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治疗精分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刘运城

汝城县精神病院 湖南郴州 424100

【摘 要】目的:对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治疗精分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精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2组,每组25例。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治疗(观察组),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精分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精分患者的总好转概率与PAN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精分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利培酮;坦度螺酮;精分;临床疗效

精分为精神分裂症的简称。精分有感知、情感、思维和行为等方面障碍,与焦虑、抑郁共病现象较常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提高,为解除焦虑、抑郁症状,进一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我院为探究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治疗精分的效果,特选取部分精分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50例精分患者(属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期间),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34.85±6.12)岁;平均病程为(13.05±0.46)个月。

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35.04±6.93)岁;平均病程为(13.96±0.81)个月。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精分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利培酮):患者的初始用药剂量为每天1毫克,用药两周后逐渐将药物剂量增加至每天3-6毫克,平均用药剂量为每天(4.73±0.89)毫克。

观察组(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利培酮的初次用药剂量为每天1毫克,两周后逐渐将药物剂量调节为每天3-6毫克,该药物平均使用剂量为每天(3.84±0.70)毫克;坦度螺酮的初次使用剂量为每天15毫克,逐渐将药物剂量提升至每天30-60毫克。

以上两组精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酌情增加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联合使用安坦药物,当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若患者存在失眠症状,可为患者使用BZD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精分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PANSS评分、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以下3项,由总有效率表示,具体见下:

显效:患者的PANSS减分率在60%以上,HAMA减分率在75%以上。

有效:患者的PANSS减分率在40%以上,60%以下,HAMA减分率在50%以上,75%以下。

无效:患者的PANSS减分率低于40%,HAMA减分率低于50%。

总好转概率为显效概率与有效概率之和。

采用PANS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由HAMA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评估,共涉及14个项目,各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两组精分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8.0版进行处理,两组精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患者的PANSS评分与HAMA评分均由(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精分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总好转概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下: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3例,有效患者有9例,无效患者有3例,其总好转概率为88.00%。

对照组患者的总好转概率为76.00%,其中显效、有效及无效的各项例数分别为9例、10例及6例。

2.2观察组精分患者的PAN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并焦虑抑郁症状,易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治疗依从性,进一步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2]。幻觉是精分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容易降低患者的行动能力,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坦度螺酮是临床中新型的抗焦虑药物,对于存在焦虑障碍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3]。据相关研究表明,5-HT1A受体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存在密切关系。坦度螺酮可以与5-HT1A受体进行选择性的结合,海马、杏仁等大脑的边缘系统与投射5-HT能神经中缝核是该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该药物通过对5-HT1A自身受体进行刺激,将中缝核投射至海马的5-HT1A进行调节,对行动抑制系统的5-HT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发挥较强的抗焦虑功效,有效改善精分患者焦虑的症状。

利培酮在临床中常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尤其对于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或伴随其他情感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焦虑的症状具有一定效果[3]。但是若患者焦虑症状较为严重时,单独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差,本次研究中,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高于利培酮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观察组)的患者,证实了上述观点。将利培酮与坦度螺酮结合对精分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的症状,对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好转概率与PAN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同时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焦虑的症状,避免患者因焦虑症状影响患者的依从性,进一步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治疗精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奈效祯,李文峰,赵中健,等. 坦度螺酮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10-11.

[2]申林,刘旭,陈静静,等.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01):21-24.

[3]王毅刚. 坦度螺酮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 中国处方药,2016,14(3):79-80.

[4]姚琳,潘丽红. 坦度螺酮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海南医学,2015,26(05):637-640.

论文作者:刘运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利培酮结合坦度螺酮治疗精分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刘运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