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浙江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舟山)
摘要:每个人出生时犹如一张白纸,自诞生之日起原生家庭即为这张纸无意识“上色”,经由原生家庭“涂色”后的个体逐渐演化出迥异的性格特征、观念态度以及不同的认知水平等个性化标志。个体人格问题背后潜藏的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原生家庭之殇难以发觉又不易摆脱,本文将对原生家庭对个体人格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体摆脱原生家庭不良影响走向“再生”的自我修复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家庭环境 青少年成长 儿童性格 人格塑造
一.原生家庭影响个体人格成因
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是“原生家庭”一词的根属,原生家庭是指个体出生后被抚养长大的“一度”家庭,而非个体后天建立的“二度”家庭,是个体性格养成的第一架摇篮。
个体童年时期的早期经验与感受都明确地存留在大脑中,类似光盘复刻,尽管没有语言作为编码,大脑无意识接收,也无法被自主回忆,但其影响力却可能伴随个体长达一生。美国心理治疗专家M.B.在上世纪40年代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发现,治疗者频繁与家属接触会更容易受到情绪传递和转移的干扰,父母之间尤甚。情绪作为一个庞大的交汇系统,家庭就像一颗颗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影响,情绪相互传递,因此个体所具有的情绪反应以及产生的心理问题都和其家庭成员有着挣不脱扯不断的联系。
在原生家庭与亲属关系中,儿童是家庭教育的接受者、学习者乃至模仿者。在生命的早期阶段,父母被孩子当成模仿的天然对象,从父母身上获得经验与感受,逐步演化成自身的生存法则。在不良的原生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不恰当“模式”必然会卷入孩子;在长期的不良互动中,孩子很难得到健康正常的自我分化,并且同时还伴有催生慢性焦虑的可能。
二.原生家庭对个体人格的影响维度
维度一:响应回馈程度——给予孩子关心、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有爱意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则是冰冷的拒绝和惯性忽视。
维度二:要求期待程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及制定标准的程度。有些父母会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而另外一些父母则对孩子顺其自然,任由其发展。
那么,根据以上两种维度划分出的四种教育风格如下:
高响应+低要求=纵容溺爱型
此种教育风格下的父母通常很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的限度超出了基本事理的规范,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制定一些合理必要的规矩,关于一些原则性问题的标准更是模棱两可。在中国特殊背景下,溺爱式家庭为“3+l”与“6:1”表现模式,“3+l”即原生家庭与双方各自父母三组家庭对孩子的共同关照;“6:1”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人给予一个孩子成倍的关注。单从外向显性来看,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是“幸福”的,“关照指数”与以前相比高度扩张,但这一“幸福”的持久性往往不可预测。溺爱型家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过度呵护式、生活保姆式、物质教育式、过激反应式;共性表象为一味满足,不停给予,一方意愿,单向付出。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以最单纯无私的爱掩盖了生活中复杂多变的内容”,以至于让在此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知该如何协调各方,处理复杂关系,在走向校园、迈入社会时常常碰壁。
低响应+高要求=独裁专制型
秉持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渴望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们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忽视孩子对于温性感情的需求,冰冷地拒绝孩子的意见。通常情况下,这种教育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会十分畏惧自己的父母,缺乏安全感。家庭环境中的绝对高压与父母强制的无条件服从通常会导致孩子在幼年时期的极端顺从和青少年时期的极端反叛心理。
众所周知,衡量健康个体性格特征的重要指标里包括“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以及言行一致”这三项。但在当代社会中,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同伴面前却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根据交往对象和所处环境的不同,时刻调整变换“自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绝对高压让孩子不得不学会伪装以减少与家庭环境的冲突。如果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得不伪装的环境里,孩子的本真个性将很难得到充分释放,从而不能为基础人格打好“底色”,在未来的人格分化中很难保留个性,施展特色。
高响应+高要求=严爱匹配型
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是最为推崇的培养模式。此原生家庭教育模式下的父母对孩子既有“硬性”规定又有“软性”关爱。让孩子在身心上能同时获得成长与依靠。对儿童来说,尊敬,坚持,耐心,自信,责任,信任是最核心也是最迫切应该培养的六项人格品质,这些优秀品质若能在学前期习得,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会大有裨益。尊敬、信任被视为抚养孩子长大的首要一环,要求父母脱掉作为成人的优越感外套,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考量,从情感上支持孩子应对问题的解决之道;耐心和坚持是做事成功的关键,若家长对孩子的原生教导是耐心与悉心的,而非漫不经心或谴责谩骂,那么孩子多半会在以后遇到挑战、面临人生重大考验时更加稳定的考量什么对于自己而言才是最重要的,降低慌乱感与威胁感;责任感和自信心将会使孩子变得独立、有想法、不盲从,具备自主思考能力,而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也是个体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低响应+低要求=忽略放养型
在本文所探讨的四种教育模式里这应该是最令人忧虑的教育,也是最值得被警示的教育。此种教育模式下的父母除了提供最基本的照料外,对孩子的一切不闻不问、不做要求,任由其发展。“留守儿童”问题即与此种原生家庭模式有关。随着中国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长期稳定的陪伴与照顾,在生理成长、心理健康和个人安全等方面被忽视,相比于儿童虐待等“有形”伤害形式而言,这种“无形”方式的发生更为普遍,影响也更持久,可能贯穿整个儿童期和成年期。没有父母陪伴的农村年龄偏低儿童以及正处于成长期的农村儿童应是全社会各界共同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如何“驶离”不良原生家庭迈向“再生”
拒绝“心理污名”
“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是指患者对于自身现状的主动排斥,固化加深公众对于心理障碍的误解而产生的敌视态度和偏颇认知。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一些不良习惯的习得,更甚者会在青少年成长期乃至成年期演化为心理问题,表现出一系列不被主观意识轻易察觉的心理障碍,例如压抑,焦躁,消极,自卑等情绪。心理污名作为影响患者心理康复的高危因素能够激起患者的负面情绪体验,经常性唤起以前的灰色记忆并致使其产生自我歧视从而危及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
“社会功能良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中是指一个人的惯常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个体能通过自主调试以适应复杂变化的客体环境。家庭内部沟壑、陌生人际隔阂、工作环境障碍是心理污名对患者造成的三大消极影响。心理污名导致患者在与陌生人以及亲密关系中的对象建立情感连接时下意识逃避,产生自我羞耻感,抗拒群体接触;同时,由于患者本身抗拒直面自身心理障碍,从而把原生家庭的“影子”再度带入新生家庭。与此同时,由于心理污名的存在,患者无法做到与他人平等交流,身处社交场合中常感到尴尬拘谨,不能自在地与周边建立联系,把心理障碍引入到工作中去。
直面自身心理障碍,除去心理污名,从源头摆正对心理障碍的抗拒和敌视态度,主观上承认并接纳自我,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对于原生家庭“受害者”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实现“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个体在合成“自我认知”时的重要成分,指的是个体对本身所具有的全部人格特质都愿意去面对,进行深入详尽的了解,无条件地接纳与包容, 承认其客观存在并肯定其功能价值。外在表现为不会过度欣赏自己,拒绝一切外来声音;也不会因他方论断而产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对自身发展的渴求,并且实现这一渴求在现实层面上完全可能,即每个个体终其一生都在回答这样一个命题:如何在一个自身尚不成熟,对自身满意指数较低的基底上建立起一个不断被自身认可接纳,趋于完善的后天自我。而实现以上目标,使自身获得进阶则需要迈过三道阶梯,即以自我为起点的“确认——接纳——改变”。第一步是个体持有的对自身各个层面较为客观全面的认知。自我内心坦诚相待是自身主观接纳和最终改变的首要前提。只有基于“确认”的前提下,“转变”才有可能实现,否则只是个体在压迫环境下做出的应急措施,并不具有长远意义,这种改变只能是暂时的。第二步是认清自身现状后对自我的审视。接纳而非责难才能使“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断层逐步缩小,直至相接。当迈向“改变”第三节阶梯时需要明白,这一过程无法一步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正确行为模式的不断叠加,我们会离“靶心”越来越近。而走向心理修复的过程即是一个慢慢靠近“靶心”的过程,并非一个一次正中红心的结果。
摆正“原生家庭”态度
关于“原生家庭”一词需要明白,在心理学层面引出这一概念意在促进个体对自身有更为详尽的了解,从多层面多角度发散看待问题,更宽容理性地体恤人性,并非用在批判怨怼父母之地——仇视怨恨只会把我们送离健康良善的心智,个体成长和改变无法据此来完成。
人类搭建精神世界,如同盖房筑塔,每间房子的功用大致雷同——比如遮风避雨、休憩放松、招待宾客等,但每一间房子的外在样式和内部陈设却并非如出一辙。一个生长在较为清贫的家庭环境里的人,这所房子在“精益求精”上(努力上进)的功能上可能更持久;一个在美好温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这所房子可能在“抵御风雪”(爱与自信)的功能上更加强大。不同的房子有不同的“建筑之美”,成长是一个不断推倒重建、更新落成、直至渐趋稳固的过程,原生家庭和最初教育不是人生桎梏,我们更不必因此画地为牢。
因为最终决定各自人生朝向的,仍旧是每一个包含未知数的个体自己。
【参考文献】
[1]王东海.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刍议[J]. 西北人口, 2008(5):109-112.
[2]赵郝锐童辉杰. 原生家庭的代际影响[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128-131.
[3]廖金花. 昨日重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及反思[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4):154-156.
[4]焦彩娟. 大学生自我接纳心理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4):90-91.
论文作者:王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家庭论文; 孩子论文; 个体论文; 父母论文; 自我论文; 污名论文; 人格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