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杜庆英 朱文彩 龙 磊

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杜庆英 朱文彩 龙 磊

杜庆英 朱文彩 龙 磊 山东省临沂沂州实验学校 276000

摘 要: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我校教师也纷纷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各个学校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大多是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沸沸扬扬,却没有实质性地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策略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这已成为目前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实行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宗旨,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即: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1.先抓课堂常规,再搞合作学习。课改初,我对组织合作学习充满了期望与想象,可是最初的喜悦与想象很快被现实的情况打破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人数太多,想象中活跃轻松的课堂成了乱糟糟的一窝疯,想象中积极踊跃的发言成了他说他的、我说我的,想象中的小组交流成了有人说、没人听的局面,再加上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个性迥异,往往一节课下来,声嘶力竭,汗透衣衫,却弄不清到底学生掌握了多少。我总在思考:国外一个班十几、二十个人搞小组学习,效果不错,而我们这一个班六、七十人也搞合作学习到底适合吗?大班额教学怎样才能与小组合作学习圆满地结合起来呢?

其实现在想想当初是走了不少弯路。课改并非是无理由地放纵学生任其发展,课堂常规依然应当是甫入校门的第一课,只有训练好必要的课堂常规,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小组学习。如果连自己都管不住,又怎么能和其他人合作呢?所以对新入校的学生不要急于搞小组学习,还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等整个班的纪律、情绪、习惯等方面稳定后再考虑新的学习形式。

2.小组成员的搭配要合理。分组时,应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之能力互助、互补,每一个小组都应有高、中、低不同水平的学习,均衡各组实力。分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1)学生的成就,在一个小组里混合各种程度的学生;(2)学生的能力,把各种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如观察能力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思维敏捷的……不仅可以提高活动效率,更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3)学生的性别,不同性别的学生往往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多视角的产生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4)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不同的学生所拥有的社会经验也各不相同,混合在一起可以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

3.合作交流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学习并非空穴来风,交流和讨论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的,个人的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是依赖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依然来自不同个体的独立思考,所以要在合作交流之前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4.对于小组的安排,各科教师应协调一致。在对于合作小组的安排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由于各科老师在小组安排时间上不一致,往往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有一次在月评比“优秀小组”时学生就发生了争执,原来前几天其他老师调整了小组人员,这一小组换了两个新成员,由此产生了对奖品分配的争执;有时这节课以小组为单位收的作业,到了下节课却因小组调整无法整组地分发,耽误了课堂时间,由此产生了不少麻烦。所以,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定期对小组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小组数学学习互动活动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不要为了迎合教学理念而互动,不要为了烘托热闹气氛而合作,而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小组学习互动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千 刘佳 时代呼唤“合作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彭光文 合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J].贵州教育,2006年,07期。

论文作者:杜庆英 朱文彩 龙 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7

标签:;  ;  ;  ;  ;  ;  ;  ;  

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杜庆英 朱文彩 龙 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