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 过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42-0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3岁。因刀砍伤来我队就诊。经清创缝合术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用传统皮试方法(皮丘法)即用1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500u/支、0.6ml的TAT药液0.1ml,再抽吸注射用水0.9ml稀释至1ml,即皮内试验液。在前臂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平行进针做皮内注射,注射皮丘内剂量为0.1ml,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结果皮内者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约等于2cm,见轻度红晕,未见伪足,有时有轻度痒感。询问病史述无过敏史。判断为阳性,遂采用TAT脱敏注射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4次脱敏肌内注射,每次注射间隔20min,分别为第1次抽TAT0.1ml加注射用水0.9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2次抽TAT0.2ml加注射用水0.8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3次抽TAT0.3ml加注射用水0.7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4次抽TAT余量加注射用水稀释至1ml肌内注射。当第1次注射完毕后,患者诉略感头晕胸闷,余无不适,观察20min,症状缓解,当时考虑可能系外伤引起疼痛紧张所致,未引起足够重视,遂注射余下3针,每次间隔20min。注射完毕后,患者诉头晕胸闷心悸伴全身瘙痒。10min后查体:意识模糊,四肢及头面部可见丘疹风团,局部融合成片,血压80/60mmHg,呼吸3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脉搏100次/min,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低弱。立即给予平卧吸氧保暖,迅速给予0.1%肾上腺素1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0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开通静脉通路,多巴胺40mg静脉。30min后,测血压95/65mmHg,继续予输液等治疗,2小时测血压120/75mmHg,头晕胸闷缓解,全身瘙痒减轻,风团减少。
2 讨论
TAT系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清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用于预防破伤风感染。因其是血清生物制品,故易引起变态反应。脱敏注射是采用少量多次注射法,是使少量抗原与IgE结合后,致敏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少,易被体液中的酶分解破坏,反应性降低,因此,少量多次注射后,不会出现剧烈反应[1]。因个体差异较大,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脱敏注射时,决不能麻痹大意。本例使用TAT脱敏注射时导到过敏性休克,提示在使用TAT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TAT注射前准备工作,在行TAT注射前应彻底清创,做皮内敏感试验并详细询问过敏史,如皮试阳性且必须使用TAT脱敏注射时,应加强观察,并做好抗变态反应等抗休克药物,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及时进行抢救。本例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如能及时发现,停止注射,也诉能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2)对于皮试呈阳性反应者,不可千篇一律地采用脱敏注射法,有条件者可采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代替TAT,其免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长、无过敏反应[2]。
参考方献
[1]薛玉喜.《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3月8卷第6期
[2]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4.
论文作者:徐焕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8
标签:破伤风论文; 用水论文; 抗毒素论文; 胸闷论文; 性休克论文; 变态反应论文; 头晕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