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琦芬 刘惠娟 刘协萍 吴益明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感染管理科 江苏常州 213100)
【摘要】目的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方法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组织领导,确定医院感染的管理目标,从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建立信息上报和分享系统、加大对重点科室管理、加强手卫生、诊疗隔离、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医疗器具专用、医疗、日常废物处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面的管理环节进行全面防控。结果 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顺利实施,减少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在医院感染管理环节是目前重要的监测项目,只有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管理督导检查,才能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250-02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呈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特征,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1]。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护理的重点、保洁的要点,更是感染监测的重中之重。
1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MDRO)[2],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 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思路
2.1 成立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及专家小组 根据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中相关条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各成员职责。主要包括:①建立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体系,包括制度、流程、监测方案等;②监督和持续改进医务人员、保洁员等对防控措施的依从性;③提供行政支持以及财政、物品和人力资源,包括配备足够的感控人员、临床医务人员、检验技师和保洁人员等;④组织感染暴发演练;⑤每季度召开专题例会一次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加强对院感专职管理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积极为其创造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并及时将最新知识面授到一线专职人员,然后再进行科室成员、进修实习生、保洁人员的知识传递,落实《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培训制度》。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各级医护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反复学习强化[3]、多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增强管理意识是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对耐药菌感染隔离知识较为系统、科学的培训方法。
2.3 建立信息上报和分享系统 微生物实验室将多重耐药菌的信息作为“危急值”立即以短信方式发给床位医生,及时登记报院感科。医生及时将感染病例通过内网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科专职人员定时查阅微生物报告,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及时与床位医生、护士长电话确认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于次日床边督查感控措施是否到位并做好记录。
2.4 加大对重点科室管理 对建筑布局与流程、感染风险评估提出新要求。对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神经科、肿瘤内科病房等以及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科室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自查、分析和改进,于次月5日前将电子稿发送到院感科。院感科定期核查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书面持续改进建议。
3 临床一线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3.1 加强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WS/T313-2009)。要求医护人员在查房、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保洁员在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院感专职人员、后勤保洁中心不定期现场督查执行情况,每季度统计用品数量作对比。
3.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3.2.1 单间或床边隔离 医生开出隔离医嘱,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护士在患者一览表用粉色、隔离房间或床头放置蓝色隔离标识,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登记表》。患者检查、转诊、手术前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标识与措施。
3.2.2 诊疗护理操作 医务人员应当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手术患者安排在负压手术间进行。
3.2.3 医疗器具专用 治疗车粘贴“此床专用”标识,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每天消毒2次。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均用棕色抹布及专用桶擦拭消毒。床单、被套、枕套等用双层黄色袋子密封送保洁中心按特殊流程消毒清洗。患者术后手术间及用品的处理相同。
3.2.4 医疗、日常废物处置 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患者使用后的日常废弃物,在床边用双层垃圾袋密封,均安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
3.2.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战榕[4]等报道提示临床感染仍以G-菌为主,G-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均有不同和度的增加,如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数的增加,提示临床在治疗G-菌引起的感染时,应合理使用三四代头孢菌素,减少经验用药的盲目性。提高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延缓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4 体会
只有通过不断培训,才能强化各接触人群对耐药菌感染的意识,多方齐抓共管,重视细菌监测,根据细菌耐监测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限制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和控制院内感染,才能遏制耐药菌株的出现、传播和蔓延,对感染者进行严格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才能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Sunshine RH,Wright MO,Maragakis LL,et al,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infection mortality rate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Emerg Infect Dis,2007,13(1):97-103.
[2]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1.
[3] 戚少云,马兴好,闵建珍,等.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0):2476-2477.
[4] 战榕,陈菁,黄心宏,等.2004-2009年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3):205-209.
论文作者:闵琦芬,刘惠娟,刘协萍,吴益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措施论文; 头孢菌素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药物论文; 细菌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