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T-pro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李艳玲

绥化市第一医院 综合内科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诊断、预后意义。方法:81例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级别分为Ⅱ级组(27例),Ⅲ级组(27例),Ⅳ级组(27例),另取同期体检人员27例为对照组,观察NT-proBNP的水平。结果:CHF患者组入院时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 NT-pro BNP 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P<0.05)。结论:NT-proBNP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和评估方面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NT-proBNP;慢性心力衰竭;预后

前言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症状和体征因出现较晚而难以反映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自1988年日本学者从猪脑内分离得到B型利钠肤(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1995年Hunt在人类血浆中发现N一末端B型利钠肤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来,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心室容量增加、心脏压力负荷加重、心肌缺血、室壁肌张力增加时,心肌细胞的BNP基因被激活,生成含有13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信号肤被切除后成为含有108个氨基酸的利钠肤前体,被迅速分泌人血,并很快以1:1的比例降解为BNP和NT-proBNP。大量研究表明,NT- 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风险评估中有重要价值,是独立有报道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检测与CHF患者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CHF患者NT-proBNP水平与患者病情轻重的关系,探讨此生物标记物在诊断及预测心力衰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1例,其中男44例,女37例;年龄35-85岁,平均(59.4±4.5)岁。病例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②肝、肾功能不全;③舒张性心力衰竭;④恶性肿瘤;⑤心脏瓣膜病。根据心衰的诊断标准,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27例)、Ⅲ级组(27例)、Ⅳ级组(27例)。另取同期体检人员27例为对照组,观察NT-proBNP的水平。心脏事件定义为心脏性猝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及因心衰恶化再住院。

1.2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抽空腹静脉血3ml,不加抗凝剂,以4000r/min分离血清;荧光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正常参考值<450pg/ml。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录入SPPS17.0,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设定的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表1可见,CHF患者组入院时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 NT-pro BNP 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及循环淤血或水肿。CHF是心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伴随着心肌舒缩功能进行性下降的系统性、全身性疾病,其内在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循环内分泌、炎症因子、代谢激素等的持续激活和失衡。尚孟旗[1]对70例CHF患者的研究也表明,NYHA心功能R级、uI级、W级组与对照组相比,NT-proBNP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随NYHA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升高,且在HF组中LVEF越低,NT-proBNP水平越高。这些研究表明NT- proBNP是诊断HF的可靠指标,并能够判断HF严重程度,对心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许慧娴等[2]对60例HF患者进行了NT- proBNP检测,并用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VL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并分析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显示:HF组的NT- pro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YHA II,II<,1V级患者NT-pro BNP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T -proBNP诊断HF的敏感度为76. 8%,特异度为100%,与LVEF呈负相关,与LVDd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NT- proBNP可以用于对健康人群是否存在心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鉴别出没有HFI店床症状的左室功能障碍的患者,这类患者发生HF或死亡的潜在风险较高,临床研究显示,< 75岁用125 pg/mL,≥75岁用450pg/mL为临界值来筛查无症状和早期HF是显著有效的[3]。近年来,联合应用NT- proBNP的检测也应用于临床研究。林敏瑜等的研究表明,NT- proBNP,cTnI联合hsCPR评估CHF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意义大于单一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值得广泛采用[4]。本次的研究显示,CHF患者组入院时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 NT-proBNP 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P<0.05),本次的研究结果,再一次证实了NT-proBNP在CHF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并在CHF等级评估以及治疗预后都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尚孟旗.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安徽医药,2012,16(5),654-655.

[2]许慧娴.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探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3);40-41.

[3]姜熙鹏BNP与NT-proBNP的比较[J]. 学术探讨,2012,(3):265-266.

[4]林敏瑜,刘菁,辛福顺,等. 慢性心衰患者NT一proBNP、血浆肌钙蛋白I,hsCRP检测的意义[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4):379-380

论文作者:李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血清NT-pro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李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