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中心幼儿园 726100
【摘要】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为幼儿园丰富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活用乡土资源和大自然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打造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教育,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领域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027-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因此,充分把乡土材料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来,既能将美术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又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给幼儿以直观的感性认识,尊重了幼儿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在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新热情的同时,又能降低学习成本,减轻幼儿园和家庭的负担,使得美术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程度大大提高。我们开展乡土材料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方式和策略的探究,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一、乡土材料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方式
在农村,是不需要担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在其广阔的天地里,有着极其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
原生资源是指原本存在,但要经过开发才能生成的资源,主要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关的传承性的乡土文化资源所构成,如人、物、风俗、历史等。我们根据农村特色,把乡土材料分成:植物类、沙石类、民间劳动工具类、昆虫动物类和其他废旧日用品类。在材料的收集上,我们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去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向幼儿介绍这个材料的作用和它的美处,来激活幼儿美术潜在细胞.
二、乡土材料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策略
(一)建构多彩乡土环境,营造开放的体验场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便已经有了“对形式审美要素的敏感性和注意力的选择性,这种感知是表面的、直觉的。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的协调活动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幼儿园的乡土环境创设是艺术氛围营造的一条重要途径。
1.创设乡土环境,激发幼儿创意灵感
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感知素材,为幼儿营造充满乡土美术气息的环境氛围,则是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第一步。为此,我们精心布置充满乡土美术气息的环境气氛,充分发挥三维空间(墙面、地面、空间)的作用,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走廊、每一个墙面都会“说话”。如:大班幼儿可在瓶子上画上画,挂在教室的墙面上或者是走廊上;中班幼儿在丝瓜瓤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堆放在走廊上或者悬挂在教室的横梁上;小班幼儿可以用各种小木板染色并串在一起做成美丽的项链,挂在头像上。这种近距离的幼儿作品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2.参与布置主题墙,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视觉是审美感知最主要的功能。幼儿沉浸在充满乡土美术气息的环境中,从不同角度把握事物的色彩、线条、形态,从不同方面感悟事物形象的审美特征,久而久之,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主题墙的设置中,我们提倡幼儿利用多种农村独具的自然材料来进行创设,提供幼儿不同的材料,让孩子来创造,让墙面散发出浓浓的乡土特色。如在中班活动《花瓣变变变》和大班《麦秆创意》中我们让幼儿用各形状的树叶和麦秆进行创意,发挥想象力
(二) 创设区域活动,角落弥漫乡土气息。
1.开设特色区域,感受乡土氛围。
我们开展的区域活动,不是单一的让幼儿去“做做、玩玩”,而是由教师从中去协调各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将乡土艺术创作与区域活动有机相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策略一:整体布局
在创设特色区域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教室的某处划分出一块角落,将其创设为“乡土创意坊”,将材料和辅助工具分类投放在创意坊里。
策略二:分区特色
对于分区特色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分多个区块,可以根据乡土材料用法分为“塑造区”、“造型区”等;也可以根据材料的种类分为“泥工坊”、“蔬菜工坊”等等。
2.利用各种材料,提高创意思维。
丰富的乡土材料给幼儿的区域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能打开幼儿艺术创造想象的空间。
策略一:材料的多用性
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提供原生态的,还要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或工具让乡土材料一物多用。
策略二:材料的趣味性
有些乡土材料(如蔬菜类)幼儿可能平时接触的比较多,可能会他们失去兴趣,如何让这些材料重新引起他们的兴趣呢?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如:小班幼儿用青菜梗印玫瑰花;用竹子不同的形状印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用藕印蝴蝶;用青椒印出月季花;中大班幼儿可在番薯、土豆上刻出花纹,然后再印;又如:用丝瓜筋进行艺术构造活动,突出一个“变”字,让幼儿根据丝瓜筋的形状、材质等特征进行想象构造,孩子们通过卷一卷、捏一捏、压一压、剪一剪、贴一贴使丝瓜筋变形,创造出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其乐无穷。
(三)开展多种生态活动,享受艺术情趣。
1.生成主题教学活动,融入乡土艺术。
把具有乡土地方色彩的材料运用到主题活动中,使幼儿园美术活动更接近生活,更能够引起幼儿艺术创作的情感共鸣。我们将自然界中显现出来的多种资源运用到主题教学之中,把自然物运用到主题活动中,融入原有的主题教学活动。
策略一:材料的有效组合
如:小班《打扮水果宝宝》教案中建议我们用各种颜色的蜡光纸、条状皱纹纸等来打扮水果宝宝。我们还可以结合各种草、树叶,花等材料来打扮水果娃娃,使它们别具风格,更具有乡土气息。
策略二:挖掘、发现材料中的“主题”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对于身处城乡相结合的地域,对于这些材料随手有得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要挖掘能引发幼儿探究动机和兴趣的本土化材料,丰富主题活动内容,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用蔬菜制作的娃娃,非常精致。我们就利用蔬菜制定了大班《蔬菜娃娃》主题活动。
2.开展生态美术节活动,体验创美乐趣。
本土资源中所蕴涵的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随手可得,它们具有其它材料所没有启发性、暗示性和可塑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联想。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这些材料通过想象、绘画、塑造、制作等美术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如:举行“泥塑展览节”等等。以生态美术节的活动形式来开展美术活动是幼儿学习美术的一个有利时机。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就蕴涵于自然、社会、生活中。在幼儿美术教学工作中,能够开发和利用好乡土文化这片活水,对于园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开发、实践,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丽.从课堂作品到基于自然的生长,对利用农村自然物开展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3).
[2]袁娟.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幼儿论文; 乡土论文; 美术论文; 材料论文; 幼儿园论文; 创意论文; 资源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