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领域--论洪振涛的“学习语言”与“开明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_在希望的田野上论文

希望领域--论洪振涛的“学习语言”与“开明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_在希望的田野上论文

在希望的田野上——评洪镇涛的“学习语言”论及《开明中小学语文实验课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明论文,中小学论文,田野论文,课本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主编的“开明中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以下简称“开明本”)的小学第一册《诵读》《阅读》《说话与写话》,于1998年7月由北京开明出版社出版发行。 每册的后面都附有一篇《开明中小学语文实验课本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这套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各学段计68册课本的编辑宗旨和构想作了纲要性的说明。翻阅已经出版的三本课本,仔细研读这篇《说明》,联想镇涛先生“学习语言”论的语文教育思想,心中仿佛飘起了歌星彭丽缓当年首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觉得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有希望了。这套旨在改变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局面的课本,它构建了一个民族化、科学化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它探索出了一条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新路。

一、一面旗帜——“学习语言”论

一个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果不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那是一种悲哀。语文教师或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呢?镇涛先生将它概括为四个字:“学习语言”,即把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和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怎样“学习语言”呢?不能把学习语言搞成“语言的科学研究”,中小学生学习语言重在学习语言“成品”(包括书面的、口头的),重在通过大量的“成品”培养语感能力。因此,必须变“讲堂”为“学堂”,相应地也必须变“讲本”为“学本”。因此,《说明》对《诵读》本、《阅读》本的教学,大胆地破天荒地作了这样的导向:“在小学低年级一律不作讲解。在小学高年段及以上的学段,以学生自悟为主,教师可结合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作语感分析,帮助学生领悟语言。”“学习语言,重在语感”,这就是统帅“开明本”的一面旗帜。

镇涛先生树这面旗帜,是基于他对语文学科根本性质和学习运用语言基本规律的深刻理解。他在《变“讲堂”为“学堂”》一文中说:“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学天然地应以培养语言的实践能力和良好习惯为根本目标,而不应以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和研究语言、文学理论为目标。既是“工具”,就应按照掌握工具的规律去做。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一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想通过教师的包办代替、大讲特讲来让学生获得语言的技能,岂非南辕北辙?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镇涛先生才提出“学习语言”的科学方法应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在游泳中学游泳,在感受语言“成品”中学习语言。所以,《说明》所作的那种大胆的破天荒的“导向”,并非不假思索与姑妄言之,而是源于他的“学习语言”论,深植于“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语文教育观的厚土。

二、三大战略——“高起点”“选精品”“吞下去”

一个人的语言的“习得”是从一掉下娘肚子就开始的,但“学得”,即自觉、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语言,大致应从进入小学开始。这里至少有这样几个实际:①学龄儿童的语言能力就“听”和“说”而言,已经处在相当高级的“初级阶段”:学龄前就已经能够听说结构相当完整的句子和语段,口头语汇已经相当“丰富”,只是他们的所听、所说还不能和书面文字挂起钩来而已。而我们语文教学的起点,则向认字看齐,听、说、读,一律从零开始,年复一年,在那些三五个字一课,两三句话一课,以及“猴子尾巴是长的,兔子尾巴是短的,公鸡尾巴是弯的”之类毫无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价值的课文上纠缠,将发展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最好时光,在那种一天认写三五个字的艰难跋涉和那种“白开水语言”的磨蹭中白白浪费了许多。②中小学语文教材以选文为主,这恐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选文要选精品,这恐怕也是编选教材必须遵循的原则。应该说,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是注意了这条原则的。但是不是在认识上把它作为改变“少慢差费”的“战略”,恐怕值得研究。一是各册课本精品的量明显不足,二是不少非精品,诸如某些一问世就注定要速朽的应景时文,一些毫无语文素质培养价值的请假条、借条、合同之类,以及某些虽有某种代表性但不足为语言典范的“名人文”,都一古脑儿往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窜。③学龄儿童、青少年是记忆背诵的黄金时代。但是,解放以来,受某种思潮的影响,语文课的背诵功常动不动就被斥之为“死记硬背”,语文课本也未将“便于记、便于背”作为一个着重强调的选文标准,中小学语文课要求背诵的量严重不足,中考、高考几乎将背诵打入另册,等等,致使学生视背诵为雕虫小技,到头来肚子里没有装上什么名篇精品。刻薄一点说,不少中学毕业生是胸无点墨就跨进大学、跨入社会的。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改“要让学龄儿童受到与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相当的、与他们的思维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求知愿望相适应的语文教育,而不能落后于以上各项能力、水平和愿望太远,从而大大削弱早期教育。”(《张志公文集》第3卷第28 页)“开明本”的“高起点”就是要改变目前语文教材,特别是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材严重脱离儿童语言发展实际,大大低于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状况,把语言早期教育的起点,提高到“与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与他们的思维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求知愿望相适应”的合理的高度。以《诵读》本为例,小学第一册的前半部用8周的课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方案。拼音方案是一个工具, 儿童掌握了这一工具就可以凭借它迅速认字和阅读,这样,8周以后, 适合小学生诵读的韵文就可选入课本,所以后半部分就选入了30篇短小韵文让学生对照拼音诵读。这些韵文,极富音乐性,儿童乐于背诵,又很容易背诵。试想,入小学第一学期就能熟练地运用拼音阅读,能滚瓜烂熟地背30篇韵文,再加上《阅读》本、《说话与写话》本的训练,早期语言教育的起点不就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上,原来初中的许多律诗、绝句就一律下放到高小,原来高中许多适合于朗读背诵的精品名篇如《劝学》等就下放到初中,而一些从未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佳作就可问津于高中课本了。

所谓“选精品”,即提高教材的语言水平和文化内涵,用古今中外的语言哺育学生。还是以《诵读》本为例,《说明》说:“诵读课本选取古汉语精品,选取标准是:①语言表达典范;②文化内涵丰富;③思想内容健康;④便于吟诵记忆。”据悉,“开明本”《诵读》,小学低年段全是“一去二三里”“锄禾日当午”之类的韵文;小学高年段基本上是唐诗、宋词,其六册课本几乎囊括了唐诗绝句、律诗和宋词小令中最有名的佳作。初中段六册课本,以精美散文短篇为主,每册30课;高中六册,选精美散文和古诗词赋中的较长者,每册12课。这样,初、高中课本就几乎囊括了适合中学生诵读的古代语言典范名篇。如庄子的《逍遥游》(节选)、李斯的《谏逐客书》、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李格非的《书洛阳名园记后》等名文,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名诗,都第一次纳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当然,选精品并非易事,所选是否篇篇名副其实,还有待实践检验。

所谓“吞下去”,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把语言的积累作为学习语言的基础,要求学生利用其最佳记忆时期,把精品语言成句、成段、成篇地一一熟读背诵。这就是《说明》所特别强调的“学习《诵读》,重在诵读、记背,让学生把这些‘精粹语言’食粮全部吞下去并逐步消化吸收,并不要求当时透彻理解。在小学低年段一律不作讲解。在小学高年段以及以上学段,以学生自悟为主,教师可结合课后练习题,作某些语感分析,帮助学生对语言的领悟”。或许有人会瞧不起这种“吞下去”,以为把它也作为“战略”,未免夸甚其辞。其实,这是一种很能“抓到老鼠”的战略,古今中外,那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者,那些出口成章、口若悬河者,那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者,谁不曾得益于熟读背诵、记忆积累?

三、一个体系——“三主一副”四线平行推进的教材结构

《诵读》本只是镇涛先生构建的“‘学习语言’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链,其体系的全部是: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三主一副”(三条主线,一条副线)四线平行推进结构。

何为“三主一副”?按《说明》的意思说,第一条主线是通过《诵读》本(从小学至高中共24册)学习“精粹语言”,第二条主线是通过《阅读》本(同上)学习“目标语言”,第三条主线是通过“说写”本(小低段名《说话与写话》,小高段名《说话与作文》,初中段名《作文和口语交际》,高中段名《写作和口语交际》,每学年一册,计12册)学习“伙伴语言”;一条副线是“知识(及训练)”本(小低段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名《写字》,共3册;小高段名《书法》,也是3册;初中段、高中段是供一年级第一学期用的,各1册, 分别为《语言知识及训练》《中国古代文化及文学常识》)。前三者是主体;后者是辅助,初中段、高中段仅供学生课外自学。

所谓“精粹语言”,是指内涵传统文化精髓的古汉语精品的语言。学习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立竿见影,而在于通过长期的储存积累受到祖国语言和文化的滋补,奠定语言及文化的功底。这种语言是民族语言的“根”,现代人的语言活动都离不开这个根。这个根深不深,关系着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高低、风格的文野。所谓“目标语言”,是指用现代汉语表达(或翻译)的高于学习者的语言发展水平,是学习者在一定时期攀登目标的语言精品,如鲁迅的杂文、小说,朱自清、冰心的散文,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曹禺的《雷雨》,安徒生的童话等。学习它的目的,在于以它为努力的方向,朝它攀登,向它靠拢,以提高自身的语言及文化修养。学习这种语言除了有选择地熟读名篇名段外,主要是揣摩语言,领悟其妙处,但不要求全面透彻理解。所谓“伙伴语言”,是指相当或略高于学习者语言发展水平、已经或可能在与伙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及语言成品。学习这种语言在于直接模仿运用,训练语言的操作能力。学习的方法是通过“例话”和“例文”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例话”“例文”只供学生参看,一般不作分析讲解。所谓“一条副线”是按照“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编写的“知识(及训练)”本,除小学段需作必要的教学辅导外,初、高中年段均发给学生自学,以增强自学语言的理性观照。据此四线平行推进,就能做到以诵读、阅读为基础,促听、说、写训练;厚古而薄今;重语言实践而不排斥必要的语言知识;立足课内而延伸到课外;以课本为本而不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语言”战略。

或说,四线平行推进是不是加大了难度,增加了学习者的负担?这牵涉到一个根本观念转变的问题。其一,是把课本当“讲本”还是当“学本”?如果是当讲本,篇篇都务求讲深讲透讲全,那不仅要难倒学生,教师也会望本而却步。如果是按《说明》处理,《诵读》本重在“吞下去”,并不要求当时透彻理解,在小低段一律不作讲解,《阅读》本也不要求全面透彻理解,从某种意义来说,就不是加大了难度,而是降低了难度。其二,是“学课本”负担过重,还是人为的“无效劳动”负担过重?题海战术,以考代学,以高深莫测的讲解和繁琐系统的知识传授代替学习语言,不仅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是专家、学者、教授来对付它也吃不消。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本国人学习本国的语言,结果还是大多数不过关,难怪吕叔湘先生要说“岂非咄咄怪事”!

如果用“开明本”,按“学习语言”论来上课,中小学语文课堂是什么情景呢?

1.读书人以读“书”为本,教书人以教“书”为天职。学生以“会读”为乐,教师以“教会读”为能。课堂里琅琅书声盈耳,其中也有教师的读书声。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咬文嚼字成风,质疑问难为常。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摇头晃脑而诵,纵情美读,引而不发,跃如也;学生口而诵,心而惟,每有会意,辄欣然忘形。

3.自学自悟是学生的本职,学段愈高,自学的领域愈广。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抄抄写写,翻翻查查,一节课鸦雀无声也不是不可以。

4.或背或写,或“论战”,或交流,一节课有一节课的硬任务,一课书有一课书的硬指标。语文课再也不是可以混过去的,更不是掉了十天半月的课没关系的。

5.“大语文教育”是课堂的背景,坚实的课堂教学是“大语文”展翅翱翔的出发点和基地。

或曰,这是乌托邦,不像语文课。其实,这是语文课的反璞归真,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才叫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置身于这样的语文课堂,会感到是漫步在希望的田野上。

标签:;  ;  

希望领域--论洪振涛的“学习语言”与“开明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_在希望的田野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