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一种新兴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由政府授权、规制和监管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出资、建设和(或)运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公私双方长期合作、共担风险和收益,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现如今PPP模式已经成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但由于PPP项目属新兴事物,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筑业企业在参与PPP项目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何借力PPP图发展,同时做好PPP模式风险防范,是众多建筑业企业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ppp模式;建筑企业;发展机遇;挑战
为了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正在推广PPP模式,期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解决其中的深层次问题需要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建筑业的生产和交易活动普遍是通过项目和项目组织的方式来实现的,有其特定的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PPP模式的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建设项目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推广PPP有借鉴意义。
1PPP合作模式的概述
PPP合作模式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公共服务领域开始应用的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方式,是西方国家政府创新治理提出的一个慨念,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PPP合作模式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在PPP合作模式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由民营企业负责项目融资,有可能增加项目的资本金数量,进而降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且不但能节省政府的投资,还可以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民营企业,从而减轻政府的风险。同时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2PPP模式下,建筑业企业的机遇
2.1可承揽到更多的工程项目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传统工程项目正在急剧减少,单纯依靠工程承包的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窄,PPP将是建筑企业未来新建工程项目的主要来源,建筑企业可以在未来几年承接PPP项目的战略机遇期里多接一些未来十几年建设、运营的项目,才可能成为未来建设行业的王者。
2.2可解决许多项目的融资困局
当前许多建设项目落地率较低,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政府无力投资及融资难,而PPP项目将有更多的民营资本和有国企背景的工程资本参与进来,让项目投资建设成为可能,这也将为建筑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量。
2.3可增加建筑企业的收益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建筑行业利润率只有3%或更低,而采用PPP模式建造、运营的项目,其质量、效益将远好于传统项目,建筑业企业也将分享项目投资、运营收益,不仅能增加利润来源,还会使企业的盈利更趋持续、稳定。
2.4为建筑业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机遇
PPP模式将涵盖项目规划、设计、投融资、施工建设、运营养护或移交等诸多环节,建筑业企业有了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经营结构将由原来单一的施工业务收入,向上有投资收益、中间有施工利润、下有运行维护服务收入的多重收益结构转变,这将为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2.5为建筑品牌打造提供了平台
PPP项目大多为民生或人民群众较为关心的项目,这将为企业品牌宣传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加上企业长期参与运营,也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打响品牌知名度。
3PPP模式下,建筑业企业的风险
3.1企业资金有被“套牢”危险
由于PPP项目多为基础设施或公共建设项目,回报期限长,这将导致建筑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后却发现回报率低、经营现金流少等困难,这类资本往往资产流动性差、难以退出或政府回购变现,巨额投入有被“套牢”的危险。
3.2企业相关权益或难以得到保障
当前国家推出PPP模式时间还不长,相关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如福建省也仅仅是于2015年5月出台了一个《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扶持政策的意见》,其他配套条文少,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缺少一站式立项、评估和审批等机构,企业相关权益或难以得到保障。
3.3企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PPP模式进行项目经营时,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政府和企业经营和管理理念存在分歧,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办事原则,更多的是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企业追求更多的则是盈利,同时政府换届、领导离任等因素的存在,可能会造成项目难产,加上政府所所掌握的监督职能会给企业带来束缚,某些政府官员可能会不正当地利用职权,这都将决定PPP项目运营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3.4企业运营管理PPP存在困难
在投资决策方面,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抢占先机,即使没什么收益的项目也会积极介入,与政府草签协议,而有的地方政府仅仅把PPP当作融资工具,这些都将导致相关协议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后期运营方面,许多建筑企业缺少成熟的运营管理人才,加上缺乏项目运营经验,都将给PPP项目运营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
3.5运营不善将损害企业品牌
PPP是一个长期运营且多为民生或公众服务的项目,如果运营过程存在问题又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这将损害企业品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企业PPP模式风险防范对策
4.1加强项目前期调研、论证
建筑企业在运作PPP项目时,前期调研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要运用先进的技术与高素质人才对项目进行前期的调研工作,在项目前期把握好市场风险,最好能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做好财力和成本收益核算,并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考察项目可持续性,全面考虑项目对参与各方的影响等。另外施工企业的投资行为均是以带动主营业务———施工总承包为根本目标的,建议企业先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擅长或盈利模式熟悉的非经营性项目或弱经营性PPP项目,如旧城改造(保障房)、产业园、市政道路等项目,减少投资失误的风险,也有利于专业资源调配,才能确保企业的PPP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4.2重视特许权协议的签署
特许权协议是PPP项目合作的重要协议,它规定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双方的风险分担等,是构成项目合同的中心,企业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如特许经营期的期限、服务标准与定价、前期拆迁不到位或施工图纸及环境评价报告不过关导致进度缓慢而规定的权利义务等问题,这些内容都将对项目今后的运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另外企业要摒弃投机心理,PPP项目具有传统项目不可比拟的复杂性,如果企业与政府签订明显有利于企业的不平等合同,遇政府换届或相关负责人调离,易造成政府出现信用风险,项目将面临失败,建议采用与政府公司合作、寻求担保等方法来应对风险。
4.3练好企业PPP项目运营管理“内功”
针对PPP管理经验及人才不足的问题,建筑企业要做好市场营销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员工的PPP知识培训或积极引进PPP专业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应成立PPP项目专门机构,专门研究PPP政策,积累PPP项目经验。针对PPP项目的合作“时间长、范围广”、项目风险点多的问题,要在企业内部防控体系中,增设类似金融机构的“合规”与“风控”这样的专职岗位,有助于PPP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风险防控。同时建筑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运营实力和管理经验,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此外,对于拥有运营较为成功PPP项目的企业,应加大相关宣传力度,主动出击,为不同的地方政府客户提供PPP项目培训、提供解决方案等多项增值服务,不但有助于更好地承接当地政府的PPP项目,也将有力企业品牌的提升。
4.4与相关单位或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PPP融资规模大,建筑施工企业原有的积累不多,要参与这样大的项目,必须采取不同的融资手段,这将更多依赖于各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筑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主要是解决股本金的投入问题,而金融机构提供的丰富的金融产品是解决项目债务融资的重要渠道。建筑国企“天然”具备对建筑产品完工风险的控制能力,对准备参与PPP项目的城投公司及金融机构来讲,也是首选的合作伙伴,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双赢。
4.5“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推进PPP项目发展
目前,总体来说,行业对于PPP项目探讨得多、观望得多、实施得少。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后多是在关注自己在项目公司的股权投资什么时候能退出,金融机构多是在关注自己对项目公司的债务融资何时能得到清偿。因此,建议施工企业要有“先行先试”的决心,并尽快介入PPP项目实际操作中去,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
4.6加大政策法规对PPP融资的指导和监督力度
我国已经是个法制十分健全的法制国家,各个行业、各种社会行为与活动都受着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就当前情况而言,已经出台了许多条文来规定建筑行业的PPP融资活动且体系层次繁杂,这些层次内部包含着许多的内容,内容又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和转变。颁布不久的法律很可能转瞬就过时了,如果企业不随之加以改变,就不能正确把握整个PPP模式的前进方向,有损收益甚至于产生破坏作用。
4.7把握经济规律防范企业融资风险
PPP模式归根结底是经济体系中融资行为的一种,虽然情况很特殊,它是针对与公众社会利益直接挂钩的基础设施建设,且此种融资行为比较直接且明显的牵涉到政府的势力。但是,在利用PPP模式经营且希望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时,需要明确这是一种经济行为,并用经济规律加以指导。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求融资方式要合理,把融资风险降到最低并尽量缩小成本。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要充分进行科学规划,选择对自身最有力、合理合法的渠道。投资企业拥有充裕资金时将会降低融资数额,进而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要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范围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
4.8加快战略调整
在竞争压力下,无论是PPP发展方向的融合,还是市场细分多元化多元化都是战略调整。当PPP项目的比例越来越高,建筑企业的整体业务结构将发生变化,项目管理模式的更新和组织体系的变革都是挑战。在我看来,施工企业不能被推开,应该未雨绸缪的战略调整。具体内容包括:以如何做为核心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体制,调整人员结构。该系统的核心,应该是人,即如何支持管理体系和人才结构是最重要的,很多企业建立了PPP融资部,这是组织变革的第一步;其次是调整投资人员的人员结构、操作人员和法律事务人员,进行大规模调整和战略节奏在人员结构匹配。
4.9加强成本控制能力
PPP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那么PPP项目的收益水平,与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直接挂钩,项目建设期的施工成本和运营管理和运营成本必须合理控制。对中国的建筑业盈利水平低一直是最关心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建筑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目前为止,主要类型的建筑必须完成由人力,大量的建筑工人,以支持建筑业的基石正在蓬勃发展。但随着中国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影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促进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进程,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5结论
总之,PPP开发建设模式,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转型升级来说,是极大的机遇。大机遇伴随着大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只有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提升企业决策团队、项目团队的学习能力,提升团队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控能力,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组织施工生产,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防控风险,维护企业权益,才能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潘盛银.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福建建材,2017,(02):95-96.
[2].PPP模式下建筑企业的竞合之道[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6,(05):16-17.
[3]李颖.PPP模式在建筑节能改造领域的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4]梁舰.PPP模式为建筑企业转型指明方向[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02):36-37.
[5]刘斌.建筑企业在PPP模式下的发展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5,(31):43
论文作者:徐林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融资论文; 建筑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建筑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