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与评价研究_财务报告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和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明度论文,财务报告论文,上市公司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财务报告作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保证投资者知情权、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保证投资者从财务报告中了解公司的真实状况,已引起监管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各种财务报告违规行为对投资者利益所造成的巨大损害,也促使投资者对财务报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报告透明度问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透明度原来是指光线透过某种物质的能力,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则是指某个事件的公开程度,它既包括结果的公开,也包括过程的公开。在资本市场语境下,透明度是保证“公开、公正、公平”的应有之义。从现实情况来看,财务报告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占据了绝对比重,而且在可靠性、相关性等方面有着其他种类公开信息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根据《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的结论,我国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任程度和利用程度是很低的[1]。这一方面是由投资者的专业素质、投资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过低,使投资者通过财务报告了解公司真实、完整情况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Barth和Schipper(2008)认为,财务报告透明度是财务报告以使用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反映公司真实经济情况的程度,它一方面取决于财务报告本身反映公司真实经济情况的能力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程度[2]。

周晓苏、李进营(2008)指出,财务报告透明度应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局限于财务报告所应具有的某些静态特征,而是把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与以投资者为主体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接收、理解信息联系起来,是公司真实、完整图像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透明”程度,也就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利用财务报告了解公司当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等真实、全面情况的程度。财务报告透明度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公司所选择的财务报告特征,如所执行的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内容结构、披露形式和频率等,另一方面取决于上述因素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群体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相关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匹配程度。

可以看出,透明度这一概念已由最初作为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静态属性,逐渐发展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局限于财务报告本身,外延到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特征;由关注于财务报告的若干特征,发展为强调财务报告所能实现的信息传递效果。总之,财务报告透明度可以理解为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告这一工具向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公司真实经济状况的能力高低。

财务报告透明度是在上市公司面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形成的,相应的,对透明度的评价应注重其所能实现的信息传递效果,这也是与财务报告的职能一致的。研究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机制并构建评价体系,有着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透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从不同角度分散进行的,没有系统分析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机制,难以全面把握透明度的影响因素,这必然会制约透明度计量的准确程度,导致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不足。从现实意义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的知情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通过研究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机制,可以更加细致地评价透明度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影响因素,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打下基础。

二、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环节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般来说,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要经历信息的生成(编码)、信道的选择(发送)、信息的解码和反馈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会影响接受者对所要传递信息的真正理解,即信息传递效果。由于财务报告是按照特定的专业技术规范(会计准则等)编制的,具有较高的专业难度,要经历较为复杂的编码、解码阶段,使得信息传递效果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样。正如Bushman(2004)所说的,透明度最终是由信息的生产、传递、传播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是这一系统过程中各个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基于此,本文把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划分为五个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五个环节

图1中,粗箭头代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椭圆代表这一过程中的各相关主体。本文认为,以财务报告这一工具进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经过图1中各方块所代表的五个环节:(1)上市公司作为财务报告的生产者和发布主体,对相关财务报告特征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构成财务报告的生成基础;(2)财务报告本身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起着决定性作用;(3)为了维护市场正常运转,监管部门要对财务报告进行监督制约;(4)财务报告的传播途径和方法,对于投资者接收、理解信息有着重要影响;(5)财务报告的内容、形式等是否充分考虑投资者的理解能力和反馈的便利程度,是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直接因素。

基于上述五环节模型,本文构建了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分为环节、模块和项目三个层次:环节是指图1中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五个环节,每一环节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是指具有类似功能的项目集,可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在某一方面的状态;项目是用于评价透明度的具体指标。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是在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做出的,入选的项目除了对透明度具有重要影响外,还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能够有效捕捉上市公司之间的差异。评价体系详见表1。

财务报告的生成基础是指上市公司作为财务报告的生产者和发布主体,在财务报告的内容组成、结构安排、渠道选择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决定权,其自身的相关特征必然会对财务报告透明度产生基础性的影响。这一环节可以分为两个模块进行考察,即内控监督作用和公司治理效应,各模块又分别包含若干项目,详见表1。

财务报告的内容构成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依据,其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影响重大。财务报告既包括定期财务报告,也包括临时公告。前者包括年报、半年报和季报,其信息量大,格式规范,监管部门有细致、严格的要求,但缺点是时效性不够,不能为投资者传递及时的信息;后者包括与会计信息相关的临时公告,如产销快报、重大经营合同的订立或取消、重大担保合同等。这一环节由五个模块构成,即关键财务信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定期报告的及时性、重大财务事项公告和预测性财务信息,每一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其具体构成见表1。

财务报告编制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制约,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发挥财务报告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基本的监督制约方式包括独立审计师的外部审计和监管部门的行政监管两类,即这一环节可以分为行政监管和外部审计两个模块,具体的项目组成见表1。

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还存在一个向使用者有效传播的问题,使用者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投资者,还包括潜在的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财务报告是基于一定的专业规范生成的,其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强的专业色彩,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讲,完全理解和应用财务报告有较大难度。这一环节由三个模块组成,即中介解读、网络传播和公司推广,各模块的具体项目构成见表1。

财务报告是借助于会计这一商业语言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情况的工具,其透明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上市公司披露了什么、如何披露等,还取决于披露行为与投资者群体相关特征之间的匹配程度。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类型多样,其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拥有专业的分析研究队伍,资金量巨大,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和应用有着较大的优势,而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不但缺少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财务报告,而且也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阅读技能,上市公司应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将这一环节分为两个模块,即报告使用的便利性和投资者反馈,具体的构成项目见表1。

表1 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

三、形成环节和评价体系的描述性验证

自2002年起,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办法》,对主板上市公司上一年度以财务报告为主体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开。这一考评机制及其结果被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广泛引用,是当前较为权威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估体系。

一般认为,在信息披露考评中获得优秀等级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而不及格公司的透明度水平是最低的。财务报告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披露的好坏应该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水平。本文将结合这一考评机制及其结果,对前文所述的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环节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的描述性验证。

如果前述的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环节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是有效而可靠的,那么,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中分别获得“优秀”和“不及格”等级的上市公司,其在透明度形成的各个环节就会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优秀公司在各环节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不及格公司。由此,本文提出一个假设。

H1:信息披露“优秀”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各环节得分要显著高于“不及格”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各环节的得分。

(一)样本构成

本文以2007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样本选择的基础。根据深交所2008年4月7日公布的考评结果,2007年度信息披露考评共有42家优秀公司、22家不及格公司,其中,优秀公司中有1家B股公司。考虑到B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与A股公司有所差别,为了保持样本的一致性,我们将其剔除;同时,我们还剔除了1家数据缺失的不及格公司。最终的样本包括41家优秀公司、21家不及格公司。

(二)研究步骤

第一,根据表1所列评价项目和计分标准,查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和相关数据库,取得各项目分值。不同项目类型的数据分别来源于深交所网站、WIND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

第二,在取得各项目分值后,按照隶属关系进行加总,分别计算模块层、环节层和总分(TSCORE)三个层次上的最终得分。其中,对于中介解读(D1)和公司推广(D3)两个模块,考虑到其均为原始数据,不适宜直接加总,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计算各项目的平均值,如果某公司在该项目的数据大于其均值,则得分为1,否则为0。

第三,针对各层次最终得分,分别进行均值差异的T检验和中值差异的WILCONX秩检验,以判断两类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模块层。各模块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公司治理效应”、“关键财务信息”、“定期报告的及时性”、“网络传播”、“中介解读”和“公司推广”模块上,优秀组的均值至少是不及格组的2倍,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优秀组公司和不及格组公司在以上方面相差甚远,不及格公司明显落后。

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重大财务事项公告”、“投资者反馈”、“行政监管”和“外部审计”模块上,优秀组均值要比不及格公司高出50%以上,且在较高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优秀公司在这些方面要明显优于不及格公司,但幅度不大。

在“内控监督作用”、“预测性财务信息”和“使用与风险提醒”模块上,优秀公司的均值虽然高于不及格公司,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两类公司在这些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内控监督作用”模块可能是囿于相关强制性规范未给上市公司留下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造成公司之间尽管“实质”上可能有巨大差异,但大多数上市公司“形式”上都是合规的,是没有差别的;“预测性财务信息”不显著可能是由于评价项目选择的模糊性造成的,因为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只有在业绩大幅波动或亏损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业绩预告,而稳健的上市公司无此义务;“使用与风险提醒”模块不显著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造成的,这需要上市公司多加重视,增强主动意识。

2.环节层及总分。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五个环节,优秀组公司均好于不及格公司,且在较高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从综合代表财务报告透明度水平的总分(TSCORE)来看,优秀组要好于不及格组,且这种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表2 模块层得分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

表3 环节层及总分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

表4 各环节相关性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

综上,H1得到了验证,说明该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不同透明度水平公司之间的差异,其效度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检验

Botosan(1997)在论证信息披露指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指出,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内部一致性可以为该体系的可靠性提供证据[4]。如果评价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则可以说明该评价体系是可行的。

表4为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各环节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其上半角为Pearson相关系数,下半角为Spearman相关系数。

从表4中可以看出,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各环节均是正相关的,并且大多数相关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评价体系是可靠的。

另外,Cronbach's alpha系数是现有研究中广为使用的可靠性检验指标,一般来说,该系数应大于0.60。本文利用SPSS13.0软件算得该评价指标体系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59,大于可接受的最小临界值,说明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

综上所述,在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各环节及所属模块上,优秀公司与不及格公司均存在差异,并且绝大多数差异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们的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模型和评价体系是有效的,能够反映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差异,较为系统地说明了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机制。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优秀公司与不及格公司的差异是全方位的,贯穿于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整个过程,这充分说明财务报告透明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经历一个系统化的形成过程。因此,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各环节之间相互配合,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通过分析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过程,本文提出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五环节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结合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本文对上述模型及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五环节模型能够刻画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机制,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透明度方面的差异,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定量评价。评价体系显示了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因素,但这些因素对透明度的贡献能力存在差异,如何分配这些因素的权重,综合评价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水平,还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只有采用严谨的定量方法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准确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水平,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前提。二是我国的信息披露规范变动较为频繁,这必然会影响评价体系中项目的合理性。为了保证各项目具有足够的判别能力,应适时优化评价体系的项目构成,以保证整个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标签:;  ;  ;  ;  ;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与评价研究_财务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