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云南昆明 650100
【摘 要】探讨小儿急诊候诊期间发生热性惊厥的紧急处理程序,总结发作前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后遗症,尽量防止日后再发。
【关键词】急诊候诊热性惊厥;急救;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68-01
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发作均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患儿多有热性惊厥的家族史,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40oC(大多39oC)时,突然发生惊厥[1]。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起病急,病情危重,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影响预后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体温骤然升高≥39oC后意识突然丧失,牙关紧闭,面色青紫,双眼球固定、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1.紧急处理:
1.1快速的现场急救
1.1.1立即将患儿放于分诊台旁的检查床上,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1.1.2用一次性小毛巾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1.2立即平抱护送入抢救室
1.2.1 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减轻缺氧对脑细胞的损害,防止脑缺氧导致脑水肿。
1.2.2 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肌注鲁米那8-10mg/kg,或静脉推注安定每次0.3-0.5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若不能控制,30分钟可再重复一次,并观察药物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及时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如:口服美林、泰诺林、等,也可以用10%的水和氯醛和布洛芬口服液各0.5ml/kg,再加10~15ml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半小时测体温1次,至体温降至38.5oC以下。
1.2.4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神志是否清楚,瞳孔变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命体征的变化等。
1.2.5加强防护,专人看护:注意安全,惊厥发作时防止坠床,碰伤,皮肤擦破,加用床栏;避免强压肢体,防止骨折。
1.2.6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一切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1.2.7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解释宣教工作,解除家属的紧张和顾虑。
2.预防
2.1 问诊时认真细致,发热患儿必须测量体温,可能引起发热的情况也应测量,如急腹症中的阑尾炎等。
2.2分诊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有的家长缺乏医学知识,认为越是发热,越要多穿衣服或用包被裹紧,以为捂出汗来就可以退热。因此,急诊分诊护士要做好家属解释、沟通工作,一旦患儿体温≥38oC,先让家属松开衣被有利于散热,嘱家属多给患儿饮水,达到38.5oC的,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优先处理体温,以防在候诊过程中患儿体温升高引起惊厥。
2.3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应控制在38oC以下,低热即可应用退热贴,达到38oC时可给予鲁米那片剂口服,同时积极处理体温,能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从而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并减轻家长的经济和心理负担[2]。
2.4在候诊过程中,护士要加强巡视,督促已经作降温处理的患儿及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体温变化情况,识别和观察体温升高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2.5 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因热性惊厥患儿在今后发热时还可能发生,故应告诉家长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教给家长在患儿发热时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
3.小结
小儿易发生热性惊厥主要是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发育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血脑屏障功能差,水、电解质代谢不稳定。热性惊厥是一种病情危重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因此发作时要分秒必争,以就地抢救为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高热时体温控制在38.5oC以下,必要的抢救护理和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是确保患儿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同时,分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细致地做好疾病的宣教也是减少热性惊厥发生的有效手段。儿科急诊分诊每日接待发热患儿众多,这就要求我们的分诊护士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善于观察病情。我院急诊科虽已开通高热优先处理的绿色通道,但降温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给予降温措施的期间以及处理体温后的前期,仍有发生惊厥的可能,值得儿科急诊分诊护士高度注意。
参考文献
[1]儿科护理学/崔焱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73
[2]唐云芳.鲁米那小儿热性惊厥再发[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19
论文作者:王春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患儿论文; 体温论文; 病情论文; 急诊论文; 小儿论文; 家属论文; 家长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