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桥梁建设中应该考虑得越来越加全面, 在结构构造上不仅要承受自身重量与人为破坏,更能抵抗自然灾害。无论是修建新桥还是护理旧桥都应做到的方面如:抗震、防水、防火、 防腐蚀、防风、防共振以及对地质考察等等。新建桥与旧桥都需要修理维护,科学分析与鉴定之后对道路桥 梁做出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本文就道路桥梁结构加固、维修、护理等方法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加固维护;措施
一、道路桥梁结构病害的成因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事故突发的较多,根据数据信息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较多的问题桥梁都是建设时间较长,一般都是在五六十年代施工建设的,在传统的技术施工中,对于桥梁的施工技术、原材料应用和质量控制等还没有科学的构建体系,水平也是有限,在现代化使用频繁的压力中,必然带来了质量问题。但是也有部分桥梁是在现代化背景中建设的,但是在桥梁事故的发生中,其原因一般都是基础结构不稳定,在较重的承载压力中、或是地质灾害中很容易发生塌陷的现象。但是从根本角度分析,桥梁的病害发生的主要核心还是结构问题,那么在施工中就要根据当地的环境信息、地质结构、社会活动等进行综合的调查,计算出应提供的最大承重力,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在地基基础、支撑结构等方面进行技术与质量的把握。但是较多建筑施工单位并没有践行这一施工要求,而是在紧张的施工工期中,为了经济利益的更多赚取没有完善建设项目,造成了施工结构老化快和使用强度不够的现象等。另外,在桥梁的结构施工问题中,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一种是桥梁尺寸的影响,在桥梁的跨越长度较远时,对于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强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在较多问题桥梁施工中,由于轴向压力的不足造成了桥梁扭曲,在不稳定的结构中若遭遇较大的车流量和承载力,将会引发桥梁事故。并且在施工完成后,较多施工单位缺少对桥梁的养护管理,造成混凝土和钢筋结构出现工程裂缝,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应加强道路桥梁工程的养护处理。及时的查找出质量隐患,避免结构的不稳定导致桥梁的坍塌。
二、道路桥梁结构加固原则
1、总体效应考虑原则在桥梁的结构设计中切忌为了某一结构点进行单项设计,在保证单个结构点稳定的基础上,更应当从整个桥梁的稳定性着手,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点的力学作用中,相邻的结构也会陈胜拉力效应,那么在整合桥梁的拉力作用下就很容易造成结构点的不稳定,应进行综合的分析后,在整体性能不被破坏的原则中进行结构加固。
2、设计方案优化原则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综合考虑的体现,在进行结构稳定性的设计中,也要根据工程成本的使用进行综合经济指标的考虑,不为桥梁加固而加固,而是在科学的结构设计中,尽量应用最简单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原来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必要时进行预应力等支撑结构的使用,尽量的缩短施工的时间,对既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和经济分析,在多种设计方案中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保证桥梁在使用性能、机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3、最大化利用的原则在路桥梁结构加固时,应尽可能地降低对原桥梁结构的损坏,以保证原有结构的使用性能不被破坏;对于那些已有的结构或构件,在经过结构检测与可靠性鉴定的分析之后,对其结构构造与承载性能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应该尽量地保留并使用。
三、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方法
桥梁施工质量一直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在保证交通畅通的情况下,还要根据使用环境的变化进行高质量的建设,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结构的稳定性上,要通过加固措施的应用,在总体效应、设计方案和最大利益中进行优化。许多旧桥、危桥、年限已久的道路处于迫切待修状态,近些年因交通需要修建的高架桥立交桥也需要管理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结构构造上重整
1.1上部结构加固。对路面上道路进行加宽加厚处理,减少单位面积承载量;再次利用预应力原理抵消部分自重应力,增强桥梁对外部应力的承载;还可采用高分子粘合材料将钢板或碳纤维等高强材料粘贴在需要加固道路表面上,通过新增的高强材料承担通行载荷等。
1.2下部结构加固。对基础部位的基墩进加固加粗处理,增加钢筋增设梁桩,新旧互相穿插,最好做到旧桩受力小于新桩。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梁柱的选择方面,一般将比较窄的改用圆形或方形,以更有效地抵抗地震时的横波与纵波;在基部选材时,要防水防潮等等
1.3型梁桥建筑颇多,但随车辆载重与日俱增等诸多因素破环在所难免,如此我们可以将老式简支梁改成多跨梁,并且加大梁截面积、增设受力主筋,通过增加跨数、减少跨度、加固梁筋从而提高桥梁承载性能。或者将不通行的桥下填实,改成能满足泄水要求的涵洞。
1.4改造框架结构。这一般是针对新建桥梁,当然对旧桥整体考察设计也能用上,我们都知道三角形结构很稳定,我想我们可以将一支梁改换成三支梁,呈锥形撑起桥道。或采用倒三角顺三角间插式等诸多稳定性结构框架。
1.5改变造型。拱桥在我国桥梁中比例居高,而且损坏程度也很 高,已无法承载过大的负荷,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修加悬索,或改T型桥,增长桥梁的使用年限。即根据实际情况对地形地质考察之后,在原设计上改变简单单一式桥梁为复合型桥梁。
2、结构材料上修护
最早的道路路面都是土路,每逢下雨地上就大坑小坑的满是泥巴和水;前些年,很多地方的道路路面就是柏油路,但车辆重载逐渐的 还是避免不了水坑;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水泥路面了。抗载性能又提高一层,但是建后的补修还是需要的。桥梁也从曾经的木桥,石板桥换成刚劲水泥的。从这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对道路桥梁上我国改进是非常快的。桥梁的建筑材料有木桥、石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钢桥和结合梁桥等多种多样。但目前一般都是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不过由于混凝土结构比钢筋的抗弯抗压性能低,桥梁易出现裂缝。因此,我觉得我们最好努力设法研究出富有弹性、韧性的结构材料。另外就 是对裂缝的修补处理,在这里简要提一下三种主要修补方法:表面抹灰法、喷浆法和压力灌浆法等。修补新建中,应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将钢板钢筋紧密结合、覆 盖,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后还需要的是湿养护等材料耐久性措施。杜止化学物质对道路的摧残,减少或抵消物理上拉压扭弯与摩擦。特殊情况下,会使用到钢铁等一些易腐蚀性的材料,如在悬索桥 上就要大量使用,因此我们应该定期对暴露在外面的易腐蚀的的建筑 材料进行检测,发现不良状况因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具体有阴极保 护法、涂铝锌层法、物理屏蔽法、化学缓蚀等。
3、合理施工取材与人为养护
在我国,许多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总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我想在日本是很少见的。一个地震台风频繁的岛国,其建筑品质可想而知, 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上,道路桥梁都是经过各方面专家仔细研究,反复考察而修筑的,当今全球环境越演越烈,我国对此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对道路桥梁的养护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车辆不承载超重物品;禁止拖拉钢筋的大型物拖磨路面;高温干旱天气进行湿保养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状况直接影响了其使用性能的发挥,然而加固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桥梁加固工程取长补短,不仅延长了原桥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增强了原桥的承载能力,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桥梁结构病害的处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将会具有更大的进步,在信息化技术与工程机械的应用中,提高施工质量,并不断的加强结构的加固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诚.浅议道路桥梁结构加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
[2]陈吉让,王再光.道路桥梁结构常见病害与加固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
论文作者:唐和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桥梁论文; 结构论文; 道路论文; 是在论文; 都是论文; 材料论文; 稳定性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