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思考_农民论文

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思考_农民论文

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解放了生产力,各业有所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使农村经济真正繁荣起来,顺利向小康生活转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可供选择的较好办法之一。

一、农村呼唤乡镇企业

1.发展乡镇企业是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以农安县烧锅乡为例,全乡共有耕地7724垧,平均每名劳动力占有1.3垧。一般情况下,一个劳动力可耕种3垧左右。劳动力的劳动并没有达到满负荷的程度。农民讲:4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6个月干闲,这并不是夸大之辞。广大农村劳动力及劳动时间的剩余,往往形成农民盲目涌入城镇。而城镇很多工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还有一些人没有固定工作,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或明或暗的待业大军。城镇居民就业不充分,农民进城劳动力无处可卖,往往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归。

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循序渐进的将一些农民吸收进来。进入乡镇企业的农民耕地可转让给其它农民,使农村形成即有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工人,又有种田大户的新的格局,从而保证了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

2.发展乡镇企业是使农民致富的重要战略决策。单纯的农业经济只能解决农民低档次的吃饭问题,达不到致富的目的。原因是农业受大自然左右严重。从播种、中耕到收获,诸多环节紧密相联,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影响整个年度生产设想的完成。乡镇企业在我国某些地方已成为异军突起的生力军,由此而致富的不乏其例。远处的大邱庄、华西村,近处的红嘴子,雄辩地证明了乡镇企业是农村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必经之路,是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可靠保证。

3.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重要措施。我们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是在1980年的基础上到2000年总产值翻两番。农业是实现翻两番的薄弱环节。从目前看,工业翻两番的目标有一定的把握实现,而农业翻两番就会出现较大的困难。上边已经表述过,农业总产值增加缓慢,中国人口十一亿多,农村约占八、九个亿,农业产值上不去,工业翻两番将被农业吃掉,工业根本无有能力去弥补农业产值这个空缺。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将为农村产值翻两番奠定基础和提供保证。

二、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客观情况也需要建立更多的乡镇企业。但从目前看,乡镇企业发展得并不景气。这就说明,金融部门一半以上贷款由于乡镇企业倒闭或者没有效益遭受损失。乡镇企业之所以处于这种状况,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

1.地方政府以乡镇企业资产所有者代表身份指挥经济活动,重数量,经效益,违背经济规律。长春地区,甚至整个东北,乡镇企业起步较晚,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地区,特别是与沿海相比,差距较大。面对这种落后局面,各级党政部门急于求成,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口号:“跳跃起步,超常规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消灭空白点”。并以此层层下达任务,要求每年以30%,甚至以40%的速度递增,并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干部政绩挂钩,完不成任务的黄牌警告,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致使部分党政注重抓投入、抓速度、抓产值,忽视了效益。

农村世世代代以种地为谋生手段,对办工业似乎有些陌生,文化水平偏低,技术力量缺乏,商品意识不强,管理经验不足,这些瓶径现象都制约着乡镇企业的起步、发展、兴旺,向更高层次迈进。在内外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以行政手段推动乡镇企业大批上马,不能不带来劳民伤财的后果。仅农安县在大办过程中就损失贷款348.70万元,由于违背规律,不问条件,轻视效益,有些企业刚刚立项,就预未着被淘汰;有的免强进入生产,产品傻大黑粗,打不开销路;有的因为市场变化,使产品失去存在的基础,被迫下马。

2.地方政府把乡镇企业当成第二财政,致使分配行为变型。乡镇企业管理措施不落实,大撒手,伴随较多的随意性,政府部门在利益上脱离实际的索取,使乡镇企业发展不仅步履蹒跚,而且险象横生。

有些乡镇为了得到上缴资金,对企业实行了承包。由于约束机制不力,出现了承包人包盈不包亏的问题。在承包过程中,对承包人短期行为不认真制止,人为的采取“分光、吃光、用光”掠夺式的经营。反复几次,个人腰包装满,党政部门资金缴足,企业掏空,直至停产关门。农安县高家店砖厂,从1988年开始,经历了集体承包、个人承包、租赁三个阶段,二年换了四任厂长,造成了56.20万元的贷款无法收回。

有些乡镇任意收缴所谓的上交利润,把企业推向走头无路的边缘。据调查,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生产和生存。农安县前岗乡共有10户企业,1986年实现利润4.10万元,政府缴去4.80万元,不仅没有为企业留下一定的发展资金,并超缴0.70万元。1993年,长春郊区城西乡皮件厂亏损15万元,主管部门仍然缴去8万元。农安县烧锅乡,对乡镇企业上缴利润上打租。根据企业应缴额,分成10个月,从年初一直缴到年尾,使企业叫苦不迭。这种对乡镇企业绞钉的土政策,往往因为生产资金短缺而缩小了生存的空间和余地。

乱拉企业资金也是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不利因素。从普遍情况看,乡镇企业资金在一般情况下,经常处于拮据状态。但有些实权人物,仍然向企业伸手借款,并长期拖欠。为了使生产连续进行,迫使企业拆东墙补西墙,拆裤腿补裤裆。有的占压职工工资,有的强行搞集资,有的甚至不惜血本向民间高利融资。这就极大的损害了企业利益。

3.地方政府对腐败现象制止不力,乡镇企业生存艰难。每办一个乡镇企业,多半人员过剩,不能满负荷运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时间较多,凡是有一定权力者,子女、亲属、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到企业里找出路,这就使企业无形中增大了开支,增加了费用。

企业资产的大量流失,将企业拖入困境。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凡是与企业有瓜葛的各路诸候,常常向这里伸手。有的借、有的白拿、有的少给钱多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人人来共产,企业难承受。例如:有个乡镇林木较多,自身有厂房,有带锯、有原料。如果正常经营。每年纯收益一般可达二、三十万元。但摆脱不了关系网的搜刮,不得不以每年上缴三、四万利润的方式忍痛交由个人承包。

如何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节,摆脱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使乡镇企业走出困境,我们必须要认真加以对待。

三、深化改革,确立乡镇企业新的发展模式

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在于现实有滋生这种条件的土壤。这种土壤什么时间能够铲除和得到根治,割不断理不乱。那么发展乡镇企业,就要绕开、躲开、离开,总的是摆脱外部的干扰因素,深化改革,换个思路,另僻蹊径。较好的办法是乡镇企业实行私营、股份和合资机制。无论实行什么样的机制,只要对生产力的提高有利,对生产发展有利,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利,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发展是硬任务。

乡镇企业实行私营、股份和合资的办法,有如下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1.利益共同。商品经济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优胜劣汰,无非是利益的竞争。过去是经济责任和风险界定不清,造成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责任和利益的断裂,风险观念、增值观念、成本观念淡化。而四面八方掠夺企业利益的势头却不断增强。表面上是企业共有,实质是人人有责,人人无责。很多企业“倒了庙,富了少数和尚”。

改变生产关系,走私营、股份、合资的道路,收益好坏,高低、多少,直接关系到生产组织者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从而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关切度。这样的企业,资金自己找,职工自己招,产品自己销,亏损自己包,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完善、自负盈亏的道路上来。企业的兴衰,直接威胁每个参与者,因此会出现九牛爬坡,个个用力的局面。大家关心企业,从而使企业逐步得到发展。

2.民主管理。乡镇企业实行私营、股份、合资经营,企业的一切运行就自然而然的排除了外来的“婆婆”。私人企业不违背各项法规,基本上属于个人行为。股份、合资企业,只要按照章程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进行参与,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成为经济实体,就会杜绝政府行政力量的直接影响。从而实施民主管理,对生产经营、投资、分配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这样的企业就不会出现片面追求产值,无效益投入和产品数量等摆花架子给别人看的傻事。务实精神将象一条红线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效益将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任何党政部门,都无权干涉、左右和制约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这就为企业生存创造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宽松环境。

3.敬业精神。实践证明,私营企业,不走形的股份制企业及合资企业一般效益较好。除了党的政策等因素外,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是促使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政府以企业代表的身份指挥经济活动,如有了成绩,报上有名,广播有声,电视有象,树碑立传。企业大面积受灾,代表仍然是代表,个人官职及经济利益丝毫不受到触动和损害。对企业管好管坏一个样,管对管差一个样,敬业精神不能充分体现出来。私营、股份、合资企业,主管人员和从事劳动的劳动者,全部资产属于他们所有,企业的兴衰决定个人利益的增多或减少。这就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生存创造空间,开辟道路。现在,许多大中型企业,设备完善,人才济济,但经营上却困难重重,严重亏损,人心浮动,很少有人关心企业的发展。但有不少合资企业,特别是私营、股份制乡镇企业,从作坊型开始,滚雪球式的进展,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不能不说是敬业精神作用的结果。

我们认为,乡镇企业要发展,就要走私营、股份、合资这道路。原有的企业也要朝这方面改造。

标签:;  ;  ;  

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思考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