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性剂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_王雄1,杨文刚1,邓文军1,沙梅芳2

不同改性剂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_王雄1,杨文刚1,邓文军1,沙梅芳2

1.云南省公路局道桥技术工程公司 云南 昆明 651000;2.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云南 昆明 651000

摘要:沥青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在温度较低时呈现脆性,影响了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在温度较高时易软化,易流淌,易与混合料分离,影响路面的安全和使用年限。本文以90号A级沥青为基质沥青,分别添加云天化生产的多聚磷酸(PPA)、废橡胶粉末,树脂,岳阳石化生产的SBS作为改性剂。通过实验的形式得出在低温状态下各改性沥青的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粘度,为多种改性剂复配改性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改性剂;复配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1改性沥青的主要意义

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沥青路面低温裂缝大大降低了路面的使用性能,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大量裂缝的存在使得路表水、空气及其它有害物质可通过缝隙进入路面结构内部,并沿着混合料的孔隙渗入路面基层和路基,使路面基层和路基发软,路面结构承载力下降,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界面层出现局部脱空,进而在路面形成局部凹陷,最终导致路面发生网裂与坑槽,严重地影响车辆的行驶质量,大大地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低温抗裂性成为沥青路面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为了改善道路沥青的低温性能,常采用添加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使其低温抗裂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受到改性剂结构、改性剂掺量、基质沥青标号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分别添加不同掺量的PPA、SBS、废橡胶粉、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通过5℃低温延度的实验,得出不同改性剂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为以后沥青低温延性方向的研究,为改善道路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做出贡献。

截止到目前,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从整体需求方向考虑仍有很大的不足。一方面目前已经有了较多的各类改性剂,提高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了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多种改性剂复配改性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对各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制约了我们的复配方面研究。

2 试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种类及基本性能

试验材料主要有:90# A级石油沥青,PPA(多聚磷酸)、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废橡胶粉、环氧树脂。

2.2 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2.2.1 PPA改性沥青的制备

将一定量沥青加热至150℃,加入一定比例的PPA,中速搅拌30分钟,使PPA均匀分散于沥青中并使其均匀稳定,浇模、放置至冷却。

2.2.2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

将一定量沥青加热至160℃,然后向沥青中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最低速搅拌溶胀30分钟。然后将油浴温度设定到185℃升温(升温同时最低速搅拌)。高速搅拌(搅拌器最高速度1500r/min)30分钟。在185℃下发育30分钟(最低速搅拌),取下抽真空30分钟,浇模、放置至冷却。

2.2.3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

将一定量沥青加热至160℃,然后向沥青中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废橡胶粉,最低速搅拌溶胀30分钟。然后将油浴温度设定到185℃升温(升温同时最低速搅拌)。高速搅拌(搅拌器最高速度1500r/min)30分钟。在185℃下发育30分钟(最低速搅拌),取下抽真空30分钟,浇模、放置至冷却。

2.2.4 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的制备

将一定量沥青加热至150℃,中低速搅拌(搅拌器最低速)5分钟,使沥青受热均匀,然后向沥青中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树脂,中速搅拌30分钟,浇模、放置至冷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不同改性剂改性沥青的影响分析

在研究不同改性剂的改性效果时,选用了针人度、软化点、延度、黏度等指标进行试验,各改性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百分比。这是因为这些指标不仅是改性沥青的基本指标,而且这些指标的测试结果有较强的可比性。

3.1 PPA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1)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软化点稳定升高,改善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利于沥青的高温环境路面使用。

(2)添加了PPA后沥青的延度会骤降,然而随着PPA的增加,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改善不明显,沥青弹性增大,韧性基本为零。

(3)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与PPA形成凝胶结构,沥青粘稠,针入度值减小。

(4)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粘度逐渐升高,抗流淌能力明显改善,利于沥青路面在高温环境下正常承载。

3.2 SBS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沥青加入SBS后,性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没有加入SBS时基质沥青的针入度较大,软化点和延度较低。因为SBS具有非常好的伸缩性能,少量的SBS在吸收沥青中的轻组分后,溶胀非常充分,形成稀疏的网络结构,在外力的拉伸作用下,网络很容易伸展变形,降低切向应力,使纵向拉伸可以很长,表现为延度很大[12]。SBS加入沥青后,SBS分散于沥青中,与其亲合性较强的轻质油分结合,在高温搅拌作用下使SBS相产生溶胀,SBS在基质沥青中只能溶胀而不能完全溶解,因而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改变了沥青相的微观结构,而且也改变了SBS相的微观结构。沥青本身有一种胶体结构,并且存在着胶体平衡体系。当SBS加入后,沥青中的胶质和油分被析出并且吸附于SBS表面,SBS微粒充分溶胀扩散,从而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沥青中其他胶体平衡体系还将会影响到这一平衡状态,致使SBS微粒不能充分溶胀扩散。SBS加入沥青后形成空间网络结构,阻碍SBS和沥青的流动,造成针入度降低。

3.3 废橡胶粉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当橡胶与沥青加热混溶时,橡胶在高温下被沥青中的低分子油分溶胀后,一来使油分粘度增加和稠度提高,二来使橡胶分子的作用力减小。橡胶的加入能吸附沥青中的某些组分,沥青中与改性剂结构相似的轻组分(主要是油蜡)经过渗透,扩散进入橡胶网络,使橡胶溶胀,从而有效地降低游离蜡含量,组分的变化使得高蜡含量的沥青从溶胶结构变为溶一凝胶型结构。橡胶类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能和较好的粘结性能;热塑性弹性体类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明显提高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降低温度敏感性,增强耐老化耐疲劳性能。沥青经废橡胶粉改性后,随聚合物添加量的增加软化点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基本成上升趋势,表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废橡胶粉质量分数不超过5%时, 改性沥青性能上升明显,改性沥青延度得到显著提高。针入度值略有下降,总体趋势平缓、稳定、保持不变。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废橡胶粉和沥青混溶的过程中形成溶-凝胶型结构,沥青变粘稠,针入度下降。

3.4 树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树脂类改性沥青使得沥青从热塑性转化为热固性,沥青的软化点升高,针入度下降,沥青呈硬化的趋势。粘度基本没有变化,在10%的掺量范围内,粘度温度,其压实和拌合温度不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为树脂类改性沥青与其它改性剂的复配提供很好的温度支持。

4 结论

改性沥青是在普通沥青中添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主要目的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使其满足设计使用期间交通条件的要求,如减少高温时的永久形变,或增加低温时抗疲劳能力。此外,还可以改善结合料与矿料的粘着力和结合料的抗氧化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忆秋, 张肖宁. 基于低温流变特性的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3):1-5.

[2] 朱艳玲. 沥青混凝土低温开裂机理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10):25-25.

论文作者:王雄1,杨文刚1,邓文军1,沙梅芳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不同改性剂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_王雄1,杨文刚1,邓文军1,沙梅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