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陈志国

补中益气汤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陈志国

陈志国

衡东县中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9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多潘力酮和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优势,增强了整体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补中益气汤;疗效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目前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和一过性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被公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抑酸剂和促胃动力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的二种药物,其临床治疗效果尚可,但服药时间较长,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较单纯使用西药其临床效果更明显,且副作用小,药物的依赖性小,停药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文章观察了补中益气汤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其中男36例,女性13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2.5±9.8岁,病程5个月一16年,平均病程4.8±9.6年。观察49例,男34例,女性1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3.1±9.1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4.6±9.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三亚),符合以下二个条件:①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②临床常见典型反流症状群,如电子胃镜检查有食管粘膜有病理改变。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中医证型辩证标准:①主要症候:反酸、泛吐清涎、暖气呢逆、胃脱隐痛;②次要症候:食少纳差、胃脱痞满、神疲乏力、大便稀塘;③舌、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弱。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习惯及饮食干预:睡觉时稍抬高床头,忌烟、酒,咖啡及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并注意控制体重,改变腰带过紧、用力排便、长时间憋气等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泮托拉唑40mg/次,每日二次,早晚饭前30分钟口服,多潘力酮10mg,每日三次,饭前30分钟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适当加减。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饭后半小时服用。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镜检查食管粘膜分级变化。中医证候积分:主要中医症候按无、轻、中、重情况,分别记为0,2,4,6分;次要中医症候分别按无、轻、中、重情况,分别记为0,1,2,3分。

1.5疗效判断标准:

1.5.1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医证候疗效指数:P≥90%;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疗效指数:70%≤P<90%;③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减轻,次要症状基本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指数:35%≤P<70%;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指数:P<35%。

1.5.2胃镜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内镜下食管茹膜正常。②显效:胃镜下炎症未消失,治疗前后积分差为2分。③有效:胃镜下炎症未消失,治疗前后积分差为1分。④无效:胃镜下炎症未消失,治疗前后积分差为0分或为负值。

1.6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497(14.29)22(44.90)18(36.73) 2(4.08) 47(95.92)

对照组494(8.16) 19(38.78) 17(34.69)9(18.37)40(81.63)

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55%,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食管括约肌松弛,使胃内容物随胃气上逆反流,导致食管粘膜损伤而发病,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中虚,以致脾气固摄无权,胃排气功能下降,胃气不降反上逆而表为诸症,本病的发病基础为脾胃虚弱,其病机为脾胃虚损,胃气上逆。所以本病的治疗应以祛邪为主,兼以补虚。

补中益气汤的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气不足之证,是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经典效方。现代研究证实本方剂具有抗炎消肿、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道粘膜修复和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既保留了西药制酸、抑酸及保护胃粘膜作用强的优点,又借鉴了中医药整体辨证施治的特点,增强了整体治疗效果,也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51(9):844-846.

[2]李真,李延青.2013年国际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5):57-62.

论文作者:陈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补中益气汤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陈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