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ini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Jini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刘远, 吴双, 郝晶晶[1]2018年在《基于“收益-声誉”双因素效用函数的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交易实现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复杂产品核心系统小批量订购的特点,考虑“收益-声誉”双因素对合作主体综合效用的影响,分析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合作的实现机理。在合理测度外协系统质量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类“收益-声誉”双因素效用函数表征质量交易主体实现合作交易的综合效用,并对“收益-声誉”双因素函数主要性质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合作情形,构建两级规划模型,揭示实现互惠交易均衡解的基本条件,探寻权重系数对合作效用的具体影响。最后,以某商用飞机公司和某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质量合作为例展开研究,验证上述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交易的实现提供了一类新的研究框架和解决方法。

秦立公, 朱可可, 胡娇[2]2019年在《服务供应链整合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务行业竞争环境加剧,考验着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供应链整合作为供应链研究的新方向,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需要明确。本文基于现实调查,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研究服务供应链整合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在服务供应链整合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能够显着调节知识共享和服务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周士新[3]2016年在《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亚太自贸区”,FTAAP)的倡议以来,对亚太自贸区的研究与规划逐渐进入亚太经合组织的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专门通过了一些政策文件。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对建设亚太自贸区提出了具体的路线图,为今后有关亚太自贸区的研究和落实进程提供了行动计划框架。从目前来看,亚太自贸区建设主要有四种政策途径:促进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单独依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整合RCEP与TPP,实现茂物目标。但上述四种政策途径都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甚至会出现FTAAP、TPP和RCEP共同存在的可能。从趋势上看,FTAAP建设正融入亚太经合组织的议程讨论和议题落实的过程中,并随之不断推进而进入更具体的政策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基于“收益-声誉”双因素效用函数的复杂产品供应链质量交易实现机理[J]. 刘远, 吴双, 郝晶晶. 系统工程. 2018

[2]. 服务供应链整合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J]. 秦立公, 朱可可, 胡娇. 商业经济研究. 2019

[3]. 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J]. 周士新.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6

标签:;  ;  ;  ;  ;  

基于Jini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