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单位与客体关系与人的本质的思考_本质与现象论文

关于民事单位与客体关系与人的本质的思考_本质与现象论文

民胞物与——对人的类本质关系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胞物与论文,对人论文,本质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00(2003)03-0022-05

张世英先生把张载的“民胞物与”解读为“天下之人皆如我的兄弟,天下之物亦皆我 的同类”。在本文中,我们以“民胞物与”表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及这两个关系所具有的和谐品质等,并将它来表述人的类本质关系,希望以此为之注 入新的时代意蕴。

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把土地、资本、劳动力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把此中发生 的关系,例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看作是人与人的本质关系。然而知识经济毋庸置疑地把 土地、资本、劳动力降到了次一级的地位。其实,古往今来的生产,有哪一个时候不是 凭借知识来进行的呢?马克思曾经说过,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生产。而人的行为之 所以被称之为生产只是因为其中所运用的信息达到了知识的水平。人类生产原本是、且 历来是以知识运用作为本质属性的。那种使土地、资本、劳动力提到首要位置的现象只 能是知识性生产(也即社会生产)因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特定表现。

知识经济将人类的本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如果“信息是物质世界的普遍存在”,那 么人类与物类的区别只在于主体行为中所运用的信息的层次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动物 世界已取得了如下成就:运用信息反馈达到目标的行为方式,能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 生物机体,以及在此基础上“群”的构建,对环境的自适应等等。动物所不具备的只是 处理过的信息还没有达到知识的层次。一旦某种反馈中的信息达到知识的水准,某种动 物就从动物世界中走了出来。而当这种反馈刺激与动物主体发生的基因变异联系起来, 使想象、抽象成为主体的一种生理的机能时,人就产生了。人类的历史是从能思者的活 动开始的。因此,人类关系从生成意义上看,只在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挥,即知识的产 生和运用。

人类的一切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按照相互作用的性质所建立起 来的关系,这是人类关系在与动物相比较意义上的特征。具体地分析人类如何按相互作 用的性质建立起了现存的关系,就是对人类关系作出完整的揭示和把握。如果这一具体 分析表明,所建立起来的现存关系具有和谐的品质,那就是对人类关系本质上的和谐作 出了论证。显然,这种以动物世界所没有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具有和谐品质的关系便是 人类的本质关系。

二、人类和谐的根据

在生产关系的层面上,人与人之间主要地是一种利益上的相互作用。这种利益上的相 互作用的性质有“自组织”、“整体与不对称”两个方面,人们按照这两方面的性质建 立起的关系则是“同类相亲”的,即具有和谐的品质。

1.人们按照利益上相互作用的自组织性质会形成相互自由和对社会的归属。无论多元 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多么复杂,关系毕竟建立着并使系统呈现出某种秩序。这就是 现代自然科学中所说的自组织——系统元素间的杂乱无章的相互作用会自发地形成宏观 秩序。自组织现象在无机自然界中有,这并不是首先由普利高津揭示的,也不是从亚当 ·斯密才开始有的。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就对自然界的自组织现象作出了思考,(注: 庄子对天地运行的秩序有过思考:“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争其所乎?孰主张是?孰维 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 《庄子》天运第十四)普利高津在The New Alliance—Science in a Changing Context 一书的导言(1979)中引用了庄子这段话,认为“自发的自组织世界的观点”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中心观点。见《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第221页,湛垦华、沈小峰等编译,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安,1982年7月。)而司马迁则对市场的自组织已有了明白的表 述(注: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例举了全国各地的各色各样出产之后,写到:这些东 西“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 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 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现在的问题是,个人对这种自组织性质 有了认识之后将会有怎样的态度,从而构建出怎样的人间关系。通过自组织关系,每个 人就形成了一个双重态度:一是在将许多主体抛出自己的视野之外时,相互承认了各自 的自由;二是在看到和感受到总体结果(宏观秩序)对自己的影响时将自己看作是整体中 的一员,亦即形成归属于社会的态度。

2.其次,人们按照利益上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不对称性,进一步形成参与、进取和妥 协的态度。自由的、同时又归属于社会的个人面对这样的利益性质将采取一种怎样的态 度呢?如果人的思维能力只限于对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的认识,那就什么关系也建立不 起来。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得益可能不是最大。幸而人的思维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 能够超越自身看到整体的效果以及这一效果对自身的意义。也就是说能对利益上相互作 用的性质达到了解。于是,优越的整体效果使每个人采取“参与”的态度,利益不对称 则使每个人采取“进取与妥协”的态度,并形成相互关系的两种基本形态——竞争和合 作。

在整体效果难以预期,从而难以在事先的谈判中瓜分时,进取在先,相互开展竞争, 妥协则寓于其中;此时,谁成为得益较大的一方谁就是英雄,竞争的失败者则接受得益 不是最大的事实——妥协。在整体效果可以预期,从而可以事先谈判的情况下,妥协在 先,相互达成合作,进取寓于其中。全体成员在合作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竞赛 。

正是这种基于利益上相互作用性质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关系,使人类有了古往今来的 各种制度。大体上,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制度,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以整体利益为中心 的共同体制度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在价格基础上发生的多种博弈,则是竞争和合作的综 合。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认为,在自由和归属的基础上形成的参与、进取和妥协就是人 与人的本质关系的主要内容。显然,这一关系是理性的、向善的:此中每一个人对自身 利益的追求并不构成对一切人利益的损害。相反,在关系中每个人的利益追求,是一切 人追求利益的条件。没有每个人的参与、进取和妥协既不会有市场竞争,也不会有共同 体的合作。可见,这是一种“同类相善”的和谐关系。

三、人类与物类和谐的根据

1.人与自然间,最根本的关系体现在生产力这一概念之中。生产力说到底是一种物理 力。但人施放的物理力在力的世界中的地位已与众不同,抽象思维能力使它成为一种管 理力。而管理力有两个层次,一为控制力,一为生态智慧对控制力的驾驭。这两者都在 塑造人与自然的关系。

所谓控制力,是人将自己施放的物理力只用于调节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便从中取利, 而不用于与自然对象的直接搏斗。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是狡猾地利用自然界的相 互作用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观察古往今来的人类生产,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控制力越来 越清晰的画面。农业社会中,控制力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动力重合在一起。而当工业革命 使动力机代替了人的体力之后,人的物理力只表现为控制力便是一目了然了。信息革命 之后,机器体系不仅有了动力而且有了人赋予给它的某种智慧,人的物理力则表现为打 击键盘和移动鼠标,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控制力。

显然,控制力的施放是以对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前提的。而控制活动本身则是 主体按照控制的性质(例如,在负反馈中接近目标等)所建立起来的主客之间的关系。控 制力虽然永远存在,但它并不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表现,或高层 次的表现;抽象思维能力高层次的表现是人类用生态智慧驾驭控制力。所谓生态智慧, 是指人对生态平衡和演化的认识,人能根据生态系统平衡和演化的法则来使用自己的控 制力。生态智慧驾驭控制力才使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食物链得以持续地存在,并使生 态平衡向着提高人的福利的方向演变。这才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的或高层次的表现。

2.基于对复杂性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人要发挥控制力,就 要对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有透彻的了解、对人的控制行为有透彻的了解。人要发挥生态智 慧驾驭控制力就要对生态系统有透彻的了解。然而,人对这些能达到透彻的了解吗?恩 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 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往往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 ](P619)这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了解是非常地有限的。

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人的当下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在一方面构成了自然界的独立性:人 永远在尽穷它,但它永远不能被人所穷尽;在另一方面构成了人的自谦的品格:人在施 展管理力时必须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在各个可以选择的方案中选取对自然改动最小的方 案,以便给自己的行为留有足够的余地——在自然界作出“批评”的时候,可以按照自 然界的“意见”予以改正。

3.基于人类优越性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照料自然。尊重自然也便意味 着人类不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和美。然而自然界本身并不总是和谐的,自然界本身也有 灾变和破损,也会把灾难加于人类和一切生灵——即使人对它非常尊重。面对自然界的 肆虐,人不得不采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立场。然而这样一来,人类通常又会遭到自 然界更加厉害的报复。人类当然不会屈从于自己被毁灭的命运。爱因斯坦说,“避免人 类全面性毁灭这一目标,乃必须是优先其他诸目标的目标。”[2](P5)这就是人类的心 声。在一切生灵中,能够产生克服灾难的意识并具有足够力量的主体只有人类。这就是 人类的优越性,或者说人类与其他物类相比有着优越的地位。这种优越性可以保存人类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地球上的生灵,而最重要的是它能扫除噩梦,使大自然真正 地成为人类的母亲。看来,这种对灾难的克服绝对不是“对自然的征服”。其一,它原 本是在尊重自然基础上发生的行为;其二,它还使大自然提升了一个档次,使它具备了 作为人类母亲的资格。所以,这种基于优越性的行为,与其说是克服灾难,还不如说是 对大自然不和谐与恶的消除,是对自然的照料。

因此,“优越性”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它不是仅仅为了存活自身而可以不顾一切的 自私的概念。“优越性”是一个广博的概念。在形式上,它是站在人类之外对人类的观 察,就像地球上的人站在太阳系的立场来观察地球一样。在内容上,人在自然界地位上 的优越性,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界的使命。因为人是大自然创造出来伸张其固有的和谐 和美的使者,作为使者就要履行使命。

四、“民胞物与”的价值和意义

1.人类本质上的和谐关系是在不断地克服自己的负面中向前发展的。应该看到,社会 的分裂由以下两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一是体脑分工,二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分工。体 脑分工是社会资源作非平衡配置,它让一部分人能摆脱繁重耗时的体力劳动去专门从事 知识的发展。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制度创造,没有这一制度在几千年中所积累起 来的知识、文化和财富,就不会有近代的自然科学,就不会有当代的知识经济。然而, 体脑分工也唤醒了人们的欲望,并在攀比中使欲望膨胀起来。脑力劳动者可以不做繁重 的粗活,可以免去田野作业中风吹雨淋的皮肉之苦,他无衣食之虞,却备受人们的尊敬 。这使人们看到了一种生活样态:人原来还可以如此地生活!人类的欲望被激发了出来 。在没有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情况下,财富的增长只能主要地依赖低水平利用下的资源的 量的扩张,从而会很快达到它的边界。这样,体脑分工就发生了一个内在矛盾:在一方 面它不可能免去所有人的皮肉之苦,在另一方面它又使所有人产生了免受皮肉之苦的渴 望。其结果必定是少数人伸张了膨胀的欲望,而多数人被压抑着欲望的膨胀。这便造成 了人类最初的利益分裂,并延续至今。

体脑分工已经在现代性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所引领的知 识生产力,国家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匹配等等,从而为向高级的“人类和谐”阶段过 渡准备了现实基础。但分裂的惯性巨大,全球性问题已经在危机人的类生存,如此并不 加扼制地发展下去,人类是有可能毁于自己之手的。在这种情况下揭示和论证人类自身 和人类与自然之间本质上的和谐便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其一,它确认了人类和谐 并不是遥远的未来,并不是精英们对人类终极状态的先觉,而是当下人类活动中涌现着 的现实;其二,它建立了当下人类行为中的合法性标准,恐怖主义是反人类的,单边主 义是反时代的,而人类合作和照料自然则是合法的。

2.将“民胞物与”注入新的时代意蕴,可以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面旗帜。我们并不 全然否定“人类中心论”,不认为应该否定人的优越性以及对自然的改造,但我们还是 主张建立在肯定人与其他自然物本质差别基础上的“天人合一论”。它是中国文化的一 贯传统,张载的“民胞物与”也是以这一传统为首要理念的。天地是人的父母,天地之 体便是人的身体,天地之性统帅人的本性,人类、事物都是天地的子女,应视民如兄弟 ,以万物为朋友。在补充上“人的优越性的适度发挥、消除自然加之于人的不和谐”这 一含义之后,可以把“民胞物与”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和谐的概括 ,看作是人类优越性的发挥,看作是人类履行在自然界的使命。

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必需、也必定要在人类优越性的正确发挥中予以克服。如果人 类别无选择,那么“民胞物与”便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一面旗帜。这也将是中华文化对人 类的又一个贡献。

标签:;  ;  ;  

关于民事单位与客体关系与人的本质的思考_本质与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