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网络协同效应分析_物流网络论文

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物流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虽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物流资源的盲目扩张与存量资源利用率低的矛盾,如何在日益缩小的空间里进一步压缩物流成本,并不断提高运作效率,如何在满足小批量、个性化、高频率的现代物流需求上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济化运作,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优势,已成为理论与实践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代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拼,也不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网络竞争”时代,只有能在网络中更好地组织、协调与其他成员关系的那些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1,2]。从物流未来发展来看,物流产业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化的服务网络系统,以网络为特征的物流运作与组织模式将是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要真正发挥物流产业的效用,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全面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运作系统,有效实现物流网络的协同化运作。本文试图借鉴系统论与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研究物流网络的协同运作问题及其协同效应,以期为物流网络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

二、协同及协同效应的界定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创立了协同学。根据协同学的观点,“协同”亦即协调合作,大量复杂开放系统,基于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通过内部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同,会在宏观尺度上产生有序的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3]。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4]。Andrew Campbell认为协同就是“搭便车”,当从公司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的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Tim Hindle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技能、共享有形资源、协调的战略、垂直整合、与供应商的谈判和联合力量等方式实现协同。邱国栋、白景坤则从价值生成的角度提出:“协同效应=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同步效果”[5]。

本文认为:协同是为实现系统总体发展目标,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有效的协作,科学的协调,以达到整体和谐的动态过程,是各个子系统、子要素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的运作发展过程。一般来说,系统的各要素、各子系统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协同行为会产生出不同于各要素及各子系统的单独作用,所产生的系统整体效用就可以理解为协同效应(SE,见式(1))

其中:SE表示协同效应;表示要素产生的效用;F(S)表示系统S产生的效用。协同效应通常有以下3种情况:

1.协同正效应:SE>0。协同正效应指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体效应的增值,即超过各个组成部分的效应之和,通常理解为“1+1>2”或“2+2=5”。此时,f是一个非线性函数。这种增值主要表现为资源整合和优化基础上资源利用率的增大、系统运作效率的提高、系统整体成本的节约、效益的增加等。

2.协同负效应:SE<0。协同负效应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体效应的贬值,即低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效应之和。此时,f是一个非线性函数。这种贬值主要体现为系统运作效率的降低、资源的浪费或由于协调不当引起协调成本高于协同效益等。

3.无协同效应:SE=0。无协同效应指系统整体效应与各个组成部分分散运作产生的效应之和相同。无协同效应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系统只是各个子系统简单的叠加,子系统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此时,厂是一个线性函数,即。第二,由于系统整合或协同的复杂性,协调成本等的增加刚好抵消了协同增值效益。

因此,协同所产生的效应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具有不确定性,毫无疑问,协同正效应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研究的重点。

三、物流网络的协同特性

物流网络的协同是物流网络系统的各要素、各环节、各节点企业在资源、目标、运作等方面彼此协作、协调与配合,物流网络系统与服务对象以及外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协调与配合,以实现各成员和物流网络整体价值增值和功能提升的过程。与一般系统的协同相比,物流网络具有其特殊性。

1.物流网络是经济社会及物流实践发展的产物,其演化过程呈现“点—线—链—网”的发展轨迹,因此,物流网络的协同也突出地表现出点、线、链、网的发展特点。

2.物流网络本身是实体网、虚拟网等多种网络的复合体,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复杂系统,同时具有有形的实体运作性和无形的经济社会性特征。其内部各个节点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有限理性经济人”,节点间既存在合作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其协同较一般系统更为复杂。

3.物流网络是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化的社会系统,既具有自组织性,也具有他组织特征。因此,物流网络的协同既具有各节点企业自发作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企业希望通过协同获得更大利润愿景下的自觉努力行为),也具有外部作用特点(主要表现为实现整体协同目标而制定的各项行为规则、契约、合同及外部环境的诱因、约束等)。

4.物流网络本质上是个综合性服务系统,因此,物流网络的协同不仅包括自身的协同,也包括与客户的协同及战略层面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

四、物流网络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

从协同运作目标来看,可以将物流网络系统划分为3个协同层次(见图1),低层次协同是高层次协同的基础,高层次协同是低层次协同的保障,而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正是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协同运作表现出来。

图1 物流网络的协同层次

物流网络战略层协同是物流网络整体发展目标、整体竞合制度等的设计,以及物流网络与服务对象、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发展的协同。战略层的协同体现出一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协同理念。

物流网络战术层协同是物流网络内部子系统的协同,包括业务运作网络、组织关系网络与物流管理信息网络。业务运作网络是物流业务运作节点与运作线路的集合,业务运作网络主要是作为物流业务活动运作的平台和基础性资源。组织关系网络是指以物流为联系的企业形成的网络关系集合,包括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物流管理信息网络主要指基于各企业信息系统间沟通的网络,是物流政策、策略和过程信息化的集成管理平台。这几个子系统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物流网络业务层协同是指物流网络实体运作过程中的各个业务功能环节的协同,包括运输、储存、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技术等的协同,这是物流网络协同运作的基础。功能环节的协同效应主要以时间、位移和成本为衡量标准,这个层次的协同重点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功能环节之间的“效益背反”问题。

总的来说,从长远来看,战略层面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这是一种协同外部效应,也是物流网络辐射效应的体现。业务层与战术层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一种协同内部效应,是基于各种有形、无形物流资源整合基础之上,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知识创新效应以及技术扩散效应等的综合体现(见表1)。

五、物流网络协同效应产生机理分析

(一)一般机理

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是在点-点协同、线-线协同、点-线协同、链-链协同基础之上形成的综合运作效应。

1.点-点协同。点-点协同既包括业务层面上各种物料资源移动过程中的停顿节点如仓库、配送中心、站场等之间的运作协同,也包括组织层面上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协同。节点之间既有纵向互补式协同,横向合作式协同,也有服务辅助式协同。点-点协同能增强节点的柔性,延伸节点的核心能力,节点经过较长时间的沟通和合作,还能够形成一种学习机制,激励出网络的创新效应。

2.线-线协同。线-线协同指的是物流运作过程中各类物料实际流通的物理线路的协调,其中,交通运输线路是形成物流线路的主骨架。各类线路之间的协调不仅能节约资源,更能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带来明显的时间经济效应和空间经济效应。

3.点-线协同。点-线协同即物流节点与物流线路之间的协同,包括物流节点的各种基础设施设备的技术标准与线路运输设施设备的衔接,物流节点作业组织管理与线路运输组织的配合等。有效的点-线协同能实现物流运动过程与停顿过程的紧密耦合,减少不必要的转换与等待时间,实现整体物流网络运作的顺畅衔接与高效运作。

4.链-链协同。链-链协同即在前三种协同基础上形成的各条物流链之间的协同。物流网络实质上也是多条物流链的集合体,物流链之间通过业务集成、资源集成等方式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从链式协同模式过渡为网络式协同模式。

(二)节点企业协同机理分析

1.基本思路。点-点协同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物流网络协同运作的核心。点-点协同效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节点企业的收益,如果通过协同,各企业的收益增加,则说明产生了协同效应。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动力,无疑是争取赢利[6]。从物流网络企业节点来看,不论是专业物流企业,还是生产商、销售商等,实现物流网络化运作都是以追求利润为根本,通过物流网络的协同运作带来各个节点利润的增值是协同得以实现的根本动因。因此,可以建立企业利润序参量方程来进行分析。对于控制参量的选取,可以引入投资和成本两个参量。投资是对任何经济系统的变化发展影响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外生变量,从生产型企业角度分析,投资可以分为扩大生产投资和实行合理化投资,各环节成本的变动随着投资变动而产生[6,7]。为使分析更具一般化,本文将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对企业主营业务的投资,直接投资对利润增加的作用是直接的;间接投资是对非主营业务的投资,包括合理化投资,其对利润增加的作用是间接的。

2.模型建立。借助协同学原理和势函数研究思路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

首先建立企业利润序参量方程,设R、I、C分别表示企业的利润总额、投资总额以及总成本

3.举例分析。下面选取企业联盟物流网络、第三方物流网络与产业链物流网络三种典型物流网络进行分析。企业联盟物流网络是联盟企业(非物流企业)之间就物流运作达成网络化、协同化的运作系统。第三方物流网络主要是由专业物流企业所形成的物流网络,按照第三方物流网络所承担的物流功能,目前存在功能型和综合型物流网络两种类型。产业链物流网络是将产业链作为物流网络的发展载体,节点企业包括产业链上的成员企业,如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也包括专业物流企业。

通过上述分析,三种物流网络通过协作,均能产生V′>V的效果,即产生了协同效应。

六、结论与启示

研究物流网络的协同特性及其协同效应,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物流网络的性质和特征,有利于物流网络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要充分发挥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1.不断增强物流网络的弹性协同能力。物流网络的弹性协同能力指的是物流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恢复能力,这是物流网络与外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协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2.注重物流网络建设、运营与产业的衔接与融合。物流网络决定着各种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及其空间结构,物流网络与产业的高度衔接而形成的复合运作系统,实现了产业企业与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交互延伸,能建立起新的协同竞争优势,将是物流与产业快速、良性发展的一种高度适应形式。这种衔接以产业关联特性为基础,以标准化运作为手段,包括各种软硬件的标准化。

3.对物流网络效益的合理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要建立一个科学、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保证协同化运作获得的整体效应大于分散运作下效应的总和基础上,还必须保证各节点成员获得的利益要大于分散运作时的利益,这是协同运作的利益基础和重要保障。

4.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规划要从社会的宏观层面上实施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关联的行业多,涉及的地域广,必须打破各种地方限制和行业限制,才能拓展物流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真正的社会合理化。

5.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是关键。物流网络的协同必须有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的支持,信息起到了关键的沟通与协调作用,因此在物流网络的构建以及运行中,必须考虑信息网络平台的同步发展。

6.注重被组织措施的合理采用。物流网络的协同运作与发展,除了系统自身的自组织特性之外,各种被组织措施,诸如有效的激励、监督、控制机制仍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控制手段的程度,过多的控制可能会降低物流网络系统的柔性和创新能力。

标签:;  ;  ;  ;  

物流网络协同效应分析_物流网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