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不是殷都的废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殷墟论文,废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和发展地。现在可以知道,商朝都城殷墟就在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它的发现和发掘在新世纪初以最高票数荣登“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榜首。这是河南的光荣。然而,关于殷墟,仍有许多人不了解,甚至是误解,这其中包括对“殷墟”名字的误解(误解比不了解离真相更远)。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殷墟,是商代帝都的名称,但是,在今天却被普遍解释成“殷都留下来的废墟”,差别甚大,不可不辨。
我们先来看几种普及性图书里的说法:
“殷墟,是商代盘庚至纣期间(公元前1395年至前1123年)的王都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被周灭以后,这个王都也就日渐荒芜,变成了废墟,久而久之,便埋没到了地下。”(河南省安阳市文化局编:《殷墟——奴隶社会的一个缩影·绪言》,文物出版社,1976年)
“商王朝被周武王灭亡以后,‘殷’这个都城就没有用而逐渐地荒芜了,时间一久就变成废墟,后来就慢慢地被湮没在地下面,以后人们就叫这一地区为‘殷墟’。”(孟世凯:《殷墟甲骨文简述·前言》,文物出版社,1980年)
在一些权威书籍杂志里也有这样的理解: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来,殷都成为废墟,人们称之为‘殷墟’。”(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中国古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商朝自盘庚时迁都至殷,即现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周武王灭商后,殷都逐渐荒芜,以致后来慢慢地湮没于地下,成为‘殷墟’。”(贾双喜:《甲骨文:3000年前的百科全书》,《地理知识》(2001年改为《中国国家地理》),1999年第10期)
由此可见,把“殷墟”理解为“殷都留下来的废墟”这种看法是非常普遍的,可惜却是错误的。
《说文解字》:“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丘”、“虚”实际是一个字,“虚”是丘增加声旁变成的,后来“虚”又用作“空虚”的意思,于是便给“虚”加形旁成“墟”,表示“丘”的意义。“殷虚”、“殷墟”在古书里是同一的,古人常把“虚”用作地名字,这个“虚”字绝不是废墟之“墟”。
“公会宋公于虚。”(《春秋·桓公十二年》)
“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左传·定公四年》)
“桀败于有皞之虚。”(《史记·殷本纪》)
“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史记·周本纪》)
还有直接用“殷虚”的:
“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左传·定公四年》)
“项羽乃与其洹水南殷虚上。”(《史记·项羽本纪》)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史记·宋徽子世家》)
“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虚。”(《史记索引》引《汲冢古文》)
这些资料都证明,从前古人所用“殷虚(墟)”,是指殷都,决非指殷都之废墟。古人又常用“夏虚”、“商虚”,也都不是指废墟。
“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史记·吴太伯世家》)
“夏都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曰夏虚。”(《史记索引》)
“分唐叔以大路,……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左传·定公四年》)
“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史记·卫康叔世家》)
其实,对于殷墟不是殷都之废墟,学术界有许多人明了并已指出来了,可惜这种观点不曾普及。
“古之宋国,实名商丘。丘者,虚也。宋之称商丘,犹洹水南之称殷虚。”(王国维:《说商》,《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6页)
“殷人从盘庚迁往河南安阳——殷墟——这地方以后,便建立了一个完形的种族奴隶制王国。”(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三联书店,1954年,第1页)
陈梦家先生还专门指出殷虚有三个,他也是在“殷丘”的意义上使用“殷虚”的,而非指殷都留下来的废墟。参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30~31页。
“殷虚”本用来指殷都,可由古书的记载看出。殷墟被发现以后,学者常借用“殷虚”来指称殷墟遗址,乃是因为古已有其名,而非因其成为废墟。王国维、陈梦家等先生就是在这层意义上使用的,或者二层意思兼用,《新华词典》的解释具有代表性:“殷墟: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新华词典》没有给出“殷墟”的本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不必把那么古老的东西端出来。但是,由于遗址——废墟的可联系性,也由于读者日多,逐渐造成了混乱,殷墟变成了殷都的废墟,所指似同,实际相差十万八千里。近日检看《中州今古》,发现2001年第4期有刘雅鸣、杜鹃两位新华社记者撰写的文章《永远的殷墟》,文中用词准确,很感欣喜,但毕竟还有不少人不甚明了,所以写此小文,希望引起重视,在“殷墟”的宣传工作中,逐步纠正这些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