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

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

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李晓娜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下,大众群体的身心亦跟随经济的发展脚步“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当代社会文化背景难以使人们的生命得到安顿,于是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再度被国家及社会群体所关注。相应地,传统文化的思想学理及其内含的实践意义也被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从介绍“仁”学思想的内涵入手,主要阐述“仁”学的现代意义;以及孔子“仁”学思想具体的当代实践。旨在探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下,如何使上层建筑这一文化根基更好地促进及协调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的“仁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学;现代意义

当前社会,传统文化失落,道德仁义缺失,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已经开始危及人性的发展。而孔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经典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仁”学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后,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也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从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现在我国又正处于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故本文重读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个人的提升,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仁”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但又非杂乱无章,而是自成体系。其体系主要有两个核心,其中一个便是“仁”。

“仁者,人也”,故“仁”学又称“人学”。故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既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又有时代的特征;从古至今,“仁”学的含义大致分为:仁爱、仁德、仁道,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要回答这些问题,谈何容易!李约瑟曾指出:“要说明为什么欧洲、并且只有欧洲才是近代科学的诞生地,这一点将非常困难;但更困难的是,怎样来说明这种发展何以不在中国或印度发生。”[4]对这个问题的“求解”,由于其历史跨度以及文化跨度之大,其难度可想而知。何况李约瑟在著作中也时而把中国古代技术称之为“科学”,这种“科学”与“技术”概念的混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求解的难度。但笔者以为,这似乎并未妨碍中外学者几十年来的不懈探索。

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为主,不施碳铵、磷铵等刺激性强的化肥,避免伤害泥鳅,每亩施有机肥约500kg,水稻专用复合肥30~40kg,水稻移植后7~10天,每亩追尿素8~10kg,在孕穗期酌情施肥,肥料不撒在沟内。病虫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如氯虫苯甲酰胺、苯甲·丙环唑、烯啶·吡蚜酮等,喷药时保持深水。禁用毒杀酚、五氯酚钠、呋喃丹、敌百虫、菊酯类及生石灰、茶籽饼等。

(一)仁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所谓“爱人”即自己对父母的关心,进而由内向外,由里及表,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再到对亲朋好友的关心,亦叫仁爱者,泛爱也,然其爱亦有差等也。

孔门弟子多次问师于仁,然教有差等,各弟子所处境遇不同,故孔子每次对仁的回答与解释各不相同。他认为仁并非特定的解释,而是德行的凝结,需要切实地行徳才能更好地印证仁的存在。

为人父母亦为孩子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仁”学思想教育,如:鼓励孩子做好人好事;报名“读经班”,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来自觉其本心行善等,无一不为其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及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二)仁德

这件事后来我们岭北人都知道了,大家都觉得驮子说得有道理,这个周小羽性格孤僻,目无尊长,读书一点读不来,乱七八糟的涂几张画有什么用,还不如弹棉花来得实在,直接挣钱了。如果再这样放任周小羽乱涂乱画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再让李老师上门来,而且还指不定弄出什么大事来。

他认为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刚、毅、木、讷,近仁。”故此可看,仁者,全德也,其德行加之于一身,是为君子人生追求之最高道德理想也。

(三)仁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故“仁”亦有形上与形下,道与器之分。当“仁”这一外在评判标准之“仁爱”与“仁德”上升为一种人生境界与内在品质时,方可内通心性,外透天道,此时“仁道”亦即“天道”也,故历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二、“仁”学的现代意义

“仁”学的重拾,让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掌握传统文化的全面思想,并与当代社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让大众群体自觉认知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对国民素质的提升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对国民素质的提升起到基础作用

汤显祖的五部戏曲作品都由他以前的小说脱胎而来,推衍改编而成。《紫箫记》《紫钗记》本于唐人蒋防的《霍小玉传》;《牡丹亭》根据明人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并与唐人温庭筠的《华州参军》等小说有着渊源关系;《南柯记》《邯郸记》则分别本于唐人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和沈既济的《枕中记》。

“仁”学中内涵的人格是完善的,道德是完整的。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却不断滑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缺乏精神归属感,一系列道德沦丧问题接踵而至,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仅是“仁”的丧失的直接表现,更是传统文化失落的重要原因。故“仁”学的重拾与研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会受到很多的影响。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仍然能够获得快速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进行会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披露,定时公开会计信息,便于民众监督,从而帮助企业领导优化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于社会和谐起到协调作用

“仁”学思想之实行不仅对个人的国民素质起到基础作用,而且对他人、对社会亦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支链2对应的约束方程建立方式和支链1相同;支链3和支链4为单一驱动支链,其主驱动方向为z方向,x,y随动,根据空间矢量链原理:

“仁”学思想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息乱,利于国家统治稳定,使国家走向富强之路。而通过对“仁”的研究发掘,有利于重建社会道德,这对于消解现代化带来的各种危机,重建国人的精神家园,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孔子仁学思想中的精华也不啻是一剂良药,对国民素质的提升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社会的和谐起到协调的作用。

(2)给矿粒度、筛网磨损与能耗之间关系。增大破碎粒度尺寸,筛网损耗和皮带的负荷就相应的增加;反之,二者均会降低。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合适的给矿粒度有利于物耗能耗的最大化。

在当代中国,孔子的“仁学思想十分自然地存在于国人的身上,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个人价值范导缺失、信仰真空的馗尬局面。经过现代社会的转换,孔子“仁”学思想能够在解决现代中国人的信仰失衡、建立理想人格世界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指出:传承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沧桑,饱含智慧,这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国家之大势所趋。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亦是愈来愈肯定孔子的“仁”学思想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故重拾孔子其思想亦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助力之一。此举对于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洗礼,对于民族自尊心增强和自信心的提高,并使中国屹立于世界舞台不动摇,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实践

有关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2025年的奋斗目标,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实践已经开始有所行动,有所作为:

(一)个人教育方面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9月9日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教育部亦规定学校内对国学内容方面加权设置比重。可以看出,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开始有所作为,重拾传统文化,重拾孔子“仁”学思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仁则国仁,从个人教育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

仁爱者,君子近仁,首当先修其身,反求诸己,而后“泛爱众”也,仁者无所不爱。然人有亲疏,事有远近,故君子行事当行中庸之道以把握尺度与分寸,仁爱非兼爱,家事既料,而后天下也平。小国寡民,天下之乐也。

孔子“仁”学思想在个人教育方面的当代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提升,文化整体软实力的提升,社会大众化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社会方面

随着社会主流文化趋势的发展,这几年,“扶不扶摔倒老人”、“救不救溺水小孩”等相关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亦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相碰撞的结果。由于复兴传统文化的深层需求,新式私人书院逐渐兴起,“书院”一词便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逐步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在民间的责任。而对于“仁”学的实践,亦需通过书院之仁道的传承而生生不息,永葆生机。

(三)国家方面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大。

于国内而言,“仁”学思想经过正确的重新认识和教育及合理的现代化诠释后,对于国人解决当代个人价值范导缺失,道德逐步趋于沦丧等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了准确的人生向导。

对国外而言,近几年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孔孟之道,在全世界开办“孔子学院”,以“仁”为核心进行道德精神的塑造与传播,寻根溯源,提高了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同时,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亦以“仁”为己任,始终把持中庸之道,不失仁,不妄义,不刻意制造动乱,不有意主动斗争,此种“仁”学思想在国家方面的不断扩充与实践,使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弘扬了本民族的人文精神,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四、结论

当代社会,在人心浮躁、社会问题频发的背景下,重拾“仁”学的价值,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对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正逐渐的认识到并努力的实现着,并且随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仁”学思想的倡导,个人与国家各个层级,社会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逐渐有所起色,有所好转,故发展“仁”学思想,对于我们在世界文化发展中树立大国形象与大国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镇涛.论语[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

[2]李佩馨.论语的“仁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

[3]张江波.儒家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7.

[4]张珍珍.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宁波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李晓娜(1994.3-),女,汉,吉林松原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标签:;  ;  ;  ;  

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