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海口方言传播价值研究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海口方言传播价值研究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海口方言传播价值研究

冯婷 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

摘要: 海口方言是当地文化的“记忆”,借助新媒体传播和弘扬海口方言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等方面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海口方言传播的价值,以期为海口方言未来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媒体;海口方言;传播价值

海口地处海南岛北部,琼州海峡南岸。因地处南渡江出海口而得名海口,是海南岛最具历史文化魅力的城市。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1988年海南建省后为海南省省会城市。海口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春天温暖少雨,秋天多台风暴雨,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海口方言隶属闽方言,方言中的重叠式形式、语法语意与普通话差别非常大。因海口靠近粤语地区,海口方言受粤语影响较大,有些海口方言便直接用广州话表达。比如,狗仔,发音gaojai,原意小狗,海口方言中往往用来称为小男孩。此外,海口方言中也有不少直接引用英语的,比如,球出界为“奥赛”来源于英语OUTSIADE。海口方言是海口历史文化沉淀最直接的符号化反映,其词汇内容可以说涉及海口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到商贸买卖,从劳动生产到天气变化,海口方言是海口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的凝聚,海口方言承载了海口独具特色的海岛传统地方文化特色。

如果说语言是历史文化沉淀最直接的反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那么海口方言就是地方文化最完整的映射。然而,由于对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的认识不足,受地理位置和传播方式的制约,海口方言的传播有明显的局限性。不仅外来游客无法知晓理解海口方言的意思和文化内涵,就连许多土生土长的海口居民也未必理解。其中,海口本地较年轻的居民,日常生活中也已经很少使用海口方言进行沟通交流了。这些现象的出现显然是不利于海口方言的传承和发展的。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多元发展,海口方言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在保持海口方言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进行海口方言的传播成为了海口地区语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海南方言素来有“语言活化石”的美称,是富有独特魅力的海南岛文化景观之一。我国著名的语言学研究学者曾说过,“没有方言的语言生态是脆弱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的实施,海南将迎来飞跃的发展。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的计划将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进入海南。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的发展、普通话的推广、多远文化的冲击及境内外文化交流的普遍加深,海口方言正经历着巨大的冲击。海口方言是在海口这片土壤上成长发展起来的,海口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口方言对于海南方言乃至整个语言学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当地人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方言是当地人民千百年来生产经验和生活智慧的凝聚,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形成的语言现象。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说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每个人对自己的故乡都有着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生活饮食习惯上,也体现在语言的自觉选择使用上。以海口方言为例,当地生长并会说海口方言的人们普遍难以区分平舌音与卷舌音,例如顺口溜“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从当地人嘴里念出来往往就变成了“细细细,席细席,席细细席细,细席细细席。”然而正是这夹杂着海口方言气息的普通话拉近了当地人民的距离,类似于此的语言现象更是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1) 有机/酸复合溶液化学作用下,随着浸泡时间增加,煤样表面逐渐被溶蚀成碎屑状的小颗粒,矿物之间粘结力下降,胶结面消失,结构逐渐变得松散脆弱,表观形貌发生巨大变化。

依据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地处淮河右岸,江淮丘陵北缘,属丘陵地貌,总体地形南高北低。场区主要位于采煤塌陷区内的垃圾填埋堆及其周边,受人工活动影响,地势高低不平,其中场地内的垃圾堆长度约600 m,宽50~150 m,呈不规则长条形,垃圾堆高度10~20 m,顶高40~48 m,垃圾堆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多为麦田,总体地势略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34~38m。

二、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海南岛的高速发展及外来人口的增多,当今海南省使用海口方言的人数日益减少,使用年龄层也以中老年人为主。海口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显现出后继乏人的趋势,海口方言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变得的鲜少有人知晓,前景令人堪忧。2018年中国网民突破八亿,其中中学生网民排量第一。海口方言传播若能借助新媒体网络的传播力,想必能够更有效的被海口年轻受众所接受,这将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海口方言既是一种地方文化,也是一种语言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应与当地社会经济或文化发展相联系。例如,利用海南方言命名的“呀诺达”景区,具有地域代表性和民族人文特色的命名使景区有了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该景区也成了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海口方言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海南岛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海口方言的传播和推广有助于外地游客更加了解海口的风土人情,有助于打造海南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信息传播日益紧密的今天,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与传播使语言文化趋同的倾向日趋明显。在这种困境中,海口方言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海口方言,如何让更多年轻一代人了解海口方言,如何体现海口方言的价值,这一切俨然成为了一项具有深刻研究意义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吕建华.网络环境中我国方言传播的特点与路径[J].今传媒,2017(9):51.

[2]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王琳.海南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J].海南大学学报,2011(6):8.

[4]雷小兰.语言的经济价值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6):108.

作者简介: 冯婷(1990-),女,汉族,海南海口人,硕士,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标签:;  ;  ;  ;  

新媒体环境下的海口方言传播价值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