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400
摘要:医患关系紧张,加剧护患沟通不到位。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情,从而发现患者的根本问题,并给予康复建议。传染科护理是非常态护理模式,由于患者患病体征特殊,需要隔离治疗,而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的关心和呵护,抓住患者的心理特质和本质需求,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度,改善护患、医患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良好的治疗氛围。
关键词:传染科护理;非语言;沟通技巧;应用探讨
引言:
在临床医学中,常态化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矛盾冲突发生,并改善患者对医院的态度。而有效的常态化护理以语言沟通为主,护理人员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愿意配合医生展开治疗。但非语言沟通在护理阶段也有重要的价值,如果非语言沟通应用到位,不仅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还从本质上降低患者对医院的态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特别是针对传染科患者而言,由于疾病特质,采用常态护理方式会加重患者心理压力,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因此,采用非语言沟通联合非常态护理方式来提高传染科患者护理的治疗。
一、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临床治疗史上,护理是一项繁琐、细碎的工作,是在院治疗重要内容。因此,护理要与患者、患者家属及医生之间保持默契,以此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而在护理阶段,必然要与患者、家属、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特别是与患者的沟通,有助于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抵触感,提高患者在治疗阶段的依从度,并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的合作关系,以此来改善患者对医院的态度。而对于传染科而言,由于疾病特质不同,保持语言沟通有可能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所以,护理人员需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从患者的心理、社会活动、角色及精神上给予支持,并依照患者的现有的康复状况制定非语言沟通护理计划,满足患者在治疗阶段的需求,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健康普及宣传,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以此强化治疗[1]。
二、非语言沟通技巧探析
所谓非语言沟通是指,利用情感疏导、姿态语言、面部表情、接触动作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友善的信息,以此建立相互尊重互信的关系。换而言之,通过肢体动作和空间感来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善意,从而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患者愿意配合护理展开治疗,并与护理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面部语言
在非沟通交流技巧中,面部表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例如,不屑的表情,嘴角会不由自主的上翘;开心,无需通过笑与不笑来鉴定,只需观察面部肌肉的松弛程度即可。由此可见妥善处理好面部表情有助于向别人释放善意的信息。而在传染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保持微笑以及友善的态度,来缩短与患者的之间的距离,并保持相互信任的状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病人在举手无措、恐惧不安时,护理人员的面部表情能够平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保持生活乐观的态度,以此来加快康复速度。
(二)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极为考究。在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通过肢体语言降低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抵触感。例如,提供附加值服务,主动帮患者整理衣物,为重症患者端送便盆,为患者按压身体等。通过这些细节来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这样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度,还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与医院良性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肢体语言的急缓、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轻重程度都能反映一个人此时的心态。护理人员在面对传染科患者的时候,切勿过于急躁、敷衍了事,给人一种不耐烦的感觉,这不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的流畅、自然、大方,并配合面部语言,营造良好的非语言沟通环境。
(三)肢体接触信息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常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等问题,护理人员应抛却常态化心理,应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在传染科护理阶段,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要时常关注,并且照顾妥当。特别是在进行肢体接触的时候,动作要自然、大方、认真,如果畏手畏脚或草草了事,则会给患者一种害怕、嫌弃的感受。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患者常表现自卑、恐惧的心理,如果护士主动与其握手,并协助病人采取治疗,积极为患者检测体征状况,则会给患者一种极大的鼓励和宽慰[2]。由此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治疗环境。
(四)特殊病人非语言沟通技巧
(1)暴躁型
传染科患者常因疾病的特殊性和别人的误解,对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从而表现出暴躁、愤怒的态度。而究其原因,患者承受压力太大,无法及时的进行排解,另外患者希望通过愤怒和暴躁赢得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耐心聆听患者暴躁的原因。对于此类特殊状况,护理人员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要求患者家属进行配合,以最大的宽慰态度来谅解患者,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在接下来的治疗阶段,要时常提醒患者用药,并保持良好的习惯,以此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度,营造良好的可治愈氛围。
(2)抑郁悲观型
传染病是特殊的病种,但不是不可治愈病种。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误解导致精神上受到挫败,外加上传染性疾病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增加患者心理负罪感,长期如此,是的患者保持不愿交谈、不愿面对、抑郁、悲观的心理状态[3]。而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护理人员要多加关心、时常照顾,晚上巡房时,帮助患者掩掩被角,以此改变患者的接纳态度,使得患者重新燃起治疗的希望,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治疗活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语言沟通行为能使护理人员直接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从人际处事方式来看,动作往往能给人带来最真实、直观的感受,因此,非语言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性关系,是确保患者愿意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的前提。从而,改善护患、医患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圣玉.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121.
[2]李玲.非语言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4,08:634-635.
[3]郭晓秀,杨丹,武志峰.有效护患沟通在骨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1):111.
论文作者:伍巧巧, 黄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患者论文; 语言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心理论文; 关系论文; 传染科论文; 而在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