此形成专业化、低成本、高质量,可灵活应变的生产组织体制,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5.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新技术的载体是掌握了技术的人,而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具有明显的创业者与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紧密关联机制,可以最充分地调动新技术创业者创业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到1997年,我国已有民营科技企业7万余家,有不少民营科技企业登上了科技高峰,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几乎连年以50%-100%的速度发展,效益连年翻番,很快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企业,跻身于世界高技术产业竞争行列。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民营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改善,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处在一种特殊环境之下

在这种体制环境下创业和成长,使得多数民营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

政策环境的局限和民营企业的先天弱点,障碍了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总体上讲,在中国,民营企业还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还处于成长期

改革开放之后,“傻子瓜子”等一批“勇敢分子”首先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禁锢,在政策夹缝中创业。在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90年代初伴随经济过热,民营企业大量涌现。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改善,但就总体而言,民营企业还是处在一种特殊环境之下。主要是:法制环境缺乏保障;社会歧视普遍存在;政策环境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通;市场秩序不规范;配套服务体系欠缺等等。

民营企业创业者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障碍获得了发展。但是在这种体制环境下创业和成长,使得多数民营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主要表现在:有的初始积累不足,起步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投资,难有后劲;有的投资者缺乏创业经验,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有的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常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的产权制度有缺陷,企业制度不规范,留下不少后遗症;缺乏管理基础,在短时快速膨胀和发展后就走向衰退;有的民营企业家素质有待提高等等。

总体上讲,在中国,民营企业还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处于成长期。在经济大潮的起落中,少数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决策得当,越过了初创期的艰难,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跃升为企业明星。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创业后的成长期,有待于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不少民营企业成立后不久又消失了,也有一些虽一时赫赫有名,但并未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的夹缝中惨淡经营。政策环境的局限和民营企业的那些弱点,障碍了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下来,这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为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开通了道路。随着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舆论不断改善,民营企业要不断走向成熟,就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前最主要的是:

1.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

产权是创业的动力。社会意识上的障碍已经破除,民营企业要告别过去那种必须用“红帽子”掩盖的产权关系,创业之初就要明确产权归属,形成产权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是企业的基础设施。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要选择适宜的企业制度。有法律依据的企业制度,可以以法定的制度和约定的规则,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建立规范而且透明的权力和责任关系,使各方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过分要求受到制衡。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各相关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内耗和内部摩擦,保证企业的持续和正常运转。

2.坚持创新,保持创新的锐气

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民营企业较少有传统体制的局限和历史包袱的束缚,具有机制灵活、富于创新的天性。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克服弱势,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创新停止了,企业的生命就将结束。

3.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丰富多彩的市场处处充满机会,但一个企业并非进入哪个市场都能盈利。民营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础就是要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业务范围内做精、做专、做高,不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持续开发独特产品的能力,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和持续创造先进营销手段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杀手锏”,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4.实行科学管理

管理就是经营者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不断优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财、物等有效资源,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允许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管理水平决定企业有效资源利用的水平,即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管理的要害在于科学和有效。民营企业要逐步由家长式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用先进手段实现科学管理。特别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不下决心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企业就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5.提高企业家素质

创业者在民营企业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在市场这所大学校里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特殊的人才。他要有对市场的敏感,有决策的艺术,有吸引人才的魅力,有诚信的品格,有推进工作的刚毅。企业家在追求企业长远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之大,所经受的挑战之严峻,能承受的心理和人格压力之沉重,所要求的动力之持久和强大,远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那些有了成绩就自傲、遇到困难就气馁的人成不了企业家。市场是培育企业家的大学校,民营企业家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锤炼自己。

6.建立信誉,追求持续发展

企业良好的信誉会招财进宝。民营企业走向成熟就要面对社会,以诚信相待,就要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重信誉、守合同。民营企业要下决心创造和培育自己的品牌,抛弃那些造假冒牌、蒙骗欺诈等短视、短见行为,追求持续的发展和效益。

调整相关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环境

民营企业在初创时期,对个人合法财产用各种名目加以掩饰,而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更产生了不安全感,甚至有的将财产转移到境外。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必须垄断经营的行业,其它方面应进一步放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抑制大企业垄断

清理和调整与十五大精神不符的各项政策规定,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

国有经济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国有经济并非在各行各业都有优势,靠国有经济包打天下是不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

多种所有制企业在同一市场中竞争,政府应当给他们创造平等、透明的法制环境,使有前景的企业有迅速发展的空间,使竞争失败的企业有顺利退出的通道。对民营企业而言,当前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民营企业在初创时期,很多创业者就心有余悸,对个人合法财产用各种名目加以掩饰,而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更产生了不安全感,甚至有的将财产转移到境外。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现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接下来“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也应进入宪法,并以这一原则修改各类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私人投资者的后顾之忧,这是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排除市场准入歧视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必须垄断经营的行业做了限定,其它方面就应进一步放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抑制大企业垄断。面对入世,很多民营企业提出,即将允许外资进入的保险、银行、电讯等行业,应该首先向国内的投资者开放。要允许民间投资在更广泛的领域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民间投资天然具有自负盈亏的性质,对民营企业进入哪个市场、投资什么项目,政府可以进行政策引导,但除对社会、环境等有影响的部分外,政府应简化手续、减少审批。

3.开通融资渠道

由于种种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政府项目和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不论企业和项目如何,大多都为防范风险而较少介入。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有前景的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建立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要逐步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在企业上市、发债、兼并、收购等直接融资方面给民营企业以支持。要总结经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研究创立风险投资基金,开启股票二板市场,为民营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拓宽渠道。

4.改善市场环境

要清理和调整与十五大精神不符的各项政策规定,取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条文。制定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要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放宽技术人股比例,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

5.发展社会服务体系

民营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他们势单力薄,处于弱者地位。政府的重要责任就是组织社会力量,为他们创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要总结设立“创业中心”、产业孵化器的经验,发展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管理诊断等中介服务,发展培训中心、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信息服务等为民营中小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确定为中小企业优先提供五种服务,即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和资金融通,就是要为中小企业发展所提供服务内容的很好概括。

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民间投资绝不是权宜之计。从各个地方发展的差异中,人们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之后并不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哪里原有经济基础好、国有经济规模大,哪里必然就发展得快。事实恰恰相反,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市场就活跃,就业状况就好,居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就快,经济发展的波动较小,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在我国,国有经济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国有经济并非在各行各业都有优势。靠国有经济包打天下是不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充分调动亿万人求富思变的创新、创业潜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战略;培育千百万具有创业精神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柱。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经济活力之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三个问题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