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方向性把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向性论文,高中论文,现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个难题。笔者从教十多年来,在教学和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现代文阅读解题中或是纠缠于文本细节,而不能把握文章写作目的和主旨,或是未能很好地把握命题意图与答题方向,结果导致盲目作答而失分。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如何才能有一个方向性的正确把握?笔者认为,可以从整体把握文本、明确写作目的和深入审题、把握命题者出题意图这两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整体把握文本,明确写作目的
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要务,就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在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引导他们通过不同文体的特点去把握文章的主旨,是较为常见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将现代文阅读内容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现代文学作品”和“其他现代文化作品”[1]。在具体操作上,《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依据表达方式将文体分为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文章来讲授各文体的特点[2]。确实,在教学中对不同文体的外在形态进行特征归类,是便于学生掌握每一类文章特征的。但在具体的阅读解题分文体教学中,有相当的实际情况却是将文体越分越细,陷入了钻研与传授各种所谓分文体的解题技巧中。
1.树立“着眼大处”的意识,明确写作目的
笔者认为,从高中语文阅读解题的教学实际出发,在重视培养文体意识的基础上,更应帮助学生透过表象把握实质,树立“着眼大处”的强烈意识。所谓“着眼大处”,即抓住文章的写作目的,或抒情或议论;抓住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或情感或观点。
在阅读解题中,说明文与议论文之类的应用类客观性文体,写作目的相对来说较为明了,或为说明或为议论。对学生造成较大困扰的是文学类作品。高中语文考试的选文通常是较为复杂的文学作品,它们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富有浓厚的形象化特征和文学味道,包含诸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等各类散文,甚至是小说。学生在解题时,往往迷失或纠缠于文章纷繁的表述和材料之中,却忽略了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旨,忘记了后者才是阅读解题的关键,做不到得“意”而忘“形”。
文学作品有其形象性的特征,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何才能化繁为简、拨云见日呢?从作者行文表达的手段和目的关系去看,无论文章主要运用的是何种表达方式,其最后的写作目的无外乎就是抒情和议论,即或抒发情感,或阐发观点,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有所侧重。至于其形式表现上,或是借物喻理,或是因事(史)论理,抑或托物言志、即事抒怀(吊古咏怀)、借(即)景抒情等等,都是为了传情达意,不一而足。大方向明确了,写作目的清晰了,为之服务的各种行文手法、材料作用也就非常清楚了。
2.依据“词—句—段—篇”的阅读原则,解决细节问题
大方向确定了,文本中许多小的细节、具体的内容,即通常作为文本阅读考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高考试题要求考生能把任何一个试题的点都置于文本来作整体的理解,如此,由试题开拓出的理解深度,才能形成对文本整体理解的深化。任何文章再形散也总是神聚的,极端地说,每一个词都是为表达中心、主旨服务的,即为抒发情感、阐发观点服务的。如此,由词而句再段最后为篇,来形象化地、系统地抒发情感或表述观点。把作者的表述过程运用于对文章的理解,即有了通常而言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进一步而言,如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可先从表达方式角度确定其性质。若为议论或抒情性的,其作用则较为显豁。若为记叙性和描写性语句,无论其是叙事、状物还是写人,当先把握住该事/物/人的形象化特征,然后联系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旨,还原出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抽象情感或观点。
对于以上所述两点途径,试以2004年上海高考春考卷的第13题加以分析。该题以老舍《想北平》为选文,要求回答第6段中加点词语“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和“带着一层的霜儿”的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命题者在试卷上给出第一个答案——“细致入微地写出事物的状态”,以之作为解题引导。通过对选文的通读和整体把握,可以看出《想北平》是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北平丰富生动的富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的事物,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主旨当是抒发作者浓浓的难以化解的乡思乡情。题干中的两处加点词都是描写性词语,从句子层面分别形象性地写出了韭菜叶和西山、北山果子的新鲜状态,这也正是命题者给出的作为引导的第一个答案。那另外两方面的作用,我们可以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去探寻:从段的层面看,加点词语连同该段其他瓜果蔬菜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真实、生动地表达出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服务的,这就是第二方面的作用;从篇的层面看,文中的每一个词都可以说是为抒发作者对北平的乡思乡情这一中心、主旨服务的,所以第三方面的作用是“真切流露出作者热爱北平的情感”。
二、深入审题,把握命题者出题意图
高考命题的语言表述是较为精准、规范的,题干承载着命题者的意图,蕴含着答题指向。所以,在对文本作整体把握、明确写作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要做的,就是深入审题,即充分挖掘题干所含信息,把握命题者的出题意图,进而明确答题方向。
1.抓住题干关键词语,把握答题具体方向
题干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蕴含着甚至是明示了对考生要求的重要内容,提示着解题的角度和方向。
首先,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指示了与解题相关的文本内容区间,能帮助考生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在上千字的选文中快速定位相关文本内容,寻找到相关有效信息并组织答案。这类关键词语有“文中第×段”、“结合第×段”等等,或是在题干中直接引用文中某个句子或短语。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从表面看只是指示、帮助考生快速定位相关文本内容区间,实则暗含规定了具体的测量目标。如2008年上海高考秋考卷第4题,“阅读第④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题干中的“阅读第④段”其实是暗示着,该题的测量目标是对段落内容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筛选与提炼。而同卷第5题,“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题干中的“联系全文”彰示该题的测量目标是理解全文,筛选整合信息,并作归纳与概括。
其次,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暗示了题目的类型,规定了答题的规范和正确步骤。例如“概述”就是指示考生只需完整概括、归纳要点,而不需要有具体的分析过程;“分析”则重在“析”字,要求答题要有具体的举例论述过程;“辨析”重在“辨”,即要求分析两者的不同。“赏析”、“鉴赏”之类重在“赏”,需要答题者从正面角度去发现作品中的美,进而具体举例说明;至于“评价”,则首先要评定作品的是非优劣,然后再作言之有据的分析。
再次,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规定了题目的难度系数,提示了答题的思考角度、方向。如2010年上海高考春考卷第9题,“第7段对‘我’步态的描述富于变化,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做赏析”。题干给出了思考、答题的大方向——“语言表达”方面,考生应当由此方向思考并形成具体的观点,再举例分析做到言之成理。而有些难度系数低的题目,甚至通过关键词语向考生传达出了答题的具体角度或与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如2009年上海高考秋考卷第10题,“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题干中已经明确了具体角度——“空间和时间”,而“怎样描写”四个字提示考生只需按图索骥,由空间和时间角度切入作具体举例分析即可,从而极大降低了考生的答题难度。
2.深入读题,明确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指向
在语文高考以能力立意的今天,有相当部分的高考题在语言表述上,并不像前一类考题般将命题意图较为直白地显现于字面。此类考题会让一些读题粗浅的学生一时找不到解题的头绪。因此,笔者认为,在审题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深入读题,明确题目中所蕴含的知识点指向,从而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语文能力与背后的语文知识是无法割裂的。阅读解题能力,或者进一步说,语文能力和素养是离不开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来支撑的。无论题型怎样千变万化,其立足点都是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所以,审题时应通过深入读题来发掘,题目字里行间在指向哪些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哪些是解答这道题涉及的语文知识点,从而能够化虚为实,将抽象的语文能力要求与具体的、可感的、熟悉的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对有着抽象语文能力指向要求的问题,做到能够利用自己熟悉的语文知识来解决。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指的“语文知识”或“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是一个狭义的范围。《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在第一节“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基本要求”中仅列了以下四点:1.掌握词类的特点;2.能辨析词义;3.掌握常见单句和复句的基本结构;4.能识别常见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而其他的语文知识点则散见于上述基本要求的各个章节中,该基本要求是根据高考考纲“三个层级、六大能力、若干考点”来编排的,其指导思想是以能力立意。这么安排,是受整体篇幅安排所限。
以笔者教学实践来看,在实际操作中,“语文知识”或“语文基础知识”的梳理以将所有语文知识点系统化整理、呈现为佳,以图表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棵枝干分明的语文“知识树”。如在“知识树”中,“写作特点(表现技巧)”是较为上位的知识点,它向下分为“布局谋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语言特色)”这四个分知识点。其中“语言运用(语言特色)”又下分为“具体运用”和“总体特色”两项,而前述“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基本要求”第4点中的“修辞方法”则可和“遣词造句”同归于“具体运用”一档。在学生头脑中牢固树立“知识树”,是明确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指向的重要基础。
对于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指向的把握,我们可以结合下面几个例子来看。
如2007年上海高考秋考第7题:“第1段写电视台将‘荷花初绽’作为头条新闻,显示了——”。细读原文,考题涉及的原文相关语句是,“‘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这样,把荷花初绽列为头条新闻?杭州会。杭州有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由此可以发现,考题考查的其实是设问的修辞格这一语文知识点。设问的作用是自问自答,引起注意,起强调作用。因此,答案就在设问的“答”的部分——“杭州有着对美的希冀和体会”。
再以2008年上海高考秋考卷的第6、7题为例,两题的选文均是牛汉的散文《灯笼红》。第6题是“家乡的女人把丈夫叫‘汉子’,曾祖母却这样叫‘我’,这是因为——”,第7题是“阅读第5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的心理上的差异”。这两题尽管考查的语文能力不同,但背后蕴含的关键语文知识却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
由于命题者的处处铺垫、指向明确,使得第7题的答题难度下降不少。题干中的“细节描写”、“曾祖母”、“心理”这些词眼明确表明,这是一道关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题目,而且将人物描写的对象(曾祖母)、方法(细节描写)和目的(揭示心理)交代无遗。出题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即要求分析两处人物细节描写分别反映了曾祖母怎样的心理。
相对而言,第6题的命题意图则需要仔细揣摩。这一题是典型的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的题型。从字面上看,是以填空题的形式问“为什么”,再进一步把“为什么”这个问题补全。结合题目全句,可以知道,问的是人物(曾祖母)作出如此言行(叫“我”“汉子”)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与第7题类似,这也是道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题目。由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关语文知识可知,人物内在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总是通过人物外在的诸如神态、语言、行动等反映出来;而写入的文章通常是通过人物外在的神态、语言、行动描写,来刻画、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性格和精神。所以,该题的真正提问指向,是要求回答曾祖母作出如此言行所蕴含着的心理,即具体的心理活动内容。一道看似无章可循的题目终于可以看出门道,脚踏实地地去解决了。
高中现代文阅读解题历来是个难题,但是只要能够做到整体把握、细部入手,我们在面对现代文阅读理解时就能做到拨云见日,有道可循。但是,至于具体阅读解题的准确性,还是需要学生加强阅读实践和提高语言品位、感悟能力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