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良 湖南省桃源县第九中学 415700
【摘要】深度学习给新时期的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对学生的学习课程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意在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自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21-01
虽然深度学习这个概念是新提出来的,但是深度学习的思想却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传统中,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如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比如朱熹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国家新课程标准中也有很多关于深度学习的描述,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说研究深度学习是一件很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课程设置主问题
主问题是语文课堂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问题,它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着内在的牵引力,影响着学生的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设置好的主问题,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培育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一篇课文的问题可以有很多个,也可以只提一个,找准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点找切入点:从出人意料的语言切入,从课文内容的矛盾切入,从贯穿全文的线索中寻找……
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中,一位老师从主题切入,设置了“贝多芬的伟大在哪里”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这样便使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课文题目是人们读课文的第一关注点,所以在教学中从课文题目提出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本文设置了两种不同时期的生活,为什么要这么设置,这两种生活的前后顺序可以调换吗?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感触与理解,把握了作者的结构顺序和写作思路。
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关注学生的前理解
前理解学说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曾经说过:理解,是奠基于一种先行掌握之中。这里的先行掌握就是前理解。前理解是理解课文的必要条件。在高中语文中,要对文本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必须要有前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经历较少,他们在通读课本时候,与课文、作者之间的经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并且尊重学生的阅读前理解,教师要作为一个引路人,把学生引导到对课文的理解上来。方法上,比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对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社会风气等等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的人生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所谓的“理解能力”就是“学生前理解素养的高下”,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教材的深度,丰富课堂细节,培养学生的前理解能力。
三.把握教材的整体,解读教材的点线面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正确的解读教材的一般方法,提高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和理解能力。课本的不是单一的,要善于找出知识点有联系的地方,瞻前顾后,把它与前面的课文有相互联系的结合起来。或者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身边寻找教学素材。在提问题时注重问题本身,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不提出模棱两可有很多种回答的问题。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回答,认真分析问题的本质。让学生都从问题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不提没有意义的问题。提出问题时还要看学生们的接受程度,让优等生和差等生都能参与到问题当中,调动课堂的气氛,达到交流和教学的目的。提问题要围绕核心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四.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各项技能
根据现时代教育对教师们提出的要求是必须要具备有一定的社会观念,并且要与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打好教学基础,在高中的教学中,想要扎实学生道德品质观念的基础,必须要做到组织学生们在课外进行有关知识和阅读性探究,加强和牢固学生们的知识,在阅读中累积知识经验,把学生的知识面都给进行扩展。这对传统语文教育来说是新的挑战,虽然很多学校进行了很多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但是很多学生仍然感受不到活动的目的,没有形成自己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资源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就是要学生听懂所要表达的意思,要培养学生在交往时能够听懂他人言外之意的意思,例如小明很不爱卫生,总是喜欢把垃圾丢在地上。同桌对他说了一句:小明,你好爱卫生啊。这时候这句话要表达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学生要善于去辨别不同的话表达的意思。说,要不断的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件学校存在的事物的看法,要他们说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这样他们才能给感同身受。总之,要利用一切有利于学习的方式去学习。
总结:深度学习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加有成就感,它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体验,并且在生活实践中也能够体会到深度学习的好处。相信当深度学习成为一种学习模式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不会再是一种负担,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养成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存和. 寻求把语文课堂引向深度学习的路径[J]. 中学语文教学, 2016(12).
[2]胡云飞.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 2017(24).
[3]马爱和. 深度学习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渗透浅析[J]. 时代教育, 2017(12).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16年立项课题批准号XJK016 CZXX054《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论文作者:陈新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学生论文; 深度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教材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