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论文

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论文

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

严 运 锦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摘 要] 师德建设问题是各阶段教师教育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历史问题和复杂问题。虽然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师德建设,但是许多负面形象的教师仍然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在于外在的规则化倾向明显、师德内涵无限扩大、媒体误导了公众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因而,新时代重构师德建设需要以“美德”为核心,关注教师生命成长;增强教师的身份认同感,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追求制度建设的伦理化;坚持正确导向,涵养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关键词] 师德建设;规则化;以“美德”为核心;身份认同

2018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师德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接着在3月份出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再一次提出“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可见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之所在,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模块之一,那么新时期该如何推进师德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新时代师德建设的辩证反思

随着一些负面教师形象的曝光,不禁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教师队伍中会出现这些负面个体形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外在的规则化倾向明显

由于目前师德建设中很多学者倡导以规则化的制度规范对教师提出明确的、强制性的、可操作的要求,必须完善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机制;并且我国师德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由教育行政机构担任,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保证其实施。但是行政机构本身具有过度集权和强制性的特性,不是专业组织,在师德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专业性方面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保持应有的客观公正。具体而言:首先,师德制度价值目标实现中工具性价值超越了目的性价值。制度的目的性价值是为了实现自由和平等,而工具性价值则主要表现为促进效率的提高和有序秩序的形成。目前我国建立的师德制度,其目的就是保证教育的高效率和有序运行而不是教育主体的自由和平等,关注的是规则调节教师正确行动的力度,而不是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和人格魅力。其次,师德制度制定和执行中民主的缺失。由于教师面对的规则化的师德制度都是由各级行政部门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文件,在制定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任何话语权和参与权,也没有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需求,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履行义务和任务的被动接受者出现,并且其实施过程中的强制性、形式化、官僚化并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只是作为一项死规定去约束教师的行为,缺乏应有的民主精神。因此“形式正确的法律本身并不能担保它被遵守,法律要合法化并得到个人的支持,就必须保障法律规定建立在团体基本的价值观念上”[1],所以师德建设中民主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师德建设内涵无限扩大

我国自古以来比较重视师德的示范功能,“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认为教师必须具有高于学生的道德修养才能为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需要从教师身上模仿和习得社会上普遍需要的优秀思想、行为、道德、法纪法规和其他各方面的品质,因而一般认为师德应该具有普遍的扩展性,这种扩展性远远超越了教师职业属性和道德范围。例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地将思想政治、法律法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师德建设内容之中。在这种扩展性的“大师德”观念影响下,凡是教育寻求的社会价值,凡是需要学生接受和内化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等,就必然成为对教师的要求。这种扩展性的师德超越了人们所理解的一般的德行品质,它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优秀素养,致使教师成为人们心目中具有全方位优秀、可供学生效仿的高素质、理想化“完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教师对师德建设的信心,从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双方对峙了一会儿,一只冥河盗龙突然从侧面冲了上来,看来它是想冒险打破僵局。反应迅速的肿头龙注意到了冥河盗龙的动作,它马上低着头冲了过来。眼看双方就要撞到一起了,这时,冥河盗龙一下子跳了起来,后腿努力向前伸出,想用脚上锋利的镰刀爪刺伤肿头龙。只听“咚”的一声闷响,紧接着发出一阵尖厉的叫声。原来冥河盗龙不仅没有伤到肿头龙,自己反而被撞了出去,重重地摔落在树丛中。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肿头龙又向前跑了好几步才停下来,它喘着粗气,身上的肌肉仍然紧绷着,随时准备撞击下一个目标。看到自己的同伴被肿头龙撞飞,就连骨头断裂的声音都清晰可辨,其他冥河盗龙退缩了,它们可不打算赔上自己的性命,一个个灰溜溜地逃走了。

3.媒体误导了公众对教师道德的评价

在当代信息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往往将教师道德形象神圣化,这种对教师形象的无限抬高根植于中国儒家文化几千年“尊师重道”传统中以“天地君亲师”为社会标榜与规范的传统观念。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社会公众对教师形象具有至高无上的期待,认为教师是崇高道德的化身,是道德的楷模,为人之表率。一方面赋予其“红烛”“春蚕”“园丁”等神圣化的道德形象并支配着人们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如果教师无论出于何种缘由而产生不符合刻板印象的行为,也会凭借现代媒体极力宣扬和渲染、横加指责。因此,教师固定化、标准化、符号化的两极形象成为评价教师道德状况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生活戴上沉重的道德枷锁。第一,由于媒体树立道德楷模的目的更多地是宣扬一种主流价值观,推动一种主导文化的发展,表现出自上而下的精神感染力量。第二,媒体对教师负面形象的过度渲染在很大程度上会恶化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孩不听话,教师要求自打嘴巴;男童调皮遭教师针扎;因为作业完成不好,教师体罚学生打断两根扫把等等,这些案例的曝光使教师形象一落千丈,成为体罚者、贪财者、变态狂等等。我们承认目前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这样的害群之马,但是毕竟是少数,只是在媒体的不断渲染中,将个别演绎成了普遍,偶然事件推演成必然事件。一方面造成公众的错误认识,甚至成为公众用来娱乐和消遣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教师榜样的确立和效仿,会对身心正在处于不断成长和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让他们对教师产生畏惧感。

二、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重构

教师专业认同从属于教师的专业精神,而教师身份认同又是专业认同的核心。身份认同是“自我”的建构过程,人们在不断追问“我是谁?”“为什么我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过程中,通过考量自己和周围人或事的关系,反思自己的特质和外界赋予的角色,基于新旧经验的意义建构,寻求统合不同角色与地位,构建一个自我意象,并能确立自己所处的位置、目标与行动。所以“身份认同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经验的诠释与再诠释的持续过程”[7]。它体现了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在教师专业身份的个人角色和教师专业身份的社会角色之间要维持适当的张力,即在社会层面上满足社会和他人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期待,在个人层面上允许教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特质,以及其对自身的反思与正确定位。同样,帕克也认为“自身认同是优秀教学之源泉”[8],在认同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自我”“反思”两个阶段。“自我”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通过沟通与参与习得,“我认为”是基本的表现形式。当教师思考某一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接下来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时,反思就开始了。这时候教师需要理性地与自我深层对话,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身份,唤醒自我意识,从心灵内部到引出智慧内核,辨别真、善、美,用真理启迪生命的最高道德理念,进而指导自己正确践行。进入新时代,教师首先需要发展职业认同和自身认同,革新教育理念,充盈道德素养。其次,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涵养专业精神的民主环境。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教师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后,才能强化教师主体的自觉意识、向组织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道德体验、自觉反思,让每一个普通教师都能感觉到自己并不孤独,有一个组织让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让普通教师的声音能够被倾听,民主权利能够被实现,让师德建设从教化本位向内生本位转换。除此之外,教师专业共同体在教师职业生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师德建设,才能促进教师道德修养和美德的提高。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群体的发展,是教师内在地、主动地发展,而不是外在力量的强制过程,任何外在力量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教师内化地、主动地实践才能实现,所以师德建设应该以促进教师主动地追求生命自我成长为旨归。

1.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逻辑旨归——以“美德”为核心,关注教师生命成长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承担者,而“教学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需要通过一个理想的存在方式进行界定,以助于实现对专业而言最关键的善”[2]。最关键的善是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美德论者认为如果教师“没有这些美德特征,如节制、勇敢、正直、公正、智慧等,不可能成为有效能的教师”[3]。因为教育是极其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人文事业,是人文联系和道德关系的复合体。一位有效能的教师必定也是一位有能力的专业者和有道德的实践者,对其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主导下的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不是外在化的规范和制度体系,而是其道德品格。美德为取向的师德建设应该超越“我应该如何做”,转向“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师德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强调教师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修为,让作为道德主体的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应该关注教师相对稳定和确定的道德品格和道德生活,让其懂得如何以符合美德的方式来行动,培养其对优秀专业行为的认同和践行,最终成为一个美德化身的具体体现者。通过理想的道德人格和生活样式来促进教师不断追求、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提升道德生活品质,让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道德品行。“因为它最终关乎人的生存和存在方式,关乎人生及其生活世界的终极意义,关乎人类对自我本性及其生活世界之本性的理解,从而也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信念”[4],进而促进教师生命的成长,在社会层面上满足社会和他人对教师道德的期待。在个人层面上允许教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特质,以及其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思和美德导向下的实践行为,真正成为一位走在不断追求崇高师德路上的专业教师。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师承担着培养新一代人的艰巨任务,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只有理解人、关爱人、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命成长、鼓励人的自主发展,才能让教师认同自己的职业和生命,才能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有效地提升师德境界,以美德为教师实践的准则,在自我发展中建设师德,最终让教师实现“如何认识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为实现一种生活的内在目的而配置自我的内在品格和美德”[5]的目的。

由上式可知,当P2=0时,Q=0,当P2=P1时,Q=0,故在0

2.增强教师的身份认同感,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

依托对师德建设的辩证反思,正确理解师德建设的内涵和逻辑旨归,对如何重构新时代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既然主张以“美德”为核心的师德建设取向,那么我们对教师道德的评价标准也应该由“外部标准”评价转向“内在美德修养”评价。目前,师德评价的外部标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陈振中为代表的是否有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另一种是以穆丹萍为代表的凡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标准的就是正确的。这两种形式的外部标准无论是以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还是以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为准绳,都是在教师职业之内、个体教师之外形成的,是一种外在的规则。然而教师道德就其本质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有自身的内部标准,即以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美德为评价标准。首先,这种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义务的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义务是在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不管个人是否意识到,客观上必然会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一定的使命和职责。然而“职责的内容总是由一种制度或实践确定的,这一制度或实践的规范指示着要求一个人做的事情”[6]。因此,这种内心的道德是通过义务体现出来的,进而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所以判断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当合理,也要看该行为是否与个体教师某种内在的美好思想品质相一致。亦即说,这种内化的义务道德就是在美德中寻找准则,向自身寻找规范、义务,不是通过遵守外在的规则而尽义务,而是因为自觉意识到有义务和责任的存在而内化规范。其次,这种标准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复杂的教育环境和正处于发展中的不同的教育对象,其示范作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立场做出正确的导向,并遵从自己内心对教育行业的热爱做出表率,以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进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需要更崇高的道德修养,具体表现在教师不断追求教师职业的自由和幸福,把自己对教育的信念和信仰融入教学生涯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自由王国,极大地发挥主体作用。

3.追求制度建设的伦理化

师德制度必须具有内在的伦理性,以追求和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为目标,才能真正成为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道德水平的杠杆,才能推动教师由他律到自律、从外在规则到美德的质的转变。“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的内在要求的自觉、自愿行为。”[9]这就说明:首先,教师职业道德制度的制定应该尊重教师自身的内在职业要求和道德意愿,制度制定的主体也应该由不同层级的教师构成,通过自下而上的协商达成共识。其次,正是因为教师的主体性,通过自下而上达成共识,才能使制度具有长效性。也就是说教师道德制度找到了其在伦理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依据之后才能使之得到教师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支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以及对当为而不为或不当为而为之行为所应承担的处罚”[10]。因此,师德制度的伦理性首先在理论层面上以追求和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为目标,确立和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不能单纯强调表面化的、外在的规则和制约,而应该体现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怀,激发人自身的潜能,使教师焕发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生命实践精神;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努力实现师德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实施过程中的民主监督,并且体现出属于本学校的特质,创造性地促进师德制度建设的校本化。

Determination of collagen in cosmetics by HPLC 8 10

4.坚持正确导向,涵养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坚持正确导向,用先进思想与文化占领各级学校师德建设平台。首先,扎实落实师德教育文件和师德培训指导标准的要求,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作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必要内容。师德教育课程力求贴近不同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要求,实现模块化课程设计和多元授课方式。例如可以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师道文化等模块课程,通过正式线上线下课堂、专题讲座、志愿服务、师德楷模进课堂等形式,涵养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身份认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设网上师德教育课堂、主题教育网站、教师互动社区等,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弘扬当代教师风采,大力宣传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和有理想信念、仁爱之心、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的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形成线上线下师德建设的合力。最后,健全师德建设舆情预警机制,创建网络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各级学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健全校园舆情预警机制,主要关注日常网络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切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同时,培养一批以师德优秀教师为主力的舆论领袖,利用其广泛的号召力和关注度,在网络互动交流中针对教师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以及一些重大的思想道德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引导大家进行理性的网上讨论,敢于对错误言论、思潮展开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信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古德.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J].汪雪梅,译.外国法译评,1997(2):17.

[2] HUSU J,TIRRI K.Developing whole school pedagogical values:a case of going through the ethos of“good school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7(4):22.

[3] CARR D.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a virtue ethical perspective[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5(3):27.

[4] 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J].现代哲学,2003(1):66.

[5] 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译者序言.

[6]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3.

[7] 周淑卿.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83.

[8]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9] 龚会莲.论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11):40.

[10] 沈璿,栗洪武.“自然”与“约成”:“师道”与“师德”合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13.

[DOI] 10.16165/j.cnki.22-1096/g4.2019.10.018

[收稿日期] 2018-09-17

[作者简介] 严运锦(1987-),女,甘肃永昌人,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477(2019)10-0070-04

[责任编辑:陈学涛]

标签:;  ;  ;  ;  ;  

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