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可从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方面首先制订量化构建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并将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层次化的评价模型。在具体操作时,评价标准,建立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实施量化评价。
关键词:职业素养 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问题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涉及到高职院校对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素质的培养。从一定程度而言,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关系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昭示着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教育。然而,与国外职业教育相比较,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才十多年,高职教育办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今为止,职业教育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成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何予以评价尚未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各高职院校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各据所见。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方法展开讨论。
一、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意义
1.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的能力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把握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的新任务。“职业素质”的对于高职学生的能力的评价标准的理念更加的符合职业的更新换代和高职的教育理念。在人才辈出的这个时代,从企业招聘人才这个视角出发,他们正向着技能化、素质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着,所以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建立职业素质导向下的学生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职业素质为高职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支持。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职业能力的新要求。经济带动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职业结构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学术性教育不同的技能教育,决定了其与社会结构、职业结构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职业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学生具备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培养职业素质为导向的综合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对职业能力的需要。
3.职业素质是建设国家级干校的新目标。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是建设国家级骨干院校提出的新目标。高职院校在国家级骨干院校建设方案和“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高就业率目标下的学生高素质培养”和“素质导向就业”等新目标,建立职业素质导向下学生的能力评价指标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也是实现保障高职骨干院校建设方案的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五个方面涵盖了学生就业应该具备的品质,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职业素养体系。高职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这五个方面设置相关课程,组织相关活动,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策略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职业素养,达到学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几个方面,各自包摄着更为具体的内容:
1.思想素养:(1)政治素养。(2)品德素养。(3)职业理想。
2.心理素养:(1)进取心。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入校时的“落败”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前途感到漠然、学习缺乏动力等现象,通过各种课程与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进取意识,树立人人能成才的观念,使他们振奋精神,充分发展自己的良好个性,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和热爱。(2)抗挫折能力。当代高职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宠,生活能力较差,缺乏控制能力和责任感,经受不了打击,抗挫折能力弱。高职教育要通过心理疏导、各种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抗挫折能力。(3)意志力。
三、小结
本文综合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综合全面地分析比较学生职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基本达到了客观有效地评价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并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思考,在培养职业学生的教育系统改革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翔云 胡振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56-58,93。
[2]王耀燕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5),88-90,81。
[3]徐世军 孙静 宋书琴 等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平台构建与评价手段的创新[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1-74。
论文作者:张英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职业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高职论文; 评价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论文; 《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