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湾集团企业的变化趋势_台企论文

论台湾集团企业的变化趋势_台企论文

论台湾集团企业的变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变化趋势论文,集团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52(2000)03—0049—05

在70年代初,台湾集团企业虽已出现,但还不是普遍现象。20余年来,台湾经济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经受了台币升值的压力,从1989年开始又出现产业外移的浪潮。台湾当局从80年代开始推行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的策略,开放了金融、保险、证券、汽车等资本市场,特别是1990年制订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租税等优惠倾斜政策。所有这些,都说明台湾在80—90年代,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台湾厂商不能不受到影响,集团企业也不例外。集团企业在20余年来,发生了分化和重新组合,有的是新兴起,出现了新的集团企业。因而有必要进行一番分析比较,从而看出其变化的趋势。

一、变化概况

台湾“中华征信所”在20余年期间,对台湾集团企业的录取标准有所变更。其中有两个标准没有改变,即①必须是台湾民营企业并且是台湾本地资本的企业;②必须有3个以上的分子公司所组成。 第三个标准即取决点,在1974年版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的取决点是资产总额和销售总额皆达2亿元以上新台币;而1996—1997 年版更改为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均达4亿元以上新台币, 或两者合计超过10亿元以上新台币; 1998—1999年版并没有更改取决点。

由于有些集团企业不愿意提供资料,所以台湾“中华征信所”历次编印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并没有把集团企业都搜集进去,但已包括大部分的集团企业,还是能反映台湾集团企业的变化情况。该征信所从1972年至1999年,共搜集了台湾集团企业287个。其中有26 个集团有分殖的情形,另有味全、和泰及联华实业、神通电脑合并为和素味全及联华神通两大集团,此外再除去“三五纺织”、“士林纸业”、“千兴不锈钢”、“中国唯一”、“互助营造”、“正义”、“同兴”、“味丹”、“良美”、“东怡营造”、“信舟”、“亚洲化学”、“亚洲世界国际”、“国际电化”、“国际汽车”、“国产实业”、“诚昌”、“广丰”、“绵益”、“嘉新水泥”、“华塑”、“华荣电缆”、“庆光化工”等23个集团退出外,还有163个集团已退出。 同时每次版本都有新集团加入。如1998—1999年版就有21个集团新加入。

退出集团的原因,除了调查受限外,主要是不符合取决点。之所以不符合取决点,一方面是有的集团企业营运不佳而解体或规模变小;另一方面是集团企业发生分裂。

以营运不佳而解体或规模变小而言,又可分为3类:

第一类是财务周转困难,导致票据拒绝往来或甚至停工、解散者。例如国泰塑胶集团,因其以高利率吸收员工及民间存款,其资金周转又以十信为主,在“十信事件”爆发后,国塑集团首当其冲。兴来集团也因其负责人在十信任理监事身份,使得资产被冻结,不得已将兴来百货公司卖给中兴纺织集团,改名为中兴百货公司,来来百货则易手张国安,更名为丰群百货。

第二类是原集团之大部分公司仍正常营运,但规模已不是取决点者。如龙兴产业集团因于1980年投资房地产过多,一度造在资金周转紧俏,以致企业成长受阻。大东纤维集团为因应不景气,虽合并成立大统丝绒公司以降低成本,然规模仍未能扩大。

第三类是因营运不佳致使集团发生改组、分裂等。如国泰信汇集团因受“十信危机”的牵连,使用受损,客户挤兑,使得营运陷入困境,最后由“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及“农民银行”组成银行团代为经营,营运虽因“庆丰集团”介入而恢复正常,惟该集团已形同解体。华侨信托集团由于经营不善,使负债大于资产,于1985年9 月向台湾经济当局申请救济,采减资再增资方式,并由如华银行投资接管,然原集团已元气大伤。环隆集团则因转业不景气,已分别结束多家分子企业,规模已不是构成一个集团。

在台湾集团企业中,家族一向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当核心人物改变时,集团常发生分裂变动,例如李长荣、王福记、三永实业、魏氏兄弟、张氏兄弟等集团均系兄弟分家而导致集团解体。建新集团因罗文雄、罗光男兄弟各有所掌而分殖。裕国合板集团由于第二代兴起后导致解体。

在市场竞争中既然有集团退出,也就必然有关系企业加入集团企业队伍。在90年代中期,根据《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1998——1999年》的资料,在1996、1997年就增加了21个集团:文心、中钢、永大电机、正新橡胶、台火、台荣、台聚、怡富、旺旺、泰山、南侨、威京、高林、国巨、华航、阳明海运、新艺纤维、达新工业、灿坤、兴达、樱花集团。

二、变化分析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台湾集团企业的升沉进出,既有市场经济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正常和一般的现象,也有台湾集团企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在80年代,国际经济环境和台湾经济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在国际经济环境方面,1979年发生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每桶14美元涨至1980年每桶32美元,涨幅达129%。 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以石油为主要原料和动力的电力、石化、机动车辆、航空航海等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使工农业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下降,引发投资下降,生产衰退,经济增长急剧下降,再度陷入“滞胀”的局面。在80年代的头8年, 国内生产总值曾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出现零增长的有法国和意大利,日本也只能维持低增长。在国际贸易额方面,从1979年至1982年,7个工业化国家中,除德国和加拿大以外的5个国家,都呈入超状态,其中美国最为严重。台湾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出口值占岛内工农业产值的大部分。而且以美国为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特别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冲击下,必然对台湾产品进口需求急剧减少。因而在80年代台湾经济必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中。台湾集团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和发生财务危机而退出者大多在80年代的前5年。

就台湾内部的经济环境来看,自进入80年代以后,台湾投资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对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产业,投资环境更加恶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劳动成本大大提高,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急剧下降。以台湾工业制造业为例,1980年比1979年劳动生产率只提高1名。1981年比1980年提高3.59%,1982年比1981 年提高0.54%,1983年比1982年提高4.51%;可是同期工资增长分别为22.72%、18.91%、9.44%、6.39%,因此,每件产品的劳动成比大大提高。②土地价格由于炒作而成倍飚升。③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台湾当局不得不对兴建企业提出较高的环保要求,使投资成本提升。④面临台币升值的压力。在70年代,新台币与美元的汇率大都在40∶1的水平, 至80年代平均升值至35.22∶1。台币与美元汇率的升值,使台湾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在这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台湾经济增长率下降。1980年和1981 年分别为7%和6%,1982年降至3.6%。工业生产的衰退更为严重,1980年和1981年分别为6.8%和3.5%,1982年则降至-0.9%。

在岛内外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不但台湾中小企业受到冲击,集团企业也在所难免,特别是那些传统工业的集团企业更是如此。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发生财务困难而退出集团的,大多是纺织纤维(如联福、真达、荣兴、启信等集团)、食品(如丰国、东昌、通发、大成等集团)和钢铁(如大荣、高兴、周氏、紫祥等集团),以及建设、海运业。

反观新生的21个集团企业,按行业分类,属于电子电器者有4个, 属于金融证券类者4个,属于化工金属5个,这3个行业占61.9%。 其余是交通、食品、房地产、饲料业和贸易业。可以说,这些绝大部分都属于第三产业。这就和台湾经济在1987年至1997年三级产业的消长情况相一致。在这期间,工业在岛内生产毛额中的比重从46.67%下降至34.91%,下降了11.7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服务业从48.03%上升至62.37%,上升了14.34个百分点。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 台湾当局推行经济自由化和国际化策略,90年代开放金融业私人经营,才有可能出现岛内私人银行业集团企业的出现。

从以上分析退出和新生的集团企业可以看出这些变化和台湾内外经济形势及当局推行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也说明台湾集团企业的这些升沉变化属于在这种经济环境中竞争的一般规律性变动。但是,台湾集团企业的升沉变动中,还具有其特殊性。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台湾集团企业中,家族一向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当核心人物改变时,集团也常发生变动。例如李长荣、王福记、三永实业、魏氏兄弟、张氏兄弟等集团均系因兄弟分家而导致集团解体。陈逢源集团亦因各分子企业间之组织性不足而解体。长兴化学集团企业因转投资分子企业比率不高,已分别独立。建新集团则因罗文维、罗光男兄弟各有所掌,而有分殖情形。又如福寿实业集团本属大裕产业集团,于1975年大裕产业集团步叔侄分家,变成大裕与洽发两系统,当然,如果这个家族的资产甚为雄厚,而且分裂出来的诸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又善于经营,则可能出现一个集团变为两个以上集团。如果原有资产并不十分庞大而分殖后有的又经营不善,就有可能不但未能一分为二个集团,甚至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台湾集团企业的这种特殊性,仍然受到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支配,只不过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普遍性于台湾集团企业的家族特殊性之中。

三、变化趋势

第一,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集团企业的资产总额将不断膨胀,大型集团企业将出现和增加。所谓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尽管台湾集团企业中会发生分裂或衰退,但从各个别资本来说,绝大多数集团企业或其中的分子企业,还是盈利居多,因此,总体来说资本积累还在进行着。所谓资本集中,即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的过程。最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另一种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台湾私人企业组成集团企业,就是一种资本集中的具体形式。根据《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1998——1999年》资料,把编进的集团企业营收净额分为14级,最低1级为2亿元(新台币,下同)以下,最高为200亿元以上。 在1973年,2亿元以下占10家,即占9%,2至3亿元者7个,占6.31%,3—4亿元者13个,占11.71%,4—6亿元者15个,占13.51%,6—8亿元者17个,占15.32%,8—10亿元者10个,占9%,10—15亿元者16个,占14.41%,15—20亿元者6个,占5.41%,20—30亿元者8个,占7.21%,30—50亿元者5个,占4.50%,50 —100亿元者3个,占2.7%,150—200亿元者1个,占0.9%,200亿元以上者无。由此可见,1973年的111个集团企业的营收净额, 大多集中在3—30亿元之间。到1996年,营收净额在8亿元以下者没有,20—30亿元者9个,占7.96%,30—50亿元者18个,15.93%,50—100亿元者22个,占19.47%, 100—150亿元者14个,占12.39%,200亿元以上者43个, 占38.05%。可见,在1996年的集团企业营收净额大小集中在20亿元至200亿元以上。 这个范围的集团企业占96.46%。 集团企业营收净额的扩大,反映了其资产总额的增长。在1973年,资产总额在20亿元以下的集团企业占86.49%;到1996年, 资产总额30亿元以上的集团企业,占95.58%。在23年期间, 集团企业的资产总额得到极大的膨胀。这是资本积聚和集中规律的具体体现。

第二,世界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台湾当局继续推行和鼓励产业升级政策,将使台湾集团企业趋向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科技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各国经济结构都在进行调整。台湾当局在1990年12月颁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推动和鼓励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尽管私人厂商在发展技术密集产业时大多也与发展劳力密集产业时期采用过的代工式的加工装配办法,但是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其在台湾产业结构所占的比率相对提高了。以电力及电子器材业为例,以1996年为100,1986年只有34.23,1997年上升至127.35,1998年达155.14,其生产值自1990年颁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以后,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因而技术密集产业的产值在工业制造业中的比重急剧上升。从1990年至1999年9月, 制造业产值中按技术人力密集度分为高密集度,中密集度和低密度3 等计算,以1996年为100,高密集度的产值在1990年为60.76,1999年9 月为131.49,在10年间提高了69.67%;中密集度产值1990年为72.51,1999年9月为112.73,10年间提高了40.22%;低密集度产值1990年为123.29,1999年9月为90.69,10年间降低了32.74%。可见, 在制造业产值中, 10年间高密集度产品的产值提高最快,其次是中密集度产品产值,至于低密集度产品产值则呈负增长。这就使三级产品产值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反映在台湾出口产品结构上,高科技产品所占比值大为提高。1981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值只占出口总值的36.26%,1997年提高到47.88%。按照台湾经济当局的“公元2000年亚太制造中心及十大新兴工业的发展目标”,1986年技术密集工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3.9%,1994年占34.1%,到2000年将占40%。

在台湾产业升级的形势下,集团企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高科技产业的集团企业发展速度快于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例如国巨集团企业,从1994年至1996年,营收净额从31.85亿元增长到45.21亿元,增长41.19%;资产总值从64.2亿元增长到169.93亿元,增长164.69%。 其所以增长这么快,是因为它能研发智慧型的电阻器。又如灿坤集团企业,不断致力于家电产品研究开发,拥有多种自创品牌,其营收净额从1994年的10.79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16.79亿元,增长55.61%,资产总额从1994年的20.14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54.51亿元,增长170.66%。 老集团企业宏基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营收净额从267.11 亿元增长为1204.54亿元,增长350.95%;资产总值从375.28亿元增加为1073.99 亿元,增长186.18%。

第三,与集团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集团企业核心人物的学历将趋向高学历及年青化发展。

高科技产业需要高学历的核心人物来经营,企业才能顺利发展。台湾集团企业的产生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家族式的集团企业,老一代的核心人物的子女已经长成了,并且具有比老一代的学历高。根据中华征信所编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1998—1999年》资料,400位台湾集团企业领袖群的出生年月统计, 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企业领袖31位,占7.75%,年龄在66岁以上的有81人,占20.25%, 其余都在41岁至65岁之间,共288人,占72%。 而在46岁至50岁者有73人,51—55岁者70人,61—65岁的第1代仅18人。由此可见, 台湾集团企业正由第1代与第2代同时参与,企业核心经营权正在交接期,并逐渐转为第2代接棒。

在学历方面,据1998—1999年版本的集团企业核心人物的学历资料,在400位核心人物中,大学学历有165人,占41.25%。其中还有50 位硕士和25位博士。这与20多年前集团企业核心人物相比,进步十分显著。其原因一方面是第2代接棒人的成长时期台湾高等教育已较普及,第1代核心人物注意培养接班人,另一方面是企业现代化,国际化趋势,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对企业管理核心人物的客观要求。当然,第1 代学历相对较低,但经营管理经验丰富,而且在经营实践中也在学习新知识。这种实践经验也是第2代接班人所要继承的。 随着台湾高科技产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集团企业核心人物的学历还将提高,甚至赴美欧留学取得高学历的人员还会增加。

第四,随着集团企业的大型化,将加强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集团企业大型化以后,为了减小投资经营风险,一般都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把企业的触角伸展到新的领域。例如台塑集团企业,其发展形态以塑胶原料为基础,呈现垂直整合的结构,一方面向下游开发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产品,一方面向上游开拓料源,在自给自足中,实现多元化业务。各分子公司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有力量则投资设立新公司,彼此互相扶持壮大业务与规模,目前台塑在多角化的经营方针下,除塑胶系列制品外,尚包含纤维制品及电石、碳酸钙、分散式控制系统等及其相关制品。

台湾经济在进入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990年只占46.32%,1998年已上升至52.96%。这与集团企业涉足服务业分不开。进出口贸易业在台湾原来就是一项发展极为兴盛的行业,各集团为了产品原料的输入与制造成品的输出,大多设有自己的贸易部门或成立专业的贸易公司来综理该集团的进出口业务;自从台湾当局1987年7月外汇管制开放以后,企业与个人可以自由运用外汇, 集团企业顺应此潮流,纷纷设立财务管理及投资机构,成为集团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一大特色。此外,自台湾当局在90年代初开放银行民营化以后,集团企业迅速发展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集团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以从其分子企业经营的行业统计看出来。根据台湾中华征信所编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1996—1997年版和1998—1999年版的资料,集团企业各分子企业的经营行业分布为:食品类从65个增加至93个,纺织类从80个增加到82个,塑胶及化学品从77个增加到91个,电工器材类从113个增加到152个,机械业类从21个减少为20个,金属制品类从43个增加到55个,制鞋业类从11个减少为8个, 其他制造业类从42个增加到53个,营建业类从90个增加到98个,航运业类从13个增加到26个,百货零售业类从83个减少为59个,汽车买卖业类从22个减少为18个,资讯服务业类从18个增加到32个,进出口贸易业类从123个减少为121个,证券投资业类从22个增加到53个,投资控股业类从47个增加到67个,其他服务业从264个增加到325个。从以上分子企业行业分布增减情况看,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最多,服务业中金融、保险、证券业增加最快速。此外,还存在一个分子企业经营跨行业的情况。这必反映企业经营多角化倾向。

标签:;  ;  

论台湾集团企业的变化趋势_台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