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中国论文,效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已为世界各国认同。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主义及现代货币理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金融环境、经济体制各不相同,货币政策的效力自然会有差异,结论当然就会大相径庭。笔者认为研究货币政策的效力关键在于认清货币信用制度在一国经济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阐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结合一国现实的金融体制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正确认识货币政策效力的目的,并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本文拟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研究货币政策的效力问题。
一、货币信用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货币信用制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最初的货币信用制度是为商品的交易流通提供便利,为商品的交换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证,也间接为商品的生产环节服务,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的发挥更是依赖资金流引导物质流来实现。健全、完备的金融信用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支持,货币信用已深入到经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安排,因此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货币信用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使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常常出现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有形之手发挥作用成为必然。从二十年代末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开始,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开始不断加强,货币政策成为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机构承担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经济的重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法宝,各国央行通常遵循经济周期调节的原则,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供求关系,熨平经济波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是基于货币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央行通过操纵货币政策工具在金融市场中进行反向操作,在经济过热时通过提高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卖出有价证券,紧缩经济中的通货,提高利率,增大企业扩张投资的机会成本,从而抑制过度的经济扩张;反之则放松通货供给,降低利率,促使经济的扩张。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货币信用制度已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技术设施和制度保证,货币信用的松紧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从这一基础派生出的政策信号、心理预期作用通过相互的耦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达到调节经济运行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西方货币理论亦颇有争议。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而影响总产出的变化。但总的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如财政政策,主张主要利用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凯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又作了更详尽的分析,但主要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变化不大。与之相对的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是唯一重要的,正确操作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他们主要运用统计实证的方法论证了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总产出的关系,但是关于其传导机制则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全方位的、纷繁复杂的,难以一一诠释,认为经济运行是在货币政策的黑箱中进行的,只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总产出并适时作出调整即可。综观两大学派的观点,凯恩斯学派侧重用逻辑演绎的方法阐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这对于指导制定货币政策无疑十分有益,但不免犯有货币主义所言的以偏代全的错误。货币主义则走向另一端,“黑箱”原理使得货币政策缺乏操作性,难以把握,且单一货币政策的主张显然不合实际。
用西方的货币理论指导中国的货币政策显然不合时宜,不仅是因为西方各货币学派有严格的假定条件,更重要的是西方的货币理论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之上,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之际,无论是经济制度、金融环境、公众的信用意识,还是市场经济体系、金融市场架构等方面都无法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借鉴西方货币理论,具体分析才能有收获。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二十年的历程,市场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基本的市场体系架构已建立;金融体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的确立,各种金融机构的设立,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在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适度紧缩,灵活调节,对中国经济的软着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二十年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也日益暴露,中国的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内需不旺,经济运行处于低迷状态。与之相应的是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亦随之有了变化,由过去的抑制通货膨胀转向消除通货紧缩,启动经济增长。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涉及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方面很多,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渠道:包括银行信贷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个人消费支出效应。银行信贷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商业银行向经济活动提供的贷款数量,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决策,从而实现央行政策意图。资产负债表效应是指通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实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个人消费支出效应是指通过影响社会公众的消费支出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意图。
2.利率渠道:即传统货币理论所讲的利率传导机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使自然利率高于货币利率而刺激企业的投资行为。
3.汇率渠道:通过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相应影响汇率的变动,从而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刺激出口而增加产出。但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已消除了这一渠道的作用。
4.心理预期渠道:通过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效应,影响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自动地适应货币政策的变动方向,达到调节宏观经济的目的。心理预期效应具有两重性,运用得当则会加强货币政策效果,反之则会削弱货币政策效力,因此加强研究并辅以相应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就目前的经济机制、金融环境而言,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机制是信贷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利率在目前非市场化的情况下,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而汇率渠道正如前面所讲在当前时期由于特殊原因亦难以发挥作用。
三、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货币政策效力是指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因素相当多,但笔者认为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包括货币政策的经济、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规划、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在开放经济下外部因素的冲击。对于货币政策的经济、金融体制环境,我们可以认为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机制就成为货币政策最终能否有效地影响实际经济变动的关键因素,而传导机制又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着力点,因此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上述传导机制的顺畅与否,就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货币政策在中国当前经济中的作用渠道和机制,认清货币政策的效力。
(一)信贷渠道效应分析
1.银行贷款渠道效应:在中国,银行体系目前仍是企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信贷规模也是货币政策中传统的调节工具之一。随着近几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经济中市场主体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银行关于资产管理的责任界定,企业中投资决策责权利的一致性趋强,使银行和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硬约束的状况,投资饥渴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所以目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不可能如过去软约束情况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许多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已上市发行股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绩优企业对信贷需求的要求减弱,而银行在强化资产管理的压力下,对于中小企业及效益差的大中型企业则明显表现出“惜贷”情绪。由此可见在目前买方市场、企业本身投资冲动不强的背景下,银行贷款渠道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难以发挥。
2.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借贷企业的利息负担减轻,提高效益,有利于增加投资需求。但目前国有企业大多高比例负债经营,利息负担的降低只能对改善效益有短期的作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利息负担沉重的问题。即使由于利率下降而有更多的投资能力,但在物价指数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约束强化、投资项目选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企图引发大量的投资需求是不现实的。
3.个人消费支出效应分析:一般地说,消费支出与收入正相关,而目前由于企业转制,居民收入增长减缓,且医疗、住房、教育、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引起预期支出增加,这两方面的结果使得即期消费不振。同时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居民收入结构的不合理也是消费不旺的原因之一,在5万多亿的居民储蓄中,85%的储蓄是由15 %的少数富有者拥有,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收入增长和储蓄增加是十分有限的。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使得消费信贷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发展,同时中国式的金融信贷的期限短、手续复杂、服务质量差也是影响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利率渠道效应分析
这里我们从一个侧面阐述在目前中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无效性。首先,目前的利率水平是央行制定而非市场化的,它的水平及变动缺乏有效的市场依据;其次,在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主体一方面有市场约束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存在利益刺激不够的问题,既无过去的盲目的投资冲动,亦无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利益刺激机制,对利率的变动甚是麻木;其三,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投资风险不小于证券市场的风险,利率下降和证券价格上升可能会比投资更具吸引力。
(三)汇率渠道效应分析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般会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扩大出口,增大产出。但是中国这样一个规模庞大,技术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依靠出口主导型经济模式,出口的增长对国民产出的增长贡献率不高。在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的前提下更难以有所作为。
(四)心理预期效应分析
按西方的心理预期理论分析,在适应性预期下宏观调控政策才有效,而在理性预期下则所有政策无效。在我国,由于人民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和信任,及理性预期的不可能性,使得心理预期因素在货币政策的效力发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心理预期仅仅是主观上的想法,只有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而且其作用的方向取决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与政策的一致性。在经济低迷、失业增加的今天,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也会有所减弱,心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力发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以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中国目前形势下,货币政策与国民产出的关系是十分微弱的,即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是有限的。但能不能由此得出货币政策无效的结论呢?这又需要回到第一部分的内容去,即货币信用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货币信用制度作为一种技术设施和制度保证,保证市场经济的功能实现和效率提高,而不是市场经济运行本身,就如高速公路不是能高速运行的汽车本身一样。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对货币政策的效力重新进行评价,那么判断货币政策效力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根据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货币政策的效力不仅包括货币政策自身对产出的贡献,而且还包括适宜的货币信用制度对产出的贡献,后者包括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从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上半年一系列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需求的刺激效果不明显,但已开始起动M[,1]、M[,2]的增加;下半年随着财政政策的强力启动,消费、投资随之上升,到11月底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达到13.7%,M[,2]增长率为16.7%,达到预计水平,基本适应接近8%的GDP增长率。可见货币政策的效力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为中国经济的启动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当前需求不足主要由结构性矛盾造成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直接需求效应微弱是正常的,应当在货币政策的配合下启动财政、产出、收入等配合政策,解决经济中的产业升级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才是治本的方法。但并不能由此怀疑货币政策的效力,而应该深入分析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的不同态势下效力发挥的不同渠道和机制,从而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论文; 经济学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