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持_经济增长率论文

需求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持_经济增长率论文

经济增长的需求约束与结构支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需求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是在增长减速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1997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呈现出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的趋向。1993年以来国家采取了总量适度从紧与灵活微调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增长率由1993年的13.5%相继回落到1994年的12.6%、1995年的10.5%和1996年的9.7%。 与此相伴随的是物价涨幅的显著下降,商品零售物价涨幅由1993年的13.8%陡升到1994年的21.7%之后,从1995年连续大幅度下降,由14.8%降到1996年的6.1%。这样,从1993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减速到1996年并未结束,1997年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到8.8%,商品零售物价涨幅仅为0.8%。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差距,从1996年的3.6%扩大为1997年的8%,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少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态势下,经济增长的约束力量和支持力量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

一、市场需求约束明显增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最终需求拉动作用减弱,集体工业增速下滑

1、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度加大。1997 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供不应求的商品所占比重急剧下降。据国内贸易部下半年对613 种主要商品的供应情况排队,供不应求的商品有10种,仅占1.6%, 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上半年只有5.3%,下半年猛增到31.8%, 接近1/3,比上半年增加26.5%。这种急剧的变化,表明商品供需结构矛盾更加突出,相当于1/3的商品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相对过剩。

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表明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度正在增强。近几年来,我国市场发生的明显变化是: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生活资料价格的95%左右和生产资料价格的85%以上由市场供需调节,商品流通的3/4左右由非国有经济承担。随着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市场的作用逐步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我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在明显提高。而在总体上,我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卖方市场格局,出现了买方市场的新局面。市场的这些重大变化,促使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约束或瓶颈约束为主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一向靠供给刺激特别是投资扩张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遇到了市场的强烈约束,导致1997年经济增长的缓慢回落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大幅度下跌,形成了少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

2、增长减度,反映着国民经济正在滑向适度增长的区间。 我国经济“软着陆”后应当保持怎次的增长率?有的文章提出:“这样经济‘软着陆’……使得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在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条件下,进入适度增长的区间”,而且“按照比较一致的看法,199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已经处在比较正常的区间之内,没有理由再让其继续回落,否则,将会导致经济增长从正常区间进入偏冷状态的不正常区间,使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看法,未免把经济增长在高位上的回落看得过于严重,而且所界定的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或正常区间也值得斟酌。在我看来,经济的适度增长率或适度增长区间,指的是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内在必然趋势,类似经济学上所讲的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它有别于现实的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但又存在或贯穿于诸多年份的现实的经济增长率当中。基于这种认识,我觉得把适度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适度区间界定在10%左右,有些偏高。从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判断,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或增长的适度区间大体在7—8%的范围。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每年没有2%的经济增长率,就满足不了新增人口的需要,每年没有4%的经济增长率, 就满足不了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所以潜在的或适度经济增长的下限是6 %左右。此外,我国还要加快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从而需要有1—2%的经济增长率。加总起来,我国保持7—8%的经济增长率,实属长远发展所必需。1997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8%,比1996年回落0.9%,但仍在快速高位上运行。这种经济增长减速是平稳的,落差比较小,比起年初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8%)又是超额完成的。 可是对照年初许多人预测1997年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10%而言,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则是始料不及的。我觉得“软着陆”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不能或不会回落,更不能认为经济增长率的任何回落都将导致经济滑坡或经济偏冷。其实,1997年的经济增长率仍属平稳的高增长,增长减速是增长向适度区间靠近的迹象,不必大惊小怪。当然,经济增长减速会给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做好承受经济增长回落的准备,仍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最终需求增势趋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从最终需求组成看,1997年投资需求增长趋缓,但仍快于经济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比上年增加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约增长9%, 略高于经济增长率(8.8%)。投资需求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回报率较高的投资项目。有关部门资料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投资持观望态度,有的甚至把部分资金转向证券市场。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但增幅小于1996年。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7%,低于1996年12.5%的实际增长率,但高于当年经济增长率近2个百分点。 出口需求比上年增长较多,增幅高达20.9%,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出口大量增加,扩大了相关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近几年的资料, 有20—30%的GDP增加值是靠出口实现的;或者说,出口每增加1%,带动GDP增长大约2%。由此可知,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能够保持8.8 %的高增长率,在投资增速下降,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但增幅也比上年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从总体上说,最终需求中的投资需求也好,消费需求也好,虽然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但比上年的增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唯独出口需求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它对GDP增加值只有20—30%的拉动作用, 而对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都有所下降,从而在总体上导致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减弱,导致1997年经济增长率的平稳回落。

3、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速大幅度下没滑, 工业增长结构的矛盾更加突出。 集体所有制工业随着改革的深入, 其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从1993年起显著提高,当年为34.2%,次年(1994年)为37.7%,首次超出国有工业所占35.5%的比重,成为支持工业增长的首要力量。1995年集体工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但到1996年又升到40.4%。这样,在工业产值构成中形成了40.4%的集体工业、28.8%的国有工业和30.8%的其他所有制工业(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格局。然而,在集体所有制工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的同时,它的增长率却逐年下滑,从而对整个工业增长趋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993年集体工业增长35%,1994年回落到24.9%,1995年继续回落到15.2%,1996年回升到19.8%,总的来说呈现增长速度回落的趋势,影响所及,工业总产值指数也逐年回落。不难理解,由于集体工业比重增大,其增长态势与整个工业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1997年集体所有制工业继续呈现出回落的态势。1—9月份增长率为15.2%,比1996年同期低4.6%,10 月份稍有回升,但增幅不大,在整体上处于回升乏力的状态。这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一是三资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它的管理素质和竞争能力明显高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集体工业,后者在劳动力价格低廉、市场机制运用充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二是集体工业从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着经济不够规模、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等致命弊端。随着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特别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些弊端引致的消极作用日益显露出来。有资料表明,沿海地区的集体工业80年代后期就面临着资金增密、产品升级的严重挑战。但是集体所有制工业的投资并没有因此而大幅度增加,整个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反而大幅度下降。除了1993年投资超常增长(70.5%)外,1994年、1995年这两年的投资增速基本相同,分别为19.1%和19.2%,而1996年的投资增长率急剧下降,降到6.1%的水平,降幅高达13%, 不仅低于总投资水平(18.2%),也低于同期国有经济的投资水平(13.4%)。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集体工业的产品结构长期以中低档为主,产品结构升级因投资不足而异常艰难。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集体工业自然抵挡不住竞争对手的冲击,造成产品销售困难和增长率下降。这说明整个工业增长继续靠中低档次结构的集体工业来支撑,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需求约束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正在增强。

二、经济增长缺乏足够的结构支持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履艰难

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靠相应的结构来支持,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如此,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18年保持近10%的高增长,既有总量扩张的作用,更有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80年代初期轻工业的优先发展,80年代中期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现代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大发展,80年代后期以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都是为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而出现产业结构变动,致使经济增长从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向第七、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转变过程中都保持着较快的速度,都获得相应的新的产业结构基础。不妨设想,如果产业结构停留在80年代初期的水平,怎么能够出现这么长时间的经济高增长呢!人们对结构的支持作用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时体会不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当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总量扩张来实现的场合,结构性矛盾往往被掩盖起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也被淡化;而当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效率、总量扩张不起主要作用的场合,结构性矛盾就被突出出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也被突出出来。这时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来支撑。如果这种支撑力度不强,经济增长趋缓乃至某种程度的回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1997年经济增长的缓慢回落,恰恰是结构支持力度弱化的真实写照。

结构支持力度所以弱化,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结构升级迟缓。从宏观角度着眼,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迟缓,不仅减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在储蓄倾向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取决于收入的增长。1994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分年度的增长率,1993年为10.2%,1994年为8.8%, 1995年为4.9%,1996年为3.3%,1997年1—9月份为2.9%,1994—1996 年平均每年降低2%左右。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其增长率1993年为3.2%,1994年为5%,1995年为5.6%,1996年为9%,1997年约回落到4%左右,1998年将稳定在5 %或略高的水平上。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幅的持续回落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增长高峰的陡然下降,对1997年消费品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0.7%,比上年回落近2 个百分点,反映着城乡居民温饱型消费趋于饱和,而对于涉及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则处于积累购买力过程当中,呈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各类档次的消费品需求只是平稳增长,还未出现明显的消费热点。而且随着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消费层次的差别也越来越清晰,排浪式消费热点更难出现。收入和消费的这种局面看来短期内难以改变,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作用只能是平稳甚至是偏弱的。

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自身着眼,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需求相当旺盛,尽管投资向这方面已有所倾斜,但仍然满足不了规模庞大的需求。同时,随着重化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以机械电子工业为代表的装备工业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这既涉及到投资类产品的现代化,又关系到消费类产品的升级换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所在。可以预言,在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时期,支持经济增长的结构基础将从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性产业转变为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为主的机电产业。推进这个转变,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任务十分艰巨。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大中型工业企业1180种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只有26.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国内一般水平的占33.4%,需要淘汰的占12.8%。后两者加在一起,即需要淘汰和一般水平的占46.2%,反映着我国装备工业比较落后的状态。更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重复建设普遍存在,生产达郴到经济规模,致使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不能被淘汰,该重点加强的得不到加强,资源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向高水平、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流动和集中,结构调整和升级步履艰难。这是经济增长中结构支持力度弱化的深层次原因。

三、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升级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结构活力

从经济增长态势及其约束力量和支持力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为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既不能抑制需求,又不能盲目刺激供给,更不能用零打碎敲的办法解决商品滞销问题;就是说,不能用解决总量矛盾的办法来解决结构性矛盾。要针对结构性矛盾的特点及其在今后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战略性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实行的“适应性”结构调整,这不是以某种或某些产品的瓶颈约束为调整依据,要求其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适应瓶颈产品的供给能力,而是立足于经济增长的全局和未来,着眼于市场经济整体运行的需要,在不同层次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行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中实行有取有舍的调整。这势必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既有近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支持问题,又有中长期经济增长中高层次产业结构的形成问题。全面讨论这些问题为本文力所不及,现仅就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谈点看法。

(一)市场问题。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市场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导向作用和结构调整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不仅表现为市场需求总量,还表现为甚至更重要地表现为市场需求结构。然而,市场所能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大都是近期的,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需要近期的市场需求信息,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跨度较长的市场需求信息。因此,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长期走势的预测和判断。可供参考的方法有: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判断未来市场需求的大体走势;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未来增长预测市场需求的轮廓,还可做这样的设想:相当于我国未来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消费习惯又近似的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消费了什么,消费多少,形成怎样的消费结构?此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处于我国未来发展阶段上,居民消费结构有哪些特点?等等。总之,运用各种方法可以预测出未来时期最终产品的需求,然后就可推算中间产品的需求,进而预测出初级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这样根据预测出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相应地安排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

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性作用,往往被人忽视,以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政府行为,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目标。不可否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宏观调控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方面,在发展高新技术(尤其是开发方面)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在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都能发挥出重大作用。然而,结构调整如上所说包括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就总体而言,更多地属于微观和中观经济行为,因而应当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来实现。当前,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还发挥得很不够,原因不在市场功能本身,而在于存在着影响市场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在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层次上必将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有人提出把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宏观调控体系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用意是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如上所说,产业结构包括多种层次,更多地涉及微观经济活动,属于市场行为,应当靠市场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如果不分层次地把产业结构整体纳入宏观调控目标,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后果。

(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结构升级是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无论进行哪个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基本点。调整是为了实现结构升级,结构升级是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要求。可以说,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以结构升级为目标的调整。如果脱离战略性调整的本质要求,产业结构调来调去也难以实现结构升级,不可能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具有充分活力的结构基础,经济增长的结构支持力度就得不到加强,甚至会产生经济增长滑坡的危险。那么,怎样来选择并确定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呢?这里,至关重要的是选准未来时期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我认为,下列几条可作为选择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参考: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出,形成规模经济;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市场需求弹性较高;人民群众收入中用于本产品的消费明显增加;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水平,带动作用强;有较高的财政贡献能力;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高;有相当的出口创汇能力。机械电子工业基本上具备上述条件。以电子工业为例,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投资类电子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市场前景广阔,而且由于机电一体化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当强劲,可以预言,未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部分中电子工业产品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消费类电子产品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潜力甚是巨大,将成为能带动一大片产业的重点产业。基础类电子产品受投资类和消费类产品的带动,急需新型电子元器件与之配套,市场需求量将有可观幅度的增长。在出口贸易方面,电子产品已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的第一大类商品,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量的38.2%。而机电产品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已达到34%左右,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可以说,机电工业是推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充满活力的产业,只有把它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并促进其加快发展,才能够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才能够适应高科技竞争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

通过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将从能源原材料型为主逐步转变为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为主。产业结构的这种升级型转变,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两者结合在一起,会构成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如发展本身包括增长和结构一样,发展方式也应当包括增长方式和结构方式。用发展方式把增长方式和结构方式统括起来,更有利于观察和分析经济增长及其结构的支持力量;更有利于观察和分析新一代经济增长总是要哺育起具有新鲜活力的新型产业的结构基础。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型转变,需要解决多方面复杂的问题。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投资倾斜方向和倾斜力度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投资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倾斜,这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制约着整个经济的顺畅运行。经过这几年来的努力,这方面的瓶颈制约大为缓解,但现实的需求仍然很大,各方面积极性又很高,所以投资向这方面倾斜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现代产业序列的角度看,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尽管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毕竟是为主导产业服务的在资金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既然要保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要,同时就很难向以机电工业为代表的装备工业倾斜。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设备投资又主要依赖进口来实现,从而无异于把相当规模的设备制造市场主给外国,很不划算。因此要研究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上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模,否则难以腾出必要的资金用于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培育,用于提高装备工业水平。

二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问题。一般而言,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是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两者的对应关系相当强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牵扯到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广阔空间的重新布局,如果没有体制改革的深化加以保证和推动,是很难成功的。普遍存在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特别是追求地区利益最大化,极大地制约着战略性产业结构在较大范围的展开。如果说实施战略产业结构在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区域内还较为容易,跨行业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将明显增大,地区部门利益将受到触动。而牵就地区部门利益,维持现存产业格局,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就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之所以艰难,就是来源于政企不分和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会遇到极大困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落不到实处。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充满活力的结构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持。

标签:;  ;  ;  ;  ;  ;  ;  ;  

需求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持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