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前景_科技论文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前景_科技论文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及合作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交流论文,台湾论文,两岸论文,发展现状论文,科技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大量外移到社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资讯、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在岛内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台湾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台湾科技产业也开始关注祖国大陆投资市场。台湾当局推行“戒急用忍”政策,限制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21世纪即将来临,展望世纪之交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人们无不对台湾科技产业现状、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可能性以及如何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等问题感到关切,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一、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

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策略性工业”和“十大新兴产业”两个既相互衔接而又有所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台湾当局正以所谓“科技岛”计划带动科技产业跨世纪发展。台湾当局的有关政策和策略,对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若干弊端和不足。

(一)台湾科技产业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

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和后进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劳力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发展行列,台湾原有的传统工业和重化工业失去比较优势,面临发展瓶颈。为此,台湾当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关于高科技产业的定义和涵盖范围,各国或地区无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台湾是选择所谓符合市场潜力大、关联效果大、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能源消耗低,及污染程度低的“两大”、“两高”、“两低”标准的工业,如资讯、电子、机械等,作为科技产业重点加以发展。当时台湾对科技产业又称作“策略性工业”或技术密集工业。80年代台湾通过发展“策略性工业”,使科技产业获得初步发展。

进入90年代,台湾全面推进高科技工业发展。80年代中后期,传统劳力密集工业因投资环境恶化纷纷移向岛外生产,以“策略性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工业尚无力取代传统工业。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台湾当局决定加大力度,把高科技产业列为1991年开始实施的“六年国建计划”的发展重点,仍然按照“两大”、“两高”、“两低”标准,在原有“策略性工业”基础上,重新选择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太、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10项高科技产业,即所谓十大新兴工业,加以重点发展。预计到2002年,十大新兴工业产值将增加到942亿美元,占台湾制造业产值和出口比重分别上升至29.4%和67%。

10多年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以资讯、半导体工业为代表的台湾高科技工业获得迅速发展。1997年十大新兴工业产值增达527亿美元,占制造业产值比重上升至23.9%,占出口比重升至35%左右。与1992年相比,产值增长93%,产值比重和出口比重分别上升8.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以上。科技产业成为台湾重要支柱产业,科技产品出口成为台湾出口产品的主力。

(二)台湾科技产业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特点

以十大新兴工业为代表的台湾科技产业虽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各产业发展基础不同,以及台湾当局政策因素的影响,目前发展很不平衡。

1.资讯、半导体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科技产业的龙头。1997年两者产值和出口值均约占十大新兴工业的七成五以上。资讯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1997年产值达336.64亿美元(包括软硬体)(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5月21日、1998年11月27日。),在十大新兴工业中居首位,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日本,居第三位。其中主机板、滑鼠、影象扫描器、键盘、电脑、数据机、电源供应器、监视器、网络卡、绘图卡等十多项产品的产值世界排名第一,世界市场占有率在38-74%之间(1996年)(注:台湾《经济日报》1997年1月7日。),台湾为世界第三大资讯产品输出地区。半导体工业发展在十大新兴工业中也较突出,1997年产值达2479亿元新台币(约合75.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居各新兴工业之首,产值排名在世界仅次于美、日、韩居第四位。同时,一批著名半导体企业,如台积电、联电、德棋、华邦、茂矽、日月光、旺宏等脱颖而出。

2.资讯和半导体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在资讯工业中,硬体业发展很快,软体业则发展较慢,1997年前者产值达301.74亿美元(包括海内外生产),后者34.9亿美元左右,软体业产值仅及硬体业的十分之一。在半导体工业中,以集成电路(IC)制造业为主,1997年产值为1532亿元台币,占半导体工业产值的61.8%,IC封装业产值478亿台币,占19.3%,IC设计业虽增速较快,但产值仅363亿元台币,占14.6%。

3.近半数十大新兴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除资讯、半导体工业发展较快以外,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工业的发展尚可,但其余如航空航天、高级材料、消费性电子、医疗保健、污染防治等工业发展均较缓慢,规模不大,年产值在20亿美元左右,有的仅几亿美元,其中消费性电子和医疗保健工业的产值还一度呈下降趋势。

(三)台湾发展科技产业的政策和策略有得有失

为了准确把握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有必要了解台湾当局发展科技产业的有关政策。台湾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和留美高科技人才大批返台(1980-1995年海外返台专家学者共45120人,占同期岛内毕业硕士博士人数的51%)是分不开的。此外,台湾当局发展科技产业的一些政策和策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从宏观上看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点:

1.创建科学园区,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1980年台湾在新竹成立第一个科学工业园区,近20年来,该园区在带动台湾科技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最初阶段,园区管理较为“保守被动”,特别是引进技术来源以日本为重点,而相当长时间内竟无一家日本企业在园区投资,故科技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90年代初期,为配合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园区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推出高科技产业发展四大新策略(注:台湾《工商时报》1992年3月23日,台湾《经济日报》1992年4月7日。):一是建立“联美合作典范,强化对日本竞争体质”,即将技术引进对象重点由日本转移到欧洲,尤其是美国,吸引其高科技企业到台投资与技术合作;二是吸引台湾大财团入园区,每件个案投资额均需在10亿元新台币以上;三是健全关键科技产业体系,使园区成为台湾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四是透过创业投资公司,即风险投资公司引进关键技术或吸引海外有成的学人到园区投资。这些较具“突破性”的新政略,使台湾高科技产业转而主要依靠欧美技术和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新竹科学园区也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重镇”。1998年园区厂商272家(其中109家为返台学人参与和创立),登记资本额5106.3亿台币,员工7.26万人;营业额4550亿元台币,其中集成电路占50.7%,电脑及周边产业占35.1%,通讯产业占5.8%,名列前三位,其余精密机械、生技等产业所占比重不大;园区研发经费占营业额6.2%,而一般制造业只占1%(注: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统计季报》1998年12月。)。

2.通过研究机构直接主导和支援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一工作主要是通过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等应用型研究机构来完成。具体运作是,由台湾当局提出专案研究计划,委托工研院研究,再转移给民间企业或衍生出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工研院电子所均扮演着重要角色。1975年电子所即接受“经济部”委托,开始执行“半导体(IC)示范工厂计划”,自美国RCA引进技术,进行IC开发。1980年电子所示范工厂衍生出台湾第一家晶圆制造厂——“联华电子公司”,也是在新竹科学园区落户的第一家公司。其后,工研院电子所又先后衍生出从事“超大型集成电路计划”的台积电公司、负责“光罩制作”的台湾光罩公司,以及从事“次微米技术”开发的世界先进积体电路公司等。

3.变“选择性”租税奖励措施为“功能性”奖励措施。1990年1月台湾实施新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以取代自1960年开始实施长达30年的《奖励投资条例》。同时,将过去强调的“选择性奖励”措施改为有助于产业升级的“功能性”奖励(注:台湾“经建会”编印1995年《经济年报》。),即加强对投资自动化设备、防治污染、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立国际品牌形象等奖励,凡属十大新兴工业和关键技术的重大投资计划,将享受5年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优惠。该《条例》的实施对促进台湾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4.大力推动与外商企业结成“策略联盟”,以利资金和技术的引进。这一措施于90年代初开始推动。所谓“策略联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合资、技术交流、共同研发或行销、产能互换、相互技术授权或以上活动的组合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注:台湾《华商贸易周刊》1993年1月。)。台湾推动的“策略联盟”组合过程,是先由“经济部”和外商签署策略联盟意愿书。具体组成方式,有的是官方和外企直接组成,有的由官方出面组合企业与外企组成。类型有生产型、研发型、行销型等。据台湾有关统计,截至1996年10月底止,与“经济部”签署策略联盟意愿书的跨国企业共达41家,其中美商占一半以上,其余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等欧洲厂商。“策略联盟”比一般单纯的投资与技术合作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不仅有利于外国企业提供新兴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或关键零部件,而且有利于联合开发世界市场,对推动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5.推动“科技岛”计划。台湾当局于1995年初推出包括建立“制造中心”等六大中心在内的“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7年由于政策上的某种需要,强化“制造中心”在“亚太营运中心”中的地位,并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将台湾建成“科技岛”。为此,进一步调整十大新兴工业项目,将生物科技等产业列入(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5月17日。)。同时,重新规划布局科学园区,除扩建北部地区的新竹科学园区外,将重点在中南部地区兴建若干科学园区或科技工业区,亦称“智慧型工业园区”,并鼓励民间申请设立。目前,南部地区以资讯、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科技产业的研发与制造为主的“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现占地面积1928公倾,为新竹科学园区的3倍)。台中、苗栗等中部地区以资讯软体、航空航天的研发与制造为主的科技中心亦在筹建中。台湾当局通过科学园区南移,使台湾在下世纪初形成北、中、南三大核心科学园区为主干、拥有多个技术性工业区的“科技岛”,以此带动科技产业的跨世纪发展。

总的看,台湾选择的是为国际大企业专业代工的发展科技产业模式,主要是代工制造(OEM),还有一些代工设计(ODM),目前资讯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代工比例分别高达近3/4和1/2以上。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扬其制造技术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和中小企业众多的长处,避其基础研究不足的弱点,从而带动台湾科技产业,主要是资讯、半导体工业迅速崛起;但同时也导致台湾产业技术进步的局限性,即这种技术进步只能是从初级的加工升到高级的加工,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总体上仍很薄弱,自有品牌和行销渠道仍十分缺乏,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主要来自欧美、日本,产品出口市场也集中于欧美市场。台湾著名半导体企业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认为,台湾科技产业的隐忧,主要在于还未进入最尖端的科技产业,发展重心还停留在非尖端的硬体产业上(注:台湾《工商时报》1999年5月2日。)。

二、加强两岸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是大势所趋

进入9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继台湾劳力密集型工业大量外移到祖国大陆之后,资讯电子等科技产业也开始关注大陆投资市场。为此,台湾当局于1995年8月提出“戒急用忍”政策,1996年7月开始实施新版台商赴大陆投资审查办法,限制台商大企业和科技产业到祖国大陆投资。但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一)海峡两岸传统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力密集型产业在岛内面临发展瓶颈。祖国大陆实行对外开放,对资金和相对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的迫切需求,以及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和广阔市场,成为两岸传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海峡两岸均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不仅具迫切性,而且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

首先,台湾科技产业需要向外寻找生产基地和拓展市场。台湾部分科技产业,尤其是资讯硬体业,即电脑及周边设备产业,目前生产技术已较成熟,为提高竞争力,只能在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规模上找出路。而岛内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规模狭小,资讯厂商自然要向外寻求出路。从全球市场看,资讯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低价化趋势加快,将迫使资讯相关产品的制造加速移往祖国大陆。

其次,祖国大陆具有发展科技产业的优良环境和条件。近十多年来,祖国大陆高科技产业也获得迅速发展。祖国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起步于1986年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以及1988年的“火炬计划”。目前,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包括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工业在内的一批优势产业,核能、能源、光电以及通讯等工业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先后成立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997年销售收入330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55亿美元(注:《新华文摘》1999年2月。)。大陆在基础科技和某些尖端科技方面大大领先于台湾。尤其是,大陆丰富的科技人才、广阔的市场以及低廉的原材料,可以为台湾科技产业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据台湾业者指出,台湾有关资讯产品在祖国大陆生产成本比岛内可降低3成,有的甚至更多。如在大陆生产主机板,人工成本是4毛钱,而台湾则是大陆好几倍(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5月3日。)。就市场而言,预计1999年底,大陆个人电脑的市场销售量将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再次,两岸科技产业各具竞争优势,有着多方面合作可能。从两岸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项目上看,台湾的十大新兴工业和祖国大陆“九五计划”中的科技产业项目有很大一致性,且两岸各科技产业如资讯、半导体、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各有优势与不足,可以实现互补。从两岸科技企业看,台湾有台积电、联电、宏棋等一批著名高科技企业,祖国大陆近几年也迅速崛起一批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如联想集团,其产品在大陆市场的销售量甚至已超过IBM、康柏、戴尔等国际大企业。两岸高科技企业之间完全具备合作的基础与条件。联想集团总裁1998年4月就专程到台湾,寻求与同行的合作。

(二)台湾资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来已纷纷移师祖国大陆

祖国大陆以其人力、技术与市场方面的优势,成为台湾资讯厂商海外生产基地的首选地区。包括宏棋、大众、神达、金宝、英业达、致福、光宝、鸿海、台达电、国巨等大型资讯电子厂商都已到祖国大陆投资。生产产品包括主机板、键盘、显示器、滑鼠、监视器、交换式电源供应器等,几乎囊括台湾居世界市场占有率首位的十大资讯产品。据台湾“资策会”统计,1995年至1998年4年中,资讯硬体在台湾本地产值比率由72%降至57.3%,降低14.7个百分点;在大陆生产比重由14%升至28.8%,升高14.9个百分点(注:台湾《中央社》1999年2月11日。)。这些资讯厂商依靠在大陆的量产化和低成本的优势迅速成长,不仅产品居全球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前列,而且大陆厂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对母公司的贡献度也日益提高。如生产电源供应器的台达电公司,1997年大陆厂营业收入已与台湾母厂旗鼓相当,该年上半年大陆厂对母公司每股税后净利的实质贡献度为2.02元台币,居各上市公司之首(注:台湾《经济日报》1997年11月19日。)。生产主机板等产品的致福公司,目前大陆厂员工数达2200人,相当于台湾员工数1.75倍。由于经营绩效好,台湾资讯电子厂商在大陆不断扩大投资,并带动相关零部件厂商赴大陆投资,形成上、中、下游完整的垂直生产体系。目前在广东东莞地区已形成台湾资讯电子厂商上、中、下游完整生产体系;苏州、上海地区的台湾资讯电子厂商也已具上、中、下游生产体系的雏型。今年,台湾最大的主机板生产厂商华硕电脑公司也决定赴苏州新区工业区设厂,10多家上游零件厂商将随之共赴祖国大陆投资。

此外,近年台湾资讯软体业者也纷纷到祖国大陆寻求多种形式的合作。目前主要的合作形式是利用大陆丰富的人才,设立软体研发中心。例如宏棋电脑在上海成立以产品专案开发与技术支援为主的研发中心,该中心为宏棋公司的三大软体研发中心之一。金宝电子公司也相继在上海和北京成立规模上百人的软体开发中心。此外,两岸软体业者的合作还有共同建立销售管道、共同开发产品或共同承接软体代工委托,以及成立合资企业等形式。

(三)跨国企业加快开拓中国市场步伐,势将推动台湾科技企业把眼光进一步转向祖国大陆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币值稳定,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使跨国企业加快了开拓中国市场步伐。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金融服务业等方面的进一步开放,将对外商产生更多的吸引力。为抢占市场先机,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进军中国市场出现两个重要动向:一是纷纷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制造中心的重要据点和产品全球生产重镇。例如,日本理光株式会社今年4月决定把该集团的传真机制造中心设在上海,还准备在上海设立影印机与大型晒图机等该集团主力产品的制造中心。二是纷纷在中国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4月19日。)。世界软件业巨子美国微软公司于1998年初在北京设立研究开发中心,最近拟将原有编制扩大;美国英特尔公司也宣布将投资5千万美元,在大陆成立研发中心,并于今年首次在中国举办“科技论坛”;日本富士通的中国研发中心也将成立;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拟在大陆设立一个技术园区,等等。跨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步伐加快,掀起“研究与开发”投资热,对台商将产生两个效应,促使其调整对祖国大陆投资步伐:一个是竞争效应,即台商在大陆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势必促使其加快进入步伐;二是带动效应,即台商势必跟随为其代工的国际大企业扩大在大陆投资。总之,台湾科技产业要进一步升级,必须创新,而在市场规模受限的条件下,以祖国大陆作为发展依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三、推进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一些想法

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大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技人员与科研单位的交流与互访;二是双向技术引进与合作;三是科技产业双向投资。十多年来,人员交流与互访已较频繁,中科院前院长周光召和科技部长朱丽兰曾先后访台,台湾科技人员和研究单位到祖国大陆访问者也日渐增多。双向技术引进与合作方面,台湾实行“出严进宽”政策,严格控制台湾高科技技术移转大陆,而鼓励台湾民间企业引进大陆科研成果与产业技术。但引进大陆技术需经第三地,因手续繁杂和负担沉重,效果不佳,目前仅引进大陆技术60项(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5月31日。)。科技产业投资方面,目前仍处单向状态,且台湾仅资讯硬体业到祖国大陆投资较多,半导体工业几乎没有投资,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科技工业的交流与合作也很少。总的看,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科技产业投资与产业科技合作很不尽如人意。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干扰所造成。因此,为推进两岸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除祖国大陆有必要进一步改善软硬投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应清除影响目前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乃至整个经贸关系发展的几个思想障碍。

(一)认为两岸产业的“互补互利”局面已逐渐转变为“竞争”态势。这种说法早在几年前即见诸台湾一些官方人士讲话中,但近年来喧嚷更加厉害。最近,台湾某经贸官员提出报告称,过去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产生很大互补作用,但近年大陆在国际市场取代台湾技术密集产品的趋势日渐明显,两岸产业已由互补的分工局面,逐渐转为竞争态势(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2月5日。)。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即两岸产业是否已由互补局面转变为竞争态势,以及如何看待两岸的竞争问题。实际上,台湾当局人士依据两岸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出现“此消彼长”趋势,以及台湾资讯产品在大陆生产比重已达到29%,来断定两岸产业已由互补转为竞争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看两岸产业是否具互补效应,不能单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消长的表面数字看,而应做全面分析。首先,随着祖国大陆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贸易拓展,尤其是电子、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在美、日等市场占有率必然逐步提高,而台湾的占有率则相对下降。在大陆出口产品中有一部分即是台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这并不能称为是竞争;其次,台资企业能从这种投资和出口拓展中获取利润,当然也有利于它在岛内的发展;再次,台湾通过这种转移和扩展推动了岛内产业的转型升级,台湾方面从两岸经贸中得到的实际利益究竟如何,大家都心中有数,而且随着两岸经贸和台商投资的深入发展,这种互补关系只能加强而不会减弱。应该说互补与竞争二者是相对的,互补中存在着竞争,竞争中也有互补,只要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适当的竞争还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成为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对抗的良性竞争。

(二)认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趋势发展下去,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经济“边陲化”。关于台湾是否出现产业空洞化的争论可以说在几年前已大体有了定论,台湾经贸部门和学术界不乏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报告。例如,台湾工业主管部门在经过调查研究后即得出结论认为,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台湾不但未出现产业空洞化,反而与大陆形成有利于两岸产业分工的形势。”事实上,如果没有劳力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祖国大陆,台湾产业升级就很难有今天的成效;同样如果没有资讯产品加工基地外移大陆,台湾科技产业也很难有持续的快速发展。

产业“空洞化”的说法站不住脚,“边陲化”的说法最近又在台湾出现。但不仅多数台湾学者,而且连一些经贸官员都不赞成这种说法。据台湾某经贸官员认为,“边陲化”其实是非常模糊的概念,可勉强解释为所谓的依赖理论,不过依赖理论也有其盲点,发展不起来。从古到今,台湾的经济也未曾自主过,有一些依赖未必就不好(注:台湾《工商时报》1999年3月30日。)。中兴大学经济系教授周漆城认为,台湾与大陆之间,其实是“整合”,并非是“边陲化”;对于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台湾不应该只站在“是否会沦为边陲”这种防卫性思考角度,而应该持“怎样做对台湾才是最好”的立场;对台湾最有利的是顺其自然,让市场决定是否该和大陆整合,如果想用政治手段干预经济,以换取政治上的筹码,结果恐怕会是台湾比大陆受创更严重(注:台湾《工商时报》1999年3月30日。)。

(三)认为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发展有碍“台湾安全”。这是长期以来台湾当局限制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借口。如果上述竞争与互补、产业“空洞化”、经济“边陲化”等问题搞清楚了,所谓安全问题也不辩自明了。应该说,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是台湾保持稳定的最大保障。目前两岸已初步形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两岸经贸发展创造的效果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近2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它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双方政治敌对状态总体上趋于缓和,对这种于双方都不可或缺的经济联系,无论哪一方本不应轻意切断或停止。但台湾当局以安全为借口,采取“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台湾科技产业到祖国大陆投资,这是用政治干扰经济的做法,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目前,台湾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其解决之道可以说都离不开两岸经贸关系尤其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如何因应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虽相对较轻,但大大超出台湾当局的预期。1998年,台湾外贸出现几十年来少有的大幅衰退,经济增长率仅达4.83%,降到自1983年以来的最低记录。尤其是数十家大型企业相继爆发财务危机,形成“本土性金融风暴”,对经济和社会安定造成冲击。台湾当局虽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企业纾困,但效果不佳,应该调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正如台湾有媒体建议的,台湾应该重新思考如何通过两岸经贸交流的加速来解决问题,即进一步开放两岸贸易与投资的限制,不仅开放台湾重要产业到祖国大陆投资,还应准许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重要产业,以此来降低台湾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营业利润,这才是纾解经济困境和克服社会动荡的可行做法(注:台湾《工商时报》1999年2月5日。)。

其次是如何因应加入世贸组织(WTO)问题。祖国大陆与台湾将以先后顺序加入WTO。做为WTO成员,台湾必须遵循自由化规范,如果执意采取“排除条款”,将对其入会造成障碍。台湾当局正酝酿在入会后利用安全等例外条款继续对两岸经贸和“三通”加以限制,并宣称“戒急用忍”政策不变。但在WTO架构下,两岸经贸关系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因为WTO是多边协定,台湾很难自外于一般规范,尤其是,来自台湾工商界要求进一步开放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今年以来,为因应两岸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不少企业已经计划采取行动,如华硕电脑等资讯厂商决定到大陆投资就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企业准备抢攻大陆金融业,有的准备盖电厂等。事实上,台湾经贸部门的内部分析也认为,祖国大陆加入WTO扩大开放商业、服务业市场,将增加台商前往投资的吸引力,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将更加密切,势必对“戒急用忍”政策造成冲击。

第三是“亚太营运中心”的成败问题。1997年,为配合“戒急用忍”政策,台湾当局将“亚太营运中心”调整为重点建立以“科技岛”为目标的“制造中心”,以期带动台湾经济跨入21世纪。台当局认为,发展“科技岛”可回避发展海运中心和空运中心对大陆腹地的依托和两岸“三通”的迫切要求,使台湾经济走与大陆“渐行渐远”的发展道路。但如前所述,台湾“科技岛”计划要成功,也离不了祖国大陆在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同时限制两岸经贸交流和“三通”,也大大减弱了跨国企业到台湾设立营运总部的意愿。近年来,在台湾的外国商会接连发表“白皮书”,指出台当局若继续限制两岸经贸往来和“三通”,“亚太营运中心”则很难成功”。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将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海峡两岸资源禀赋与科技能力呈现互补关系,有着相当宽广的合作空间,两岸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必将获得互利双赢的效益。

标签:;  ;  ;  ;  ;  ;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前景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