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其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对工程管理工作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研宄有效策略提升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 重要性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从而加大的工程管理的难度。并且建筑工程管理直接和工程的施工质量挂钩。所以必须要首先要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其次要详细的掌握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影响,从而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同时管理水平的好坏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向的影响。因此,对于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多样性、波动性、局限性、隐秘性四个主要特征,只有认清了建筑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才能对症开药,提高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样性指的是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气、地质条件、操作方法、施工工艺、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波动性指的是质量控制受天气气温变化、操作方法的细小过失,材料性能的差异与规格和机械的磨损等的影响。局限性是指工程建设的各个部件只能事先严格检测,一旦使用,就不可能再拆开进行检测,进行换货或退货处理。隐秘性是指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中隐藏的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工序繁琐,很难从外观和尺寸等外在条件判断工程质量的高低,需要更科学专业的测试。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面临的困境
2.1技术方面的困境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和施工设备也在不断地创新,很多新设备、新工艺开始运用在工程施工中,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对新技术不重视等原因,不愿引进新技术,或是引进新技术后未能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导致新技术和新设备难以得到有效运用。同时,很多建筑企业十分看重经济利益,在施工过程中会着重考虑施工成本、所获经济效益等,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习惯选择价格低廉的劣质材料,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使建筑在投入使用时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再加上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所选用的施工人员专业素养普遍较差,施工经验较少,无法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也导致了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建设效率大大降低。
2.2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工程质量是工业工程与民用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如果质量不到位,必然影响其建设。但是,大人多数的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没有进行过定期的指导与培训,对有关标准的掌握程度欠缺,相关的质量管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足,不能承担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往往出现问题,破坏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2.3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的难度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从而影响到施工的技术质量。二是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每一处设备、每一条管道、每一根线路、每一栋建筑都各自有各自的特征,导致四化工技术难度增加,专业协调匹配难度也增加,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水平也就随之增加。三是由于现代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安装的质量技术方面要求越来也高,涉及到的专业层面越来越多,各自专业都具备各自特定的空间位置和技术标准,同时各专业之间又要求能够在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上能够协同施工,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全面考虑技术配合,细致周全的顾及到交叉部位的施工,否则就很容易产生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以及规章制度
一个建筑项目从开始筹备到后期的施工,都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员的参与,而众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意见不合也影响施工,因此,要在其中选择一个管理者,当出现分歧,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后续工作的时候,管理者要发挥指导作用。当建筑开始施工的时候,更加需要一个管理者,管理者是建筑质量监管的核心,对于建筑质量的监管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国一些施工场地中,没有具体的监管人员,有的地区有管理人员,但是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的,在对质量建筑中,不清楚监管的内容与建筑的质量标准。因此,在施工的现场要明确管理制度,选择符合标准的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在施工的现场也要建立一个质量监管体系,保证建筑施工的环节都在质量标准以下。尽管建筑在施工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但是不管外部怎么影响,在质量的标准制度下,施工环节都不会偏离质量标准。
3.2科学控制施工成本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环节的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建立成本分析制度,保证成本预算与核算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尽可能的避免资源浪费,优化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使施工成本能够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3明确各环节质量控制目标
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验收标准,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在施工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人员需要保证材料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在材料入库前进行试验检测,在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后才能入库并投入使用,以确保主体结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施工质量能够高人一等,而不是仅要求施工质量符合最低质量标准即可。同时,加强对施工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如地下室、楼梯走道、卫生间等,尤其是人们不常去的建筑部位,应进行重点施工和检查。另外,还应在施工中积极引入新设备、新技术,以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要求技术人员在每一施工环节进行前,都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讲解这一环节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等,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
3.4加强监督管理
对建筑施工现场和施工个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的监督检查,做好防患措施,具有忧患意识。监督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执法意识,严格执法,平等待人,完成本职任务,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3.5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质量体系需要人去制定,并且需要大家去遵守。而质量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知道。在质量管理中,必须用系统的方法去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并重视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不能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盲目的推翻,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进而完善现代质量管理体系。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施工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2(06).
[2]吴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和管理原则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4).
[3]曾肇远.浅谈加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08).
论文作者:刘合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环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