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8例设为肝硬化组,此外按照对等原则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机体健康人群28例设为健康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二维超声显像两组肝脏及血流变化。结果: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主干管径较健康组有显著增粗(P<0.01),而肝硬化组患者血流峰值速率、血流平均速率较健康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脾脏发生肿大比例最高,与其他形态改变发生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B超进行肝硬化检查,可明显显现出患者门静脉主干管径、肝器官形态组织学改变以及血液流动力学改变,能为临床诊断肝硬化提供有效依据,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肝硬化;B超检查;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144-01
肝硬化是临床中常见的肝脏慢性进展性疾病,是长期由多种或一种因素反复影响而导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近年来,临床有研究显示,绝大部分的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管径发生扩大,血流变学出现明显变化,而肝器官组织在形态上出现特征性的改变。为了探讨这些改变性特征能否成为肝硬化可靠的临床诊断指标,笔者对2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B超诊断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8例,均通过病原学以及手术病理检查得到明确诊断,入组的28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肝硬化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在32~70岁,平均(44.7±3.4)岁。此外,以对等原则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机体健康人群28例设为健康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45.1±3.8)岁。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对照研究。
1.2 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进行检查,测量两组的门静脉主干管径、血流峰值速率(Vmax)以及血流平均速率(Vmean);使用二维超声显像观察肝硬化组患者胆囊壁是否改变、是否存在腹水、脾脏是否存在大小改变等,以及观察肝器官形态的变化、肝脏实质光点的变化。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均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值资料以(x-±s)表达,两组间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门静脉主干管径以及血流速率的比较
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主干管径较健康组有显著增粗(P<0.01),而肝硬化组患者血流峰值速率、血流平均速率较健康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B超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完善。作为常见病肝硬化采取B超诊断价值也得到临床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B超在诊断肝硬化中提供以下两点的可靠依据:(1)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主干管径和血液流动力学的改变。在研究结果中显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主干管径较健康人群组呈现明显的增粗,血流峰值速率、平均速率较健康人群组有明显降低。为可能是由患者肝脏组织病变而致使肝脏组织内发生循环障碍,促使门静脉内阻力加大,最终导致患者机体门静脉主干管径的增粗,以及血液流动的变缓[1]。(2)肝器官形态组织学的改变。本组研究中,患者各项肝器官形态组织学改变发生率(腹水除外)均在50%以上,而脾脏发生肿大比例最高,达到75.00%,胆囊壁增厚的发生比率次之。早期的肝硬化患者通常可出现肝、脾的肿大,也往往存在腹水。肝脏在发生病变后,级组上的薄膜也发生不规则加厚,而不规则加厚导致肝器官表面表现出不平整,因而在二维超声显像中表现出锯齿以及结节性改变。此外,由于肝器官表面上纤维亮线基本消失,从而表现肝脏实质光点的增粗。
总之,采用B超进行肝硬化临床检查,可明显显现出患者门静脉主干管径、肝器官形态组织学改变以及血液流动力学改变,能为临床诊断肝硬化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因肝硬化呈慢性进展性改变,病变过程复杂,因而,在B超检查的同时,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诊断手段,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肝硬化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施海群.B超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3):475.
论文作者:李团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肝硬化论文; 门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主干论文; 速率论文; 肝脏论文; 管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