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2月-2018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将以上时段内收治的1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遵循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传统护理方法下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产程、产后2h、1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后出血;阴道分娩
产妇阴道分娩后2h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过多(>500mL)将危及产妇生命健康,甚至造成死亡。为预防产后出血,我院提出护理干预方法,以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8年2月-2018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将以上时段内收治的1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9例。诊断标准:产妇无心、脑、肝疾病,符合本次研究要求。排除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二胎儿巨大等。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30岁之间,平均年龄(29.71±2.34)岁。其中,首次生产产妇40例,经产妇49例。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3--29岁之间,平均年龄(29.24±2.47)岁。其中,首次生产产妇39例,经产妇50例。两组患者均签署同意书,基础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观测、环境护理、药物指导。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下增加护理干预,一产程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人员观测产妇生命体征,了解胎儿胎心、产程变化,检验宫口开大状态。制定可行性方案应对产程延长、停止的因素,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因为产妇分娩时紧张情绪使得待产过程中睡眠质量与饮食较差,促进产妇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生产后宫缩乏力,延长分娩时间并加剧疼痛,增加出血率,对产妇与胎儿产生较大影响。针对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及时安抚、开导,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二产程护理干预:保护产妇会阴,注意准确的切开时间掌握、切开指征,规范操作。观察产妇身体状态、产程,创建产妇静脉通路,随时准备急救、输血应对。如有需要给予产妇宫缩类药品,加快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率发生。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规范腹压,避免软产道受伤。三产程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人员及时剪断脐带,在强宫缩时适当的下牵拉脐带,并反向对子宫适当的压迫,让胎盘顺利产出。检查产妇胎膜完整性与软产道有无损伤,若存在撕裂及时缝合。产后护理方法:产妇分娩后2h容易出现产后出血,要求护理人员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高度、计算出血量,帮助按摩宫底、排空膀胱,加快血块排出。
1.3评价指标
首先,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产后2h,12h出血量。其次,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100-90分)、满意(89--60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100%。最后,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SPSS22.0,计量资料,用t、平方差[()]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产后2h、12h出血量
研究组产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h、12h出血量分别为:210.47±52.35、85.47±16.35、138.71±24.15,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8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51%,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详见表2。
2.3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3。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当出血量过多时产妇就会发生休克、垂体功能减退[1]。所以,临床医学中对阴道分娩尤为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方法已经落后现代护理需求。引起产后出血的病因较多,如:宫缩乏力、胎盘与胎心变化、产妇个体因素等。同时,分娩过程中不当操作也会引起子宫出血[2]。所以,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预防产后出血至关重要,有利于帮助产妇平安生产、快速恢复机体健康。为提高护理效果,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我院提出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3]。
本研究中,研究组产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h、1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4]。这是因为:护理干预通过不同产程的有针对性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二产程时引导产妇注意休息;三产程注意跟踪产程进展,保证胎儿顺利生产[5]。同时,护理人员时刻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出血量。实践证明,产后2h最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因而护理人员在该阶段要密切关注,保证产妇与胎儿平安。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减轻不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积极影响[6]。
综合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有助于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同时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齐福莲.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4):168-170.
[2]高丽霞.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32(02):402-404.
[3]何立梅,罗清,冯倩.卡前列甲酯栓联合葡萄糖酸钙防治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01):58-60.
[4]檀江燕,李玉红.认知行为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8,39(5).
[5]何玉平.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见性护理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97-197.
[6]秦江霞,许碧秋,岳玉焕.经产妇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7):1524-1526.
论文作者:江安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阴道论文; 满意度论文; 方法论文; 发生率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