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吴 喆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21000)
摘要: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水平都在不断的推进与提升,作为农耕、民俗、礼仪等重要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乡村文明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农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建设良好的农村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目前首要进行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农村文化进行良好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条件下。在此,本文先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再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相应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以国家事业全局为核心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的,其中的主要思想是要对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现代化的建设规律进行深度化的把握,并且要逐步实现农村地区的农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再者,要紧抓“三农”工作也是此次会议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工作,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重点。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使得乡村经济得以多元化发展,同时也能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且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以农村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为依托基础的。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强化建设力度在农村文化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完成“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地区的思想道德素养、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四大目标任务。
目前中国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旅游阶段,但大众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尚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因而,遗产型旅游景区仍是旅游者出游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各遗产型旅游景区门票涨声一片,其中依托高品质、世界级的自然、文化遗产旅游地涨幅更大。如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的门票由最初的108元调整至如今的220元,世界文化遗产地布达拉宫的门票也由最初的100元调整至300元等等。全面、快速的景区门票上涨,降低了景区的社会可进入性,致使低收入群体望景兴叹,其旅游需求难以满足。
(一)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在坚持对农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协同发展前提下,结合各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对外来文化进行去粗取精的吸收,以此为农村地区保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灌入新鲜的文化血液。加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要做好相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二)提升农村地区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农村地区时时进行关于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农民百姓的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弘扬民族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和主人翁精神。
(三)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员并不集中,很多乡村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返乡,但是在农村文化载体建设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总体来说农村文化供给极为缺乏,且这些活动缺乏创新,文化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在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文化消费出现了畸形消费,甚至出现低速消费的情况,且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落后文化观念依然存在。部分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严重,在新生代农民中,还存在大量的选择生育的情况。
(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包含,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项目,整合农村文化建设与民间资源参与,繁荣农村地区的文化市场以及培养农村地区的本土化文化人才。
二、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十九大2017年10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当前我国各个地方正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文化是依附于农村地域形成的,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存在。
在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明确了因地制宜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意促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的功能。
(一)农村文化整体建设滞后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漫长历程中,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保留了大量的传统风俗,这些风俗正是我国不同时期古人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集中体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精髓部分。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虽然建立了如农家书屋这样的文化中心,但是因为经济投入跟不上,使得基础设施建立不够完善、其书籍更新慢、书籍设置也没有贴近农民需要,因此,实际使用效率与频率并不够理想。
(二)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匮乏
农民是农村地区进行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核心,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宗旨是,发展与解放农民。谈论国家、社会、集体的发展问题;讨论经济、文化、政治、国内外形势的问题,这都是传统的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对农村地区的农民进行教育的内容,传统的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对现代化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来说存在很大的发展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不够贴近农村人民的生活、思想层次,以至于形势显得大而空,且不切实际,没有考虑到农村人民的现实需要与情感需求,于是这样的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了纸上谈兵的内容,甚至让农村人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反感的心理。再者,因为城乡差距,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受人歧视,工作不稳定,收入微薄,住所简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与在外务工农民子女的留守安置问题及他们相应的社会保障问题,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了当前的农村文化中缺乏人文关怀。
乡村振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如何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更好的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在此提出了以下建设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制定的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政府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如: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及时让村民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只有通过宣传让村民意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由此来提高村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作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创新这个概念在很多领域都被奉为永恒发展的真谛。在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用传统小学信息教学模式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弊端,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方面很难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另外,单一地理论化信息技术教学,会促使学生感觉相关知识和教学内容更加抽象,徒然增加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难度,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缺乏人文关怀
农村的文化产业缺乏有力的支持,仍处于求生存的发展阶段,着重点仍是重视发展的数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了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但是目前各个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完成对接,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农村文化产业还无法得到有效扶持。目前开发出来的文化创意品牌的数量少、质量较差,没有做到将乡村文化和创意元素、高科技相结合。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很多农村地区开展的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还是以家庭式、作坊式生产为主,没有以产业化的形式进行运作。而对于农村地区如,乡村节庆活动、乡村旅游、民间工艺品等传统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依旧是以旧有的自己生产创作、在进行自我宣传与自我售卖的形式出现。这种模式的经营效率十分低下,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略显雏形,离产业化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图4和图5为刀具铣削过程中的流动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分布云图,表1为铣削过程中各点的流动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数值。在刀具与工件刚开始接触时,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刀屑接触区。对比铣削过程切屑和工件中各处的应力和应变,发现工件的流动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数值明显低于切屑,而且工件的应力应变值变化不明显。
中学化学教材中呈现了大量图片,教师应开发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借用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57页图10-1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深层次知识点,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哪些粒子不见了?哪些粒子生成了?
各级政府制定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建设的过程,要发展好农村文化,保证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是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宣传教育、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与支持。
(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
这一年虽然辛苦,但我们室的情报服务得到了师生和领导的认可,被评为校先进集体。我个人也在这一年根据情报服务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对情报需求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等分析研究,撰写了《情报供需双方的交互作用》。实践越深入发现的问题就越多,引发的思考也越多。如果将这些思考转化成研究成果,工作中的收获就会很丰硕,反过来能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热情和激发开展学术研究的动力。比如,在1989年一年中我就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情报用户的信息反馈问题》 《文献检索教育的环境建设》《情报咨询决策阶段说》《大学学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专利情报查新德几个环节》《信息选择过程中的几个制约因素》。
一方面,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功能实现路径必须与当地区域资源高度契合,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指引各个村庄的文化建设工作,村民也可以根据文化产业链来进行文化传承。
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园。通过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可以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运用农村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系列化、主题性的文化园区,来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知名度。
(三)注重人文关怀文化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突出意识形态概念的深入研究,农耕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标准,结合时间的需求,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新发展,基于保护和继承将帮助恢复新农村文明新时代的氛围,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计算机界,尤其是分布式系统部分,共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共识问题的发展过程中,首先仅考虑了节点的可靠性,之后加入了容错问题,但节点依然要求相对可信。在当前常用的共识算法中,许多算法允许节点随意加入网络而不要求较高的可信性。
首先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要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就必须把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灵魂和人类文化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移植到广大农村,让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成为先进文化的占有者。
其次,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的整体思想素质,就需大力投入对农村地区人民的教育。重视教育、科技,提升农民的思想素养,培养农村地区农民懂科学、会经营、通财路的新型农民,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四、结论
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从总体而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农村文化的建设为其中之一的核心要素。农村文化的建设和乡村振兴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部门协助农村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农村当地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统筹兼顾,继承农村多样性文化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化创新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建设提升,积累成果。逐步、稳定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锦,赵正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431(09):15-21.
[2]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中州学刊,2018,261(09):77-82.
[3]邢鹏昌.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8,481(22):16-17.
[4]刘志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建乡村文明的意义、困境与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5]宋江川.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8,No.781(07): 175-176.
[6]李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乡村科技, 2018(19): 39-40.
作者简介:
吴喆(1990.6- ),男,安徽巢湖,汉族,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公共政策研究。
标签: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问题论文; 路径论文;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