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2. 泰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 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洗手效果,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监测我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及洗手合格率,了解其手卫生现状,并采取措施,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经管理后,检验人员的带菌量及洗手的平均合格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应对检验人员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提高洗手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交叉感染;检验人员;手卫生;六步法洗手
检验科工作人员由于每天接触大量临床病人和标本,如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尤其是传染病患者的标本,极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因此加强检验人员手卫生管理十分重要。我院通过监测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及洗手合格率,并进行相应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检验科各专业小组(包括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的工作人员共33名,在洗手前、后进行手部微生物采样监测,被采样人均采用“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1.2 采样方法 依据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
1.3 标准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标准,手卫生标准≤10 cfu/cm2,无致病菌为合格。
1.4 统计方法 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洗手前后的差异。
2.结果
如表1所见,洗手前,平均洗手合格率仅为36.4%,而经过六步法洗手后,提高到78.8%;洗手前后有显著性差异(χ2=10.483,P<0.05)。临检组的洗手前、后的带菌量最高;从鉴定的细菌来看,检验人员手部所携带的细菌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洗手前甚至还包含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
3.结论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手卫生运动的开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患者联盟的高度重视[2]。
目前我院检验科由于工作特点所致,每天接收、处理各类大量的临床标本,而且其中不乏已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易致医院感染的患者标本,更有部分标本含有HIV、HBV、HCV、结核杆菌、EBV、巨细胞病毒、单纯风疹病毒以及引起出血热的各种病毒等具有潜在传染风险的病原微生物,而长期在临床一线的检验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采血和检验时戴手套,也不按规范洗手或用手消毒剂,再加上洗手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不高,加大了接触感染和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
检验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如果手部细菌超标,容易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监测结果表明,检验工作人员整体的手卫生合格率不高,而经过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手卫生的平均合格率也仅达到78.8%,其中临检组的洗手前的手卫生合格率最低,手部的带菌量也最高,这可能与临检的检验人员接触患者,以及接触大、小便等排泄物、分泌物的机会非常频繁,而且又常常忽略手部的清洁有关。而检验人员整体手卫生合格率不高,可能与手卫生培训不到位,检验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及洗手设施不完善有关。
为使检验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得到加强,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手卫生培训管理制度。定期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化培训,包括六步洗手法、洗手指征、职业暴露的防护、正确使用手卫生用品。通过培训使检验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
(2)完善手卫生设施。加装感应式水龙头,同时在工作人员触手可及的地方放置快速手消毒剂,方便检验人员洗手,提高洗手的可行性。
(3)加大督查监测力度。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督查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表明,认真实施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检验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和依从性,强化培训、耐心指导、加大督查能有效提高洗手效果。规范的洗手是防止检验人员因接触患者而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防护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敏.检验人员手卫生及管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3008.
[2] 徐丽英,朱美珍,徐爱红.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4):379
论文作者:黄劲华, 丁滢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卫生论文; 人员论文; 合格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临检论文; 手部论文; 检验科论文;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