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业质量研究_求职论文

就业质量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业质量研究_求职论文

就业质量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关于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问题论文,相适应论文,经济发展水平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就业质量的内涵、构成要素、衡量指标是什么?当前我国就业质量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就业质量……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就业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课题组认为,就业质量应该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宏微观相结合的概念。从微观层面上讲,就业质量是指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就业者就业状况的客观表现。从宏观层面上讲,它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评价方面,可以重点从以下维度评价:就业机会、就业状况、劳动关系、就业能力、就业环境。

我国就业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就业机会看,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保持在70%以上。——从就业状况看,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初步建立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框架。——从劳动关系看,企业用工逐步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不断完善。——从就业能力看,人力资源得到不断开发。形成了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基本格局。——从就业环境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覆盖中央、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五级管理、六级服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网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劳动者创业的政策措施。

(二)当前我国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是就业岗位依然不够充分,总量压力仍然很大;二是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不足;三是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不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劳动监察执法机制还不完善,劳动关系领域进入矛盾多发期;四是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不足,实现稳定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空间有限;五是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待进一步打破,就业歧视仍在部分领域存在。

(三)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二是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对就业质量有重要影响;三是劳动者素质制约就业质量的提高;四是社会意识对就业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提高就业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就业质量的基本原则

一是既重规模、又重质量。二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三是政策支持、市场导向。四是立足国情、循序渐进。

(二)提高我国就业质量的建议

一是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注重质量提升;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就业质量提高。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改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还要加强劳动者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建设;四是加强和改善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户籍身份分割,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五是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六是探索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建立多层维度、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核心指标,特别是把体现就业结构、就业状况、工资收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就业满意度等核心内容纳入指标体系,真正反映我国就业质量的状况,同时也贴近劳动者的切身感受。

标签:;  

就业质量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业质量研究_求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